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钢铁产业链发展钢结构产业
2011-02-15李景云
李景云
一、钢铁企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1.钢 铁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钢铁行业自2002年以来进入了一轮高速扩张期,钢铁产能急剧增长,我国钢铁产量从2001年的1.51亿吨增长到2009年的5.68亿吨,增长276 %。
2010年钢产量达到6.27亿吨,同比增长9.26%;生产生铁59021万吨,同比增加7.42 %;生产钢材(含重复材)79627万吨,同比增长14.68 %。而2010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6.0亿吨,同比增长5.02%。以上数据反映出钢材生产高增长已经超出国内市场消费增长的需要。
2011年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回落,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直接降低下游实际用钢需求。但大部分钢企并未减产,将直接导致社会库存增加。钢铁产能及库存的增加,需求减少,必将导致产能过剩。
2.钢 铁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
按我国现行钢材品种分类,在23个大类钢材品种中,几乎每一大类品种均已饱和,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曾经被认为是高端产品的帘线钢、容器钢、船板、轧板调质钢等产品也日益成为大路货。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不得不与众多企业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同质化”竞争,使得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近几年来,各大钢厂相继开发并扩大汽车板、硅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如取向硅钢原来只有武钢独家生产,但是2008年宝钢取向硅钢投产,产量2万吨,2009年宝钢取向硅钢产量达到8万吨。鞍钢2009年取向硅钢投产,当年计划产量1万吨,使得武钢在硅钢市场上丧失“独门秘技”的地位,
3.钢 铁企业成本压力日益加重,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全球钢铁业的复苏,对铁矿石的需求增大,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2010年铁矿石以及原油、炼焦煤、海运费等的价格均保持高位,使得钢铁行业处在高成本形势下运行。其中铁矿石的平均进口价格达到了128美元/吨,比2009年上涨了40美元/吨。为此,我国的钢铁企业全年进口铁矿石成本上涨了大约1960亿元人民币。2011年铁矿石和炼钢用煤的价格仍在不断上涨,2011年的钢铁企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缩小。据统计,纳入中钢协统计的77家大中型钢企 年仅实现净利897亿元人民币,不到三大矿业巨头盈利总额的1/3。2010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整个钢铁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是在微利状态。
鉴于钢铁企业“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低利润”的形式,钢铁企业不得不转变发展方式,向钢铁上下游延伸。钢结构产业是与钢铁企业密切相关的下游产业,发展钢结构产业成为钢铁企业引导钢铁需求、拓展钢铁用途、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发展钢结构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1.钢 结构建筑是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建筑,发展前景广阔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钢结构安全可靠性、抗震、抗风性能好;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装配性;钢结构建筑是绿色环保建筑,98%以上的钢结构构件可重新回收利用,既节约材料又节省能源,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国家提倡发展的建筑形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日益增加,内需不断扩大。国家重大工程西气东送、西电东输、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津海河两岸的改造、福建海西政策、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工程等等,以及目前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将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均为钢结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2.钢 结构行业具有较强的成长性,行业发展空间大
从钢结构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行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从2004年的1400万吨发展到2010年的2600万吨,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2.9%、10%、15%、9%、5%和13%,2004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0.82%,行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钢结构行业协会预测,未来十五年,钢结构产业将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行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2008年、2009年钢结构行业平均销售利税率分别为6.2%和6.5%(钢结构协会统计的129家企业),高于钢铁企业2008年的3.23%和2009年的2.46%(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68家钢铁企业)的行业平均利税率。因此,从钢结构的增长速度和盈利状况来看,钢结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钢 铁企业为钢结构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钢结构建筑中使用的钢材品种有中厚板(包括特厚板)、热轧H型钢、焊接H型钢、结构用钢管(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普通型钢(工字钢、槽钢、角钢)、冷弯型钢(C型钢、Z型钢、矩形管、方管)及彩色涂层板卷等。其中,中厚板占50%以上,热轧H型钢占15%左右,彩涂板包括镀锌板占12%,管材占3.5%左右,其他型材及冷弯型钢约占19%。
