APP下载

《中国蔬菜》2011·22学术论文导读

2011-02-16

中国蔬菜 2011年21期
关键词:中国蔬菜果类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蔬菜》2011·22学术论文导读

北京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分析

李中明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北京设施园艺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至2008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分别占到46.63%和44.43%,摸清这两种类型设施生产效益,将有助于了解北京设施园艺的整体现状,为今后调整北京设施园艺产业结构,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中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895.34元·(667m2)-1,蔬菜的最低,为8003.09元·(667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中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山东寿光农户日光温室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李友丽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山东寿光是我国的蔬菜之乡,这不仅源于日光温室蔬菜的成功种植及大面积发展,亦源于寿光农民蔬菜种植的悠久历史、高水平生产管理技术、丰富经验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本文以山东寿光典型日光温室果类蔬菜种植农户为对象,针对其日光温室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并深入分析日光温室结构性能、生产管理及市场等因素对农户日光温室果类蔬菜生产经营实现高产高效的作用。

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凤杰等(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蔬菜》2011(22)

以北京市蔬菜价格的变动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7年6月~2011年1月北京市蔬菜总体或分品种的价格数据,分析了蔬菜价格变动的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和超常波动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做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蔬菜上市量、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季节因素、自然灾害等因素均对北京市蔬菜价格有影响。

长期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和栽培制度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雪艳等(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蔬菜系,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以种植30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栽培方式包括加温温室、塑料大棚、露地,种植制度包括连作、填闲、轮作,比较不同设施和栽培制度对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连作土壤对照的EC值、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温室填闲种植(S1)、大棚连作(S2)、大棚轮作(S3)和露地(S4),pH值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4处理的速效养分、铵态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大棚轮作(S3)相对大棚连作(S2)显著降低速效养分、铵态氮的积累,且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相关分析表明,除速效磷含量外,土壤EC值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相关性;细菌数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细菌、放线菌数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总之,露地种植是维持土壤质量最有效的种植方式,大棚种植的土壤质量介于露地与温室种植土壤质量之间,温室填闲、大棚轮作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温室、大棚连作土壤的质量。

基质添加菌剂对黄瓜根际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买买提吐逊·肉孜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在播种前和定植后分别向基质中添加FZB-42、Gm以及Bio微生物菌剂,研究其对黄瓜生长和基质环境的影响。连续3茬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Gm菌剂减缓了基质pH的升高速度,提高了基质电导率,改善了基质营养供应能力;FZB-42能显著减少基质中细菌和真菌群落数量,增加放线菌数量;FZB-42、Gm和Bio处理的黄瓜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57.1%、51.8%和44.9%,根表面积增加56.6、51.5%和44.3%,根体积增加35.4%、82.3%和61.1%。Bio和Gm能提高黄瓜单株产量,增产效果明显。

柠条基质理化性质和育苗效果研究

孙婧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以黄瓜为试材,以传统的草炭、珍珠岩混合基质作对照,通过配比不同比例柠条的混合基质,分析其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及pH值、EC等理化性状,且对不同基质培育的黄瓜幼苗生长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合理配比的柠条基质在理化性质方面基本符合育苗要求;使用柠条基质育苗的黄瓜幼苗出苗率、长势和质量均优于传统的草炭基质,综合比较以柠条:珍珠岩=1 V∶1 V的混合基质育苗效果最佳。经过充分腐熟的柠条基质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达到替代传统草炭基质进行黄瓜育苗的要求。

根层调控对设施番茄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俊良等(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09)—《中国蔬菜》2011(22)

以寿光设施番茄生产体系为对象,研究了根层水肥调控技术(W2FS)和增加促根管理的根层综合调控技术(W2FR)对番茄产量、根系、氮素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番茄根层水肥调控技术与农民传统水肥管理相比明显节水节肥,灌溉量减少29%,养分投入量N-P2O5-K2O分别降低59%、23%、42%和79%、78%、48%;根层综合调控有助于促进番茄苗期的根系生长,分别比传统水肥(W1FS)、对照(W2F0)和根层水肥调控的(W2FS)总根长提高46%、42%、36%,根表面积增加36%、34%、46%,根系体积增加29%、28%、67%,根层综合调控显著提高了氮磷钾肥料的偏生产力(PFP),比传统施肥分别提高了4、3.7倍和0.98倍,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氮素淋洗风险。

