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与管理探索
2011-02-14刘凤江
刘凤江
(山东省平原县人民政府,253100,平原)
山东省平原县近年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水利保障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2010年7月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重点县以来,紧紧围绕“项目有亮点、资金有效益、工程能长远、农民得实惠”这一宗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监督,高水平管护,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2010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后,真正把黄河水引到了田间地头,让农户用上了“田间自来水”,特别是在抗御2011年春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中,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项目区及项目建设情况
平原县位于鲁西北黄泛平原,德州市中部,总人口46万人,总面积1 047 km2,耕地面积 76 万亩(5.07 万hm2),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省10个产粮大县之一。
平原县地处潘庄引黄灌区上游,现有马颊河、德惠河两个河系所属25条骨干河沟与5条引黄干渠相通,与全县29座引水涵闸和130座扬水站及各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1 000多处纵横交织,为确保全县农业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配套功能差,导致花巨资建设的引水工程、蓄水工程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2010年,平原县抓住机遇,精心准备,以综合得分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通过省专家组评审,被确定为全省 “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县”。 建设内容是:在项目区对引黄灌区田间工程进行改造,发展引河泵站提水、恒压变频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低压管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3.32万亩(8 880 hm2), 新建灌溉泵站 35座,新装或更换水泵及电机63套,总装机功率6 492 kW。铺设玻璃钢管道85.63 km,UPVC管道730.56 km。治理排水沟147条,长74.2 km,土方76.49万m3;建设田间配套建筑物110座,其中桥66座,闸44座。成立农村灌溉管理中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6个。项目于2010—2012年分3个年度实施。
为充分发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平原县在认真分析县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反复对比多种灌溉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一泵一网两卡两表一带畦田”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①“一泵”是指泵站。泵站按照村级行政区域一般控制在3 500~4 600亩(233~307 hm2)左右,选用卧式离心泵站,扬程 32 m,功率75 kW、90 kW、110 kW、132 kW,一般两台组合,流量一般为1 500~2 000 m3/h,泵站均配置了拦污栅、闸阀、逆止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及高低压配电等设施,泵站全部采用砖混结构,铝塑门窗、卷帘式防盗门窗,并装配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运行自动控制。
②“一网”是指输配水管网。从泵站到田间出水口全部采用管道输水,相当于项目区新建一套管网灌溉系统,实现了“以管代渠”“灌排分设”和“无缝隙灌溉”,让农民用上了田间“自来水”。由于管网系统较大,管道直径为125~800 mm,经方案优化和价格比较,确定400 mm以上采用玻璃钢管,355 mm以下采用PVC管,系统中设有排气阀、泄水阀、闸阀,末级管道首端设有固定水表,给水栓以下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
③“两卡”是指站首系统的IC智能充值电卡和支管首部的智能水表卡。每个泵站站首安装IC智能卡充值电表,通过IC智能电卡插卡取电。支管首部的智能水表卡指大口径卡表,安装于末级管道首部,控制一条支管的灌溉,一表多卡,每户一卡,依卡缴费,插卡取水,实现了用水计量和缴费管理,增强了群众的节水意识。
④“两表”是指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支管首部,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本条支管用水计量收费的依据。移动水表作为固定水表的延伸,是将固定水表水量分配到用水户的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
⑤“一带”是指田间出水口及移动水表以下连接的小白龙输水带。通过“小白龙”向农户畦田内配水,首端用快速接头与移动水表连接,非常方便。
⑥“畦田”是指以农户为单元的田间畦块。项目实施后,田间支管间距100 m左右,出水口间距50 m左右,长畦变短畦,宽畦变窄畦,加大了田间工程节水力度。
二、加强领导,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平原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区位于平原县西部马颊河以西、深沟引蓄提水灌区。多年来,当地老百姓全部沿用灌排合一的传统灌溉模式,多级提水,大水漫灌,费时,费水,费工,成本高。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是当地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为此,平原县高度重视和备加珍惜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为全县水利事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从建设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大局出发,确立了“依托小农水,撬动大农业”的总体思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攻坚,加快推进。
1.健全机构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水利、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重大事项,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乡镇、县水务局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安排专门人员盯靠在项目建设一线。
2.落实责任
召开了高规格的项目建设动员会议,对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进行任务分解和细化分工,确保任务有人抓,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县政府还与各项目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制定了奖惩与责任追究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另外,县里还成立了督导组,定期深入一线督导检查,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推进。
3.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真正形成了“领导一线指挥、部门全力配合、县乡密切联动、干群热情参与”的良性机制,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