我国钢铁企业能提供钢结构产业的绝大部分材料,2008年我国钢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而大量的适合钢结构住宅的配套新材料也在不断被研发出来,建筑钢材能生产屈服强度Q235、Q345、Q390、Q420、Q460,板材厚度0.3—250mm的中厚板;国内能生产70余种规格的热轧H型钢,腹板高度可达200—1000mm;同时镀锌、镀铝锌板及彩色涂层钢板、圆钢管及大型方矩型管,以及各种形状的冷弯型钢在国内发展都较快。这些产品的推出为钢结构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原材料保障。
4.钢 铁企业在钢结构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
国内许多大型钢铁企业(如宝钢、马钢、首钢、莱钢、武钢)均有自己的钢构厂,有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有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和制造资质,这些钢结构加工业与钢铁主业形成了配套互动,优势互补的钢铁产业链。如:武钢建工集团钢结构分公司拥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该厂可从事工业厂房、非标设备制造、锅炉刚架等钢结构业务,同时在铁、公路桥梁、场馆钢结构也有所涉足,在钢结构制作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三、我国钢铁企业钢结构产业发展现状
1.宝 钢钢结构产业发展情况
(1)宝钢钢结构产业基本状况
宝钢从事钢结构业务的企业有4家,这4家企业为上海宝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宝钢钢构有限公司(原上海冠达尔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宝成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另外还有2家建筑配套企业,这2家企业为上海宝产轻型房屋有限公司、上海宝产三和门业有限公司。宝钢已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钢结构产业体系,形成了包括钢结构设计、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钢结构住宅、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冷弯型钢及钢结构配套产品的系列产品结构。并且已参与建设了较多的标志性钢结构建筑,如上海金贸大厦、上海F1国际赛车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中国馆、演艺中心三个永久性场馆钢结构以及世博会重要配套项目——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在钢结构行业(准确的说是重型钢构)内已树立了“宝钢钢构”品牌效应。
(2)宝钢钢构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坚持“至高点经营战术”经营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初冠达尔公司就提出了“冠达尔就是创造”的企业理念,从技术革新到管理创新,公司大力开发钢结构制造的高新技术。宝钢钢构坚持高技术发展战略,市场定位于钢结构高端产品,坚持“至高点经营战术”的经营理念,获得了一批“中国之最”项目,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上海世博会的世博中心、中国馆及演艺中心、上海东方明珠、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等。还承接了一批国外重点项目,如美国洛杉矶升降桥、英国温布利大球场、日本相马电厂、新加坡会展中心等一大批著名重大建设工程,并形成了高层建筑、桥梁、塔桅、核电、火电、空间结构、重型厂房及设备等八大产品系列。同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了冠达尔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公司率先开发钢结构行业条形码应用管理技术,开发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ERP系统,实现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满足了市场和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3) 宝钢形成由“钢材供应”到“钢结构加工”一体化运作模式
在钢材延伸加工上,宝钢钢铁主业与钢结构板块已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宝钢股份近几年来加快了建筑结构用钢方面的研发力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符合中国建筑业特点的耐火耐候钢系列产品,在高层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由宝钢股份提供的高等级建筑用钢的系列钢种,已先后成功地应用于北京鸟巢奥体场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和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此外,宝钢彩涂板、高强彩涂板和热镀铝锌基板彩涂板等各种产品在高层住宅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宝钢已形成 “建筑结构用钢+钢结构加工制造+安装”的产业链一体化运作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钢材供应和解决方案,使宝钢钢材成为国内重大工程用材,2004 年宝钢钢构中标项目50%使用宝钢钢材,2005年所中标项目100%使用宝钢钢材,实现了宝钢由“钢材供应”到“钢结构加工”产业链的真正联动。
(4)宝钢钢结构产业发展战略
宝钢钢结构产业将聚焦重大工程、高端市场以及新型市场,重点发展建筑钢结构高端市场,重点关注环保及能源市场,重点培育住宅钢结构市场。宝钢钢结构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到2012年,综合实力达到中国钢结构行业前三强;与钢铁主业协调互动,形成超过100万吨的营销能力,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年销售收入约79.6亿元,利润总额约2.3亿元,成为建筑钢结构领域的特强企业。
2.莱 钢钢结构产业发展情况
(1) 莱钢钢结构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莱钢钢结构隶属于莱钢建设公司,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加工、施工安装为一体的钢结构产业链,拥有H型钢生产、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加工、安装、建筑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等业务。目前公司钢结构加工能力40万吨,在青岛、济南、淄博、威海、东莞等地有5个钢结构分公司(与这些地区的工程承包公司为同一公司),莱钢钢结构主要应用于工业厂房、钢结构住宅、大型公用建筑、民用建筑、组装式房屋、冶金设备构件、高速铁路、造船、石油、大型桥梁、非标件制作、城市交通、管道等。钢结构构件主要为钢结构柱、钢结构梁、箱型梁和冶金、电力、化工、桥梁等钢结构构件。
