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当前CPI 谨慎把握宏观调控节奏
2011-02-13刘汉元
摘要: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是导致5、6、7三个月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扣除这部分因素,近三个月CPI已回落到3.5%到4.5%之间。要理性把握宏观调控的松紧度,防止造成经济失速或硬着陆。
关键词:CPI宏观调控经济增长
一、深入分析,客观看待当前CPI指数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自5月、6月我国CPI以同比涨幅5.5%、6.4%连续刷新34个月来的新高之后,7月份CPI再次以6.5%的同比涨幅创下三年来的新高。对此,全社会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高层都非常关注和重视,不少人认为我国通货膨胀已到了很严重的程度,舆论也在相当程度上推波助澜地放大这种认识和恐慌。与此同时,央行也发布决定,从6月20日起,年内第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再创历史新高,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高达18%,银根进一步收紧。此后不久,央行进行年内第三次加息,决定自7月7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由于7月CPI涨幅再创新高,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再次加息。
单从数据上看,近三个月的CPI指数的确处于高位。但仅凭这些表面的数字就认为当前通货膨胀已经很严重,甚至不得了了,这种认识和判断,其危险性可能比通货膨胀本身更大、更值得警惕。事实上,我们在分析5月份CPI指数的构成时不难发现,当月生猪价格同比上涨达40.4%,直接影响CPI上涨约1.1个百分点,再加上猪肉制品价格随之上涨的传导因素,两者价格在5月份5.5的CPI指数构成中占了1.6左右。同样,6月份的CPI指数构成中,猪肉价格以同比上涨57.1%直接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而7月份更是以同比56.7%的涨幅直接影响CPI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加上其制成品的传导影响,在这两个月6.4、6.5的CPI指数构成中占了2左右。
通过对5、6、7三个月CPI指数及其实际构成的分析来看,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是导致近三个月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分别影响6、7月份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4.38个百分点。同时,如我国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核心CPI来分析当前国内物价指数,减少食品这部分因素的影响,近三个月的CPI实际上已回落到3.5到4.5之间,相对我国同期GDP约10%左右的增长幅度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CPI数字,是较为正常的水平。如再考虑CPI中非食品类环比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可以说此前一系列紧缩政策对控制通货膨胀已具成效。政府已基本控制了物价的持续上涨,国民经济总体上仍运行在一个平稳较快增长的区间,继续朝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看,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从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生猪价格连续下滑,至去年6月则处于近几年来的低谷。相比2010年6月生猪价格所处的低点,以及今年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点,一个低点一个高点,二者同比上涨的幅度自然就很明显,反差就很大。也正是因为过去两年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并最终掉至最低点,养殖户严重亏损、入不敷出,部分养殖户快速缩减养殖规模,尤其是能繁母猪数量的大幅减少,直接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的出栏量,市场供给锐减,供需严重失衡。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务工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积极性持续高涨,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和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广大农村投入养殖的农民大幅减少。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导致生猪供销矛盾加大,短时间内加剧了猪肉市场的供需失衡。
实际上,CPI随猪肉价格上涨而走高是周期叠加的结果。大周期是农副产品价格一路上升,其本质是能源价格上升。石油涨价促使美国、巴西等国家加大了以玉米生产燃料酒精的力度,引起玉米价格上涨,进而连带影响大豆等其他粮食价格上涨,并由此促进了农产品价格大幅跟进。从国内的历史经验看,农产品的生产,无论猪、鸡、鸭、鱼,只要市场有需求,价格上涨,将导致产量迅速上升,供应量增加则必然导致价格在一个小周期内回落。从未来总体趋势来看,CPI的上涨不但不会惯性地连续走高,还有可能不断回落。尤其是随着农副产品尤其是猪肉价格进入回落周期,那么大周期叠加到这一轮小周期上,CPI的下降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从以上各个方面客观分析当前CPI高企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CPI指数的各种构成,理性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程度,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十分重要。国家主管部门不宜对当前CPI水平做出误判,更不要被这个数字的表象所误导,不要为了平息短期内CPI高企给老百姓带来的暂时生活压力,而应急式的踩住刹车不放,甚至将刹车踩得更紧,从而可能导致我国整个经济失速或者硬着陆。短期内CPI高企,民众可能会有些难受,但倘若因此而加快调控节奏、加大调控力度,必然加大企业贷款的难度和融资成本,拖累实体经济的增长。
日前,美国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首次下调至AA+级,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再次凸显,并已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另据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当前中小企业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预测今年下半年中小企业的处境将更为艰难。如果对此情况预判不足,当半年后我们发现调控政策大见成效的时候,我国经济实际上可能已陷入了大幅减速甚至进入通缩周期之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想拉都拉不起来。届时广大民众担心的可能不是CPI高企的问题,而是可能面临着工资发不了、就业岗位不保、失业率增加、大批企业可能关门歇业的问题。由此民众和政府将更加难受,并可能因下岗人员激增而造成新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二、以史为鉴,警惕宏观调控重走历史弯路
当前各项经济数据表明,连续货币紧缩政策已开始显现其副作用,经济增速已出现回落迹象。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增幅比去年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5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比上月低0.9个百分点;6月降至50.9%,比上月低1.1个百分点,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7月份更降低至50.7%,比上月低0.2个百分点。而全国企业景气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4,比一季度回落5个百分点。
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的宏观调控,当时我国经济运行出现高投资、高物价、高进口、高货币投放特征,CPI在1993年高达14.7,1994年更一度高达24。1993
年上半年,中央为防范和控制反复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出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政府严控货币发行,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严控新开工项目等,经济过热压力很快缓解,物价开始明显回落。但由此造成了1994,1998年我国经济减速以及1998、2002年近5年的通货紧缩,前后长达8年之久。CPI连续多年低位运行,甚至在1998、1999、2002三年出现负增长,1999年一度低至-1.4。在这个时期,我国GDP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相对较慢的。同时,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经济血液的忽然掐断,造成全国范围内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大量出现。此次经济衰退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直到2003年,我国经济形势才逐步回暖,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对那次调控有足够的认识和借鉴,尤其要认识到我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惯性,尤其是宏观调控明显的“滞后效应”。今天的CPI高企,本质上还是08年底、09年上半年国家采取扩张政策加上市场上价格反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今天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可能要明年甚至后年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可能导致的风险正在慢慢聚集,多种紧缩手段的叠加,将可能对下半年的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国家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必须长远考虑,对政策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滞后性和负面影响应有充分的估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要给宏观调控政策一个相对平稳的效果观察期,降低操作频率。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今年来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系列紧缩政策,导致企业经营环境受到冲击,我国经济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局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市场不规范等非理性问题,不是施以严厉的经济和金融调控手段、简单封堵新增资金来源所能解决的。
在我国的政治优势和经济体制下,“热病好防,冷病难治”。防止和治理经济“过热”不是问题,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反而应该是“防冷”,以避免重走上世纪90年代经济不振、人气难聚的弯路。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看,我们对比美国、日本、韩国过去几十年的GDP和CPI不难看出,两者的波动起伏基本保持一致,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只有当经济增长较慢时,CPI才保持较低甚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因此,在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政府应更加理性的看待当前CPI,探明其上涨背后的真实的客观原因,权衡利弊、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更加谨慎地把握当前正在实施及下一步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本文作者:
刘汉元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责任编辑:姚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