4.完善政策
出台了《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见》《平原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对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奖惩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650万元,引导群众投劳折资420万元,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需求。
三、精心实施,全力打造一流精品工程
1.精心规划,高起点设计,奠定项目建设坚实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平原县严格遵循“系统化规划、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的方针。从方案编制开始,就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群众需要,充分尊重民意,集中群众智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最终确定项目全部采用高效节水模式,在地势较高的恩城镇、王打卦镇、王杲铺镇等3个镇建设高效节水面积13.32万亩(8 880 hm2),解决 10 万农民的灌溉难问题。同时,邀请省水科院的专家对工程规划设计进行指导,从泵站到管道管径、路径的设置和输水压力及灌溉周期的确定,都经过科学严谨的测算,并且充分考虑到农田的种植模式、地块的分布特点以及农民的灌溉习惯、水流方向等因素,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将项目建设与农田实际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区无缝隙覆盖,提高了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整体性。
2.强化监管,高质量施工,打造一流精品工程
建设标准、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形象和效益,关系到现代水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平原县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抓好工作细节,处处体现精品意识。
(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项目建设中的原材料以管材为主,它的质量直接决定工程整体质量。为此,平原县投资50万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PE、PVC管材检测设备,主要包括电子万能试验机、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静液压试验机等,对供货商生产的各种型号PE、PVC管材的冲击性能和脆性破裂性、耐压长期稳定性等技术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对全部供货商派员驻厂监督,保证了原材料质量,确保了原材料及时充足供应。
(2)狠抓建设质量关
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及省财政、水利部门有关规定,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所有材料和施工队伍全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投标,优先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和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在工程建设模式上,全部采用“一泵一网两卡两表一带畦田”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即水源由泵站提水加压输入管网,由管网输水到田间地头,每50m设1个出水口,配水到畦田,在田间推广小畦灌溉,在支管和出水口安装水表,实行计量收费,充分体现了珍惜水、爱护水的理念,为探索农业用水的总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3)强化监督关
县水务局抽调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每天盯靠在施工现场,全程监督指导;聘请山东省科源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对项目建设全程进行监理;同时,选拔一批责任心强、热爱公益事务的群众进行监督,确保真正把项目打造成为精品工程。
3.创新机制,高水平管护,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为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平原县大胆创新,探索实行了 “中心+协会、以中心管理为主”的运行管护模式,即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产权归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对工程运行实行统一管理。
灌溉用水户协会由泵站灌区范围内用水户组成,以用水小组为单位通过群众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和用水户代表。协会实行会长负责制,主要职能是配合中心开展工作,起到中心与农户之间沟通与联系的桥梁作用,贯彻执行中心制定的规章制度,组织用水户代表监督审查中心维修、投资计划、水量、水价核算等。协会负责灌区内用水户用水信息登记,用水户轮灌顺序划分,组织水管员有序灌溉。水管员和泵站机手由协会负责管理。
在运行费用及管理上,协会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按受益面积向会员收取工程运行及设备维护费用,每次灌溉前半个月由协会按中心批准价格按亩收缴水费,并交服务中心,在经费管理上实行“两级管账,一级管钱”方式,经费全部由中心财务科统管,两级监督,专款专用。每次灌溉结束后,水价水量核算经协会组织用水户代表审核后张榜公布。结算多退少补或转入下次抵顶,实行民主理财,规范财务管理,做到财务公开,年度审计,让会员们交放心钱,看明白账,用方便水。另外,平原县还将逐步试行、推广拍卖租赁专管以下的经营管理权,确保实现有序灌溉、保障收费、高效管护、长久运行的良好效果。
2010年度项目区工程建成后,据测算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如下:传统的工程灌溉,每亩浇一遍水,成本30.13~34.8 元(452~522 元/hm2)。 项目实施后,水价按0.276元/m3收取,亩次灌溉费用约18元左右(270元/hm2)。比项目实施前减少50%左右。一是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年亩均节省48元,项目区年增效216万元,节水405万m3,节能40万kWh。二是亩次灌溉省工0.5个,共省工6.75万个,每工日50元,亩均省工75元,项目区年增加效益337万元。三是项目区节地680亩(45.33 hm2),每亩增效 1 200 元(1.8万元/hm2),年可增效82万元。四是项目实施后,年浇水可增加到3~4遍,每亩夏秋两季年增产粮食100 kg。项目区年增产粮食450万kg,增产效益900万元,水利分摊效益450万元;项目区全年增纯水利效益1 085万元。三年项目实施完成后,每年项目区农民直接收益3 255万元,到2014年年底项目区农民累计收益将超过总投资,效益巨大。
通过项目的实施,真正实现了灌排分设,以管代渠,变多级提水为一级提水,实现了节水、节能、省地、省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田间“自来水”。同时破解了一家一户购置灌溉设备投资大、安装机泵难、费工费力等浇地难问题,改变了项目区用水难的现状,真正实现了旱涝保丰收,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1]陈小江.总结经验 强化措施 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J].中国水利,2010(2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J].中国水利,2011(4).
[3]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手册[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