(2)莱钢钢结构产业经营管理特点:
1)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设精品工程
莱钢建设拥有冶金建设工程总承包国家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国家一级资质、拥有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设计院等资源优势。但莱钢建设并不是每次都将这些资源全部利用,而是根据实际,只利用这些资源中的最具优势部分,总承包的工程,钢结构主体施工和项目管理一般由莱钢自己做,其他部分通过招标形式分包给当地一流的施工单位;结构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自己来做;方案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聘请国内知名的大专院校、设计院、甚至国外的著名设计师来做。莱钢建设利用的始终是优秀资源,尽力把所有承揽的工程做成精品。
2)集中营销,避免内部竞争
建设公司市场部集中营销力量,由市场部统一对外谈判,签订项目合同或钢结构加工合同。其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为:集中力量谈判——统一研究报价——分解加工任务——统一组织发货——统一集中结算——分解收入利润。从而避免多头对外,内部价格搏杀的局面。
3)采用市场拉动型发展模式,建立战略合作,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莱钢建设公司在站稳莱钢集团内部冶金工程、技术改造、设备大中修、基本建设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莱钢外部国内市场,先后与中石油、中海油、中建八局、青岛船舶重工、中机建设、北京三杰、威海浩华顿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莱钢建设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通过组织实施国际化认证提高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取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布雷顿项目通过美国GE公司质量、安全、环境三个体系认证,印度VEDATA项目通过了法国B.V认证公司进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爱尔兰轻钢项目通过了英国BRE GLOBE公司组织的认证。经国家商务部批准,莱钢取得了承揽国外工程的资质。目前,莱钢建设公司在尼日利亚、阿联酋、印度等国家承揽了多项钢结构工程,并与多个国家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如美国GE公司、布雷顿公司、日本鹿岛建设、前田建设、清水公司、三菱公司、东碧公司、爱尔富莱明建筑公司、印度VEIDANTA公司、韩国东星公司、三进造船、尼日利亚董氏集团。莱钢建设公司制作的钢结构产品得到了美国、日本、爱尔兰等国家的认可。
四、钢铁企业发展钢结构产业的建议
1.明 确钢结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钢结构产业发展
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制定了非钢产业发展规划,但没有细化到钢结构产业方面。因此,建议钢铁企业在发展钢结构时首先要形成清晰的战略定位,将钢结构产业定位于与钢铁主业互动发展的具有战略协同价值的产业。通过钢结构产业发展带动钢材产品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使整体效益得到提升。要制定钢结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其发展目标、整体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及实施步骤,坚持循序渐进发展原则,从现实资源出发,系统规划,动态分步推进钢结构产业发展。
2.明 确市场和产品定位,做自己细分市场上的领军者
钢结构产品很多,一般分为5类,即建筑、桥梁、塔桅、非标设备及其他类钢结构。其中建筑钢结构比例最大,一般为钢结构总量的55%左右;非标结构钢结构次之,一般占20 %左右;桥梁钢结构占9%、塔桅钢结构占5%、其他钢结构占10%。除了在高层建筑、大型厂房、大跨度钢结构、轻钢结构、住宅建筑中大量采用钢结构外,其他行业中也大量采用钢结构,如公路和铁路桥梁、火电主厂房和锅炉刚架、输变电铁塔、广播电视通讯塔、石油海洋平台、核电站、风力发电、水利建设、地下基础钢板桩等。城市建设中的地铁、城市轻便铁路、立交桥、环保建筑、公共设施、临时建筑等业大量采用钢结构。因此,钢铁企业要在这些钢结构领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市场和产品定位,确定自己的细分市场,集中精力突破某一个或几个钢结构领域,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
3.采 取与钢结构行业领军企业合作的模式,进军高端钢结构领域
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产品为冶金设备钢结构和工业厂房等轻钢结构。要在钢结构领域有大的提升,必须调整产品结构,向重型钢结构、空间钢结构、桥梁等高端钢结构领域发展。重型钢结构和空间钢结构存在制作设备大型化、技术难度大、工艺流程复杂、市场开发难度大、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的特点。因此,建议钢铁企业借鉴博思格和宝钢钢结构的发展模式,积极与钢结构行业领军企业合作,通过参股、控股或战略合作等形式,借较强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灵活的运作机制,带动钢铁企业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使钢铁企业钢结构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同时,学习对方钢结构安装技术,培育自己的钢结构安装队伍,从而形成采购、设计、制作、安装、服务完整的产业链,创造钢铁企业自己的钢结构品牌。
4.建 立灵活的运作机制,助推钢结构产业的发展
国有钢铁企业大部分存在决策程序多、市场反应不迅速、运作机制不灵活、经营管理粗放、从业人员众多的特点。而钢结构工程市场目前竞争日趋激烈,在项目竞标、内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项目进度上都存在较大竞争,同时,垫资现象严重。因此,钢铁企业发展钢结构产业要建立灵活的运作机制,首先在决策程序上要灵活,面对市场机会,缩短决策程序和流程,快速报价、快速决策,快速反应市场,抓住市场机遇。其次,要组建高素质的营销团队,建立快速捕捉市场信息的渠道,建立营销奖惩激励制度,打破“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工资、奖金与个人业绩挂钩。三是要重视资金流的控制,建立资金预付和回收控制程序,保证资金流运转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