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成效、具体做法与经验
2011-02-15李新
李 新
(河北省景县农业局,河北景县 053500)
景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地区,辖10镇6乡848个行政村,总人口51.5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32万人,总耕地面积7.93万hm2,农民人均耕地0.17hm2,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2009年以来,该县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高产创建工作部署,坚持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取得成效
2010年景县共承建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4个,其中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两个,总面积1 537hm2,共涉及青兰乡和杜桥镇的23个村,其中青兰乡示范片面积671hm2,涉及杨章村等9个村,杜桥镇示范片面积866.67hm2,涉及郭石谷等14个村;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面积671hm2,涉及杨章村等9个村;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面积670hm2,涉及王千寺镇、温城乡的大上官、马温城等10个村。并按农业部统一要求树立了高产创建示范片标牌,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示范片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注重技术的成龙配套、综合运用,并针对2010年小麦低温冷害,棉花、玉米播期推迟等气候特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突出抓好以浇水追肥为主的返青起身期和拔节孕穗期管理、以“一喷三防”技术为主的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和小麦收获期的抢打抢收工作。据产量测定,青兰乡示范片平均单产507.4kg/667m2,比示范片2009年平均单增19.5kg/667m2,增产率4%,比全县平均单产增加92.8kg/667m2,增产率22.4%;杜桥镇示范片平均单产为559.6kg/667m2,比示范片2009年平均增产15.8kg/667m2,增产率2.9%,比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45kg/667m2,增产率35%。在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带动下,全县平均单产量414.6kg/667m2,比2009年增5.3kg/667m2,增产率1.29%,实现了全县小麦大灾之年夺丰收。
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普遍增施了钾肥,普遍进行了化控防倒,大喇叭口期普追尿素30kg左右,并采取地头发药等方式,统一组织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两次。据产量测定,玉米示范片平均单产为760kg/667m2,比示范片2009年平均单产增加250kg/667m2,增产率49%,比全县平均单产增加274kg/667m2,增产率56.4%。
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普遍进行3次以上化控、普追一次花铃肥,采取地头发药等方式,统一组织进行棉花病虫害防治4次。据产量测定,棉花示范片平均皮棉单产107.2 kg/667m2,较项目区前 3年平均增 33.1 kg/667m2,增产率44.5%,比全县平均单产增加35.4 kg/667m2,增产率49.3%。
2 具体做法
2.1 健全组织、制订方案、落实责任
为切实抓好景县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县政府成立以政府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水务局、开发办、粮食局等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及涉及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副组长,生产、科教、农机、技术、土肥、种子、植保等有关股站长为成员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 《河北省景县国家级小麦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河北省景县小麦万亩高产创建技术方案》,《河北省景县国家级玉米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河北省景县玉米万亩高产创建技术方案》,《河北省景县国家级棉花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河北省景县棉花万亩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各示范片分别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包片包村,明确任务,负责到人,确保科技知识入户,技术措施到田。
2.2 搞活服务方式,创新运行机制
一是实行物化补贴,促关键技术落实。核心区统一种子供应,起品种展示、示范作用,示范片采取肥料补贴,统一关键时期地头发药等措施,引导农民采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二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实行统一防治、综合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了统一测报、统一供药、统一组织、集中防治的“三统一防”作法,即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示范片病虫害发生情况统一进行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统一地头供药,在乡镇、村配合下,统一组织农民在最佳时期集中进行防治,大力推广一喷多防技术,对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三是建立服务组织,实行专业化服务。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10个,共为其购买播种机30台、机动喷雾器77台,为农民提供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服务。
2.3 强化宣传培训,突出实地指导
充分利用电视讲座、“电波入户”、《景州快报》、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培训高产技术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农民高产创建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实行技术人员包村责任制,由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分包片包村,广泛开展田间地头巡回指导,根据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等发生情况,分类指导,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任务量化、责任到人、确保技术进村入户,措施落实到田间。2009年冬季以来,共进行电视技术讲座7次,在 《景州快报》刊发技术宣传资料10期,举办技术培训班62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技术人员下乡巡回指导400余人次。
2.4 严格考核,落实奖惩
建立技术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通过电话联络、进村入户回访、实地检查、测产验收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奖惩,同时把工作实绩与技术人员年终考核、职称评聘挂钩,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进景县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5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立项目资金专账,实行专帐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物化技术推广补助、专业化服务补助、物化补助、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补助等。杜绝挤占、挪用、截留、套取等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2.6 建立档案,规范管理
建立高产创建项目档案,由专人管理,将高产创建以来的一切活动情况、技术资料及测产验收情况等整理归档,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
3 典型经验
3.1 协调联动,形成创建合力,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政府的宣传发动与组织能力是巨大的,高产创建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在目前分户经营的情况下,要想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高产创建活动,没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仅靠部门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景县在高产创建中,各级成立了统一组织,共同关注、共同发动、共同组织,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全县上下联动,形成了强大合力,有力地保证了高产创建活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3.2 技术集成是高产创建的关键措施
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种到收各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每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产量降低,需要把每环节的先进技术组装起来,从头到尾环环相扣,先进技术捆绑集成,综合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才能实现丰产丰收。
如小麦高产创建,结合当地实际,通过选用衡观35、石麦15等优良品种,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强调足墒播种、播后镇压,提高播种质量,并根据2010年的气候特点,加强水肥管理,强化“一喷三防”技术应用,适时抢打抢收等技术得集成组装,综合运用,战胜严重低温冻害影响,实现大灾之年夺丰收。
3.3 宣传引导是高产创建的重要手段
高产创建的最终落实者是农民,要解决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让广大农民朋友了解高产创建、支持高产创建并积极参与到高产创建中来,需要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高产创建以来,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景州快报》、动员会、培训会、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营造氛围;二是对关键技术实行技术物化补贴,在宣传培训的同时,吸引农民主动采纳新技术,即达到了技术传播的目的,也促进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3.4 技术人员积极性是高产创建的有力保障
高产创建关键在于技术措施的落实,需要技术人员到农民中去组织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去进行技术指导,把技术简练成“怎么做”,手把手教会农民如何操作,要真正重心下移,扑下身子,经常下乡到农民中,到田间地头,随时掌握苗情、墒情、病情、虫情,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按职称组织技术人员技术承包,明确目标,任务量化,责任到人;二是制定奖惩,加强监督,严格考核;三是把工作实绩与年终考核、职称评聘挂钩。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风气,树立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使技术人员劳有所得,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积极性,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