夏季种植甜玉米及秸秆还田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赵小翠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以秋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谱图分析测定技术,比较夏季休闲模式和种植甜玉米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玉米并秸秆还田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尤其在秋冬茬设施番茄初花期填闲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真菌和细菌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2%、17.9%和23.6%,差异显著;坐果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达到2.07,填闲处理比休闲处理增加99.0%。

重力滴灌下不同灌水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耗水量的影响

周继华等(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9)—《中国蔬菜》2011(22)

针对重力滴灌下水头压力低造成灌溉均匀度下降、影响作物生长的问题,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试材,在张力计控制灌溉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滴灌灌水器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第1穗果膨大期耐特菲姆片式滴头滴灌带处理的番茄株高和茎粗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耐特菲姆片式滴头滴灌带处理的番茄全生育期耗水量最高,分别较痕量灌溉系统、北京绿源片式滴头滴灌带、保定华宇园林滴灌管处理增加4.0、8.3mm和4.9mm。番茄产量也以耐特菲姆片式滴头滴灌带处理最高,分别较痕量灌溉系统、北京绿源片式滴头滴灌带和保定华宇园林滴灌管处理增产9.3%、11.9%和14.3%。

内置秸秆反应堆和菌剂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及越冬番茄生长的影响

彭杏敏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蔬菜系,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以日光温室越冬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内置秸秆反应堆和菌剂对土壤温度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及两者共用后平均分别能够增加土壤温度0.28、0.85℃和1.23℃;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及两者共用能够显著加快越冬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使番茄前期产量增加10.7%和11.8%。

PO膜和PE膜日光温室温光环境的比较

程强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通过对相同结构日光温室覆盖PO膜与PE膜后冬季温室内温光环境的监测,比较研究这两种膜对日光温室冬季温光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PO膜在2500~2700 nm的初始透过率低于PE膜;PO膜透光率比PE膜高4.5%左右;PO膜覆盖的温室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总体上比PE膜高1℃左右,晴天温度差异大于阴天,可达2℃以上,且PO膜覆盖的温室揭苫后升温速率较快,而盖苫后降温的速率较慢;PO膜覆盖的温室10、20cm地温较PE膜高2℃左右,维持在13~18℃。

顺-1,3-二氯丙烯与反-1,3-二氯丙烯室内抑菌活性对比

毛连纲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采用改进的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比测定了顺、反式1,3-D对8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种熏蒸剂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均存在差异,且EC50值均为trans-1,3-D>1,3-D>cis-1,3-D。在防治植物病原真菌上,cis-1,3-D优于trans-1,3-D,但有待于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

施用沼渣沼液对设施果类蔬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

康凌云等(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中国蔬菜》2011(22)

通过设施番茄—甜椒周年轮作栽培,比较研究了沼渣沼液替代化肥的农学效果和对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渣沼液部分替代化肥并没有导致果类蔬菜果实产量、品质发生明显的下降,完全施用沼渣沼液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但分析周年设施菜田土壤的N、P、K养分盈余和养分损失等指标发现,施用沼渣沼液处理的土壤氮磷养分盈余,表层土壤已出现磷累积并出现氮素淋洗损失等问题,因此限制性施用沼渣沼液是今后在菜田可持续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果类蔬菜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改进

王克武等(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9)—《中国蔬菜》2011(22)

从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灌溉施肥、应用效果4个方面阐述了果类蔬菜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改进的初步成果。番茄、黄瓜采用畦上覆膜沟灌(包括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水分深层渗漏降低20%左右,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7 kg·m-3。番茄采用交替沟灌,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3 kg·m-3。筛选出了适宜畦上覆膜沟灌和交替沟灌的输水管路,明确了该输水管路尺寸、单次开启支管数量等参数,确定了果类蔬菜畦上覆膜沟灌适宜灌水沟尺寸为宽40~55cm、深10~15cm。利用渗漏仪、蒸发皿和张力计等测定了黄瓜和番茄畦上覆膜沟灌的耗水强度和蒸发皿系数,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灌溉制度。通过筛选适宜的施肥器和水溶肥实现了节水型地面灌溉与施肥的结合。

猜你喜欢

中国蔬菜果类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中国蔬菜》投稿要求
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桂林市茄果类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印度市场的“中国蔬菜”
果类蔬菜水溶性肥料配方选择与应用分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茄果类蔬菜防早衰的方法
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