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犀牛感染停乳链球菌病例

2011-02-13应月青夏茂华杨明海张成林

中国兽医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卧地独角后肢

刘 燕,应月青,夏茂华,赵 京,杨明海,原 蕾,张成林

(1.北京动物园,北京 西城100044;2.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北京 朝阳100026)

2009年底,本园1只独角犀牛出现跛行。大约两个月后,卧地不起。两周后死亡。剖检见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积液涂片染色见到成链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后经培养鉴定为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Streptococcusdysgalatiae),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9年10月初发现该独角犀牛“邦蒂”行走时双后肢明显异常,表现为双蹄抬起时不能正常向前而是朝对侧运步,导致双蹄互相磨蹭,且站立时后躯不稳,左右摇晃,后肢收于腹下。到10月24日站立时疼痛表现非常明显,经常因后肢不能负重,转弯时致后躯卧倒。双前肢也逐渐出现疼痛现象,不能正常迈步,卧地后起立困难。从11月初起病情急剧恶化,很难站立,几乎每走一步都会摔倒,长时间卧地。浑身皮肤多处在地面磨损出血,很难自行吃食。几日后已经不能站立,总是左侧卧,偶尔前肢能把身体前半部抬起,但不能完全站立起来,头部大部分时间靠在地上,呼吸急促。试图采取输液等积极治疗措施,但由于头部活动幅度较大,人员不能靠近,输液没有成功,仅采血检查。次日凌晨死亡。

2 剖检变化

胃黏膜出血,肝囊肿,心肌坏死,肾脏坏死,阴道黏膜肿瘤,子宫黏膜肿瘤,陈旧性下颌瘘,双后肢趾间皮肤破损并出血。四肢肌肉筋膜下有淡黄色胶冻样组织和大量清亮透明液体;部分肌肉颜色较淡。右前肢肘关节关节面凸侧软骨粗糙不完整;左侧股骨头局部磨损严重;双后肢跗关节关节囊内有浑浊的液体。

3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1 分离培养 抽取死亡犀牛关节腔液,经革兰染色并镜检。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于37℃条件下培养24~48h。关节腔液经革兰染色见到大量成链革兰阳性球菌。该菌经培养形成圆形、光滑、凸起、有β溶血环的菌落,镜检为阳性球菌,成双、单个或者短链排列。

3.2 生化特性鉴定 挑取纯化的细菌的单个菌落分别做氧化酶、触酶、糖发酵等试验,鉴定其生物学特性。触酶(-),CAMP(-),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试验(+),马尿酸钠(-),6.5%耐盐试验(-),杆菌肽耐药试验(-),V-P(-)。根据该生化试验结果初步判定为停乳链球菌。

3.3 半自动鉴定系统鉴定 根据染色结果、氧化酶和触酶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法国梅里埃公司API细菌鉴定系统试剂条进行鉴定。本菌株为触酶阴性的阳性球菌,选择APISTREP鉴定试纸条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Streptococcusdysgalatiae),鉴定百分率为98%。

3.4 动物试验 将本菌培养24h的新鲜肉汤培养液,调整菌浓度至109CFU/mL。选取0.1mL、0.2 mL和0.5mL 3种浓度,分别腹腔注射体重20g左右的小鼠,每种浓度注射3只小鼠。对照组的3只小鼠注射0.2mL无菌肉汤。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均于48h内死亡,。并从死鼠心血分离到该菌。

4 结果与讨论

独角犀牛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现全球仅存2 200余头,大部分生活在印度。本园独角犀牛“邦蒂”,雌性,1978年10月出生,现年31岁。由于其年龄偏大,跗关节感染链球菌后导致左侧股骨头局部坏死引起痛疼,伴随年老造成运动减少,卧地时间过长、体重过大压迫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畅,最终导致死亡。停乳链球菌属于兰氏C群链球菌,较多地感染兽类,可以导致猪、牛、马、犬、禽脓肿、心内膜炎及乳腺炎等等。从珍稀野生动物体内分离到停乳链球菌的病例比较少见。

猜你喜欢

卧地独角后肢
我才是独角熊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治疗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奔跑杀手短面熊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独角仙
独角仙
解救独角王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