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诚”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
2011-02-14王瑞军
王瑞军
(包头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诚”是儒家哲学的重要概念,是中华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道德范畴和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传统医德对从医者医德修养的普遍规范。借鉴儒家“诚”之思想精华,对于培养从医者的道德品质,提高医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医学伦理价值。
1 儒家“诚”的概念界定及其思想内涵
“诚”在《说文解字》中解为:“信也。从言,成声。”在《论语》中,孔子把它引入人的道德领域,使作为道德品格的“诚”在人伦中得以树立,用以强调情感的自然真实和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孟子》、《中庸》、《大学》则先后对“诚”之思想进行了继承和阐发,形成了关于“诚”的一整套体系。
儒家“诚”的思想主要包括:“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1]一方面“诚”是天道,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但同时又是人道,即以仁为本的“恕道”,是人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价值观的当然之意。达到人道的“诚”之工夫是内外兼顾的,而且是和行结合在一起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1]“博学”、“审问”侧重向外,“慎思”重在向内,“笃行”强调实践的作用。“学”强调是接受知识的过程,知识越丰富,对“诚”的体悟越深刻,也就越容易达到至诚的境界,所以知识的接受唯求博学;“诚”之工夫始终是在日常实践中完成的,即强调“尊德行而道问学”的日用方法。“尊德行”就是达到“至诚之境”而应有的信念,“道问学”就是强调德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完善。“道”是指日常生活,即“中庸之道”;“诚”的作用与“诚”的工夫是相互影响的:“诚则明矣,明则诚矣”。[1]诚是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诚”具有化己、化人之功能,人达到“至诚”之境后,不但能化人,还能化物,甚至最后能够“参天地之化育”。
2 “诚”的思想及其医学伦理价值
2.1 加强从医者“以患者为本”的修身自觉性
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患者为本”的自觉意识。从本质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我国传统医德强调“以人为本”,要求医生通过“仁”来救人。这里的“仁”实际上就是“爱人”和关怀人,因为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医生要在诊治中认真负责,关爱生命。传统医德也把医术视为一种“仁术”,相当于西方医德中的“不伤害”和“仁慈”原则,这些原则要求医生尽可能保障病人的利益,尊重和关怀生命。医者必须树立以患者为本的职业理念,从此出发,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正如孟子云:“获于上,信于友,悦于亲”,不仅如此,还能积极的引导他人向善,“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也。”[2]
2.2 加强从医者自我修养的真诚性
“慎独”必须以“诚意”为前提,[3]“诚意”则必须以“慎独”为方法和路径。在儒家那里,“诚意”意为“勿自欺”,也就是孟子所讲的良心不能被外物遮蔽。在此意义上,“诚”即是作为价值判断的“直道”。儒家强调要“慎思”或“慎独”。“慎独”强调,要端正内在意志、意念,从源头上杜绝不善行为的出现。因为意志偏离于本心最有可能是在个人独处时,所以“独处”才是真正对一个人品德的考验。而人们的内心到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也就是说,“慎独”必须落实在“诚于中”上。“直道”体现了儒家坦然、实在的精神与情怀。因此,从医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做到“直者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恶而如其实以出之者也。”[4]就是说,“直”内不反于心,外亦“和同”于礼义及道,进而养成“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
2.3 加强从医者自我修养的超越性
在医学活动中,从医者对待病人和同道必须保持谦和态度,处事要上合法度,下合己心,坚守“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谐至要”的医学文化本质。“至诚”之境亦为至德的“中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道”是作为至德而存在,所谓“至德”,也就是“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道”体现了儒家深广、平静的修养与境界。因此,借鉴“诚”之思想,从医者一方面要诚对病患,注重“公正、均衡”的医学伦理关系和医患情感交流,要以坚强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严格要求自己,凡是符合医德要求的就努力践行,凡是违背医德,有损医学尊严的,就坚决抵制,意即持之以恒,自会达到“致中和”之高尚境界;另一方面要诚对同道,即同道之间要以礼相待,做到谦和仁厚,“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
3 从医者做到“诚意”的途径
“诚”的精神对于医德修养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医者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崇高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道德信念,树立以患者为本理念,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爱业敬业,追求医学真理和真谛,方能达到“诚则明矣”的境界。由此,从医者在医德修养中要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慎独,笃行”。
3.1 博学
“博学”强调接受知识的过程,要想达到至诚的境界,知识越丰富,对“诚”的体悟越深刻,也就越容易达到至诚的境界,所以知识的接受唯求博学。“博学”首先强调为医要“精”,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在《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历代名医也纷纷以“精”“博”去要求自己。东汉华佗“游学徐土,精通数经”[5];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医术的高明源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医要“多闻博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言:“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由此,医者承接救死扶伤、保护生命之重责,这要求从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深邃的理解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执著的体验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要求从医者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学科技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技巧以及人类古老文明传统和宗教的精神底蕴。因此,从医者首先要博览群书,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面对问题时才能做到“万物皆备于我”。同时,要自觉接受系统的医德养成教育,自觉接受医德知识的熏陶,坚定自己的医疗服务信念,涵养和升华人格素质,倡导奉献精神,增加医学情感和弘扬医学理性精神。
3.2 审问,慎思,明辨
医学理性精神是医疗服务活动实施中医者医德理性的特透、表达和反映,是医学目的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是医学随时代变迁而适时自我审视、自我发展的必然属性。[6]“审”就是反复提问,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同时还须经过自己的分析,这就是“思”,“思”是在问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思考,强调理性的作用。朱熹云:“中庸言谨思之。思之粗,复不及。到思之过时,亦是不谨。所以,圣人不说深思,不说别样思,却说个谨思。”但真理只有一个,还需要“辩”明是非,“辩”正是强调对现有的材料做仔细分析,由表及里,除伪存真,使真理真正张显,才能避免行动的盲目性。因此,从医者在医学活动中,要自觉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要坚持基于理性的批判与创新精神,要超凡脱俗,做到“应物而不为物所累”。
3.3 慎独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自觉地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刻伴随主体。“慎独”要求人们“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意思是人们在实施道德自律的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惟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不闻”之域。具体而言,从医者在医德修养中要做到“四慎”,即“慎隐”、“慎欲”、“慎省”、“慎微”。[7]
3.4 笃行
“笃行”是强调医学实践的重要性,要真正培养起好的德行还要自身不断的实践。“笃”就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至诚的道德境界,即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1]因此,从医者要敏于行而讷于言,躬行实践,方能化人、化物,甚至最后能够“参天地之化育”。正如《备急千金要方·诊候》所云:“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里“医国”指的是社会因素,“医人”指的是心理因素,“医病”指的是生物因素,这种“医国-医人-医病”的医学实践模式就是从社会、心理、生物整体的角度来诊治疾病,非常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8]因此,医者只有做到既能瞩目于医学高科技对社会境况的世俗关怀,又能执著于文明德化天下的医学人文关怀,方能达至大医之“至诚”、“至精”境界。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陈立,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2 -33.
[2]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173.
[3]粱涛.释慎独[J].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5,(1):16-18.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杨士孝.二十六史医家传记新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56.
[6]陈晓阳,杨同卫.论医学的理性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4):35 -36.
[7]兰芳,刘静宜.职业道德修养贵在“慎独”[J].理论研究,2004,(12):26 -28.
[8]杨鑫辉.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科学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