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关键环节 提升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2011-02-14秦海清
文/秦海清
成本管理是现代煤炭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煤炭企业规模和产能的不断扩大,各种高新技术设备投入不断增加,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平煤股份二矿以“降成本,增效益”为重点,把握成本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全面预算、过程监控、提前预警、强化责任”的原则,对矿井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施精细化成本控制,推动企业成本管理向成本效益型转变,使成本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为建设一流矿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矿井成本管理体系,严把成本管理制度关
一是组织既熟悉成本又精通技术的专业人员建立高素质的成本管理队伍,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
二是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坚持责任目标管理,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年度综合生产经营目标及任务量化为成本效益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形成矿、区队、班组三级管理目标台账和目标展开图,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责任。
三是实行矿井生产建设全过程成本控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控制与监督,将矿井技术改造中安全质量标准化等项目作为难点,实施科学论证、效益审核、综合评价,进行设计、预算、合同管理、施工工艺、控制手段全过程的管理配置审核。
实施财务资金闭合管理,严把财务管理关
一是实施大宗设备大宗资金集体审批制度,对超过5万元的大宗设备大宗资金,由成本管理主管部门组织财务、审计、物管、纪委和使用单位进行集体审批。同时减少资金占用,对应收款项,特别是对备用金进行清理,责任到科室、人员,制定压减计划,限期压减。
二是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压减非生产成本,严格控制支出,实行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保安全生产投入、保职工收入,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严格专项资金管理。
三是在预算管理上,实现管理规范化,对各种井上、下投入,做到先预算后发生。同时严格按预算资金,压缩支出,认真审核每一项费用,做到科学合理使用资金。
实行物资精细管理,严把材料成本管理关
一是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将以往分散的物资计划、供应、现场管理、支护管理、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职能进行整合,划归物资管理站统一管理;在各战线及区队设副科级物资主管,具体负责本单位、本辖区所有生产物资的管理,及时向物资管理部门反馈物资管理信息,协调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立专业的在用物资管理组,直接负责在全矿范围内建立健全在用物资管理台账,及时反馈生产现场的物资管理信息,形成矿、队两级监督保证管理体系;制定《材料员管理办法》,对各队材料员实行统一管理。总而言之,形成一个线条清晰、责权明确、管理集中的物资管理体系,使物资管理效率和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是打造高效物资管理流程。在物资供应方面,实行物资集中采购,增强采购能力,减少供应商数量,优化供应商结构,调整物流供应链,缩短内部物资供应流程,实施联合验收制度,严格按标准验收。在物资计划方面,实行按月度分解指标,按季度进行考核,并对采掘单位领用的部分配件性材料执行“以旧换新”,每月由企管、物管部门组织各单位认真编写需求计划,及时了解和掌控市场价格信息,并组织有关部门实地考察,每月召开计划会,全面分析本月各种需求信息。在物资现场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现场物资管理台账,加强现场巡查管理,提高日常监控能力,实行在用物资信息日报管理机制。在修旧利废方面,提高全员回收节约意识,认真制订物资回收定额指标和个人回收奖励措施,按月考核兑现。
抓住源头,控制终端,严把原煤质量关
一是建立起适合本矿资源特点、符合国家资源和环保政策的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煤质运销新体制,提高矿井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对此,平煤股份二矿实施精品战略,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生产布局、规模,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信誉;完善煤质管理系统,健全质量监控系统,做到及时监控,合理配销,实现由产量增效型向质量增效型转变;完善装运和销售体系,合理控制原煤销售渠道,形成火车外运与地销六四分成的格局,提高煤炭销售的快速反应能力,保持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
二是实行煤质管理信息通报制度。根据现场煤质检查员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整理、打印,并对突出、尖锐问题进行通报,实行签字、限期整改制度、复命制,全方位保证煤质综合指标的完成。
三是建立煤质预警机制。建立“以煤质主管部门监控为主、调度室协调配合、生产科室相互联动、生产单位迅速反应”的煤质预警机制。即当商品煤质量下滑影响销售时,由煤质管理部门向责任单位发出煤质预警通报,责任部门接到煤质预警通报后,立即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对煤质主管部门通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煤质预警整改措施,针对井下工作面出现的实际情况,当天制定出详细的整改措施迅速送达煤质主管部门和业务科室。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分配机制,严格工资成本管理
进一步理顺内部分配关系,完善科学的岗位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体系,完善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建立与矿井发展相适应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控制分配比例,突出一线职工分配地位,坚持“三个倾斜”,加大工资分配向苦、脏、累、险,向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强度大、责任重、贡献大的岗位倾斜力度。坚持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原则,突出工资分配与责任联挂,充分体现按责任分配、按贡献分配、按效益分配原则。健全整体和职工个体工资增长机制,合理设定工资增长幅度。建立岗位评价制度,打破原有工资序列,合理确定各类岗位人员比例,配套科学的岗位评价方法和手段。
同时,划小核算单位,实行成本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公开合理考核,认真落实奖惩兑现。年初,将矿井各项成本预计支出,结合上级部门下达的成本指标,制定出矿井年度成本控制绩效目标,然后根据专业区,细化成本绩效目标,以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管理责任考核为主线,以成本绩效考核、管理人员四位一体考核、职工日清卡考核为载体,不断理顺内部责、权、利关系,着力提高全员劳动积极性和效率,完善成本管控考核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