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综合防治
2011-02-12王琳
王 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蚜虫是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统称菜蚜,俗名“腻虫”、“油旱”,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昆虫中一个较大的类群。主要包括桃蚜、萝卜蚜和瓜蚜三种。是农林生产的重大害虫,给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等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能够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蚜虫更是常年发生,危害逐渐加重。保护地内温度条件极适合蚜虫的繁殖,与露地相比,蚜虫繁殖周期短、代数多、速度快,可周年发生。每年可发生几十代,并可进行孤雌生殖,蔓延速度极快。迫使菜农用药次数增加,不仅杀死了害虫及病原微生物,也使有效天敌、有益微生物受到危害,破坏农业生态系统,造成蔬菜产品中农药的过量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从农业生产系统整体出发,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蚜虫发生危害情况,合理调整作物-病虫-天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特别是利用各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农药,从而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减少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1 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1.1 生活习性
蚜虫主要在蔬菜枯叶、菜心、留种菜上越冬,翌年的3~4月繁殖或迁飞。适宜温度在16~24℃,相对湿度为75%以下时蚜虫会迅速繁殖,以孤雌繁殖为主。蚜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春季和秋季是繁殖的高峰期,每年大约发生20余代,繁殖速度十分惊人。蚜虫具有趋色性,对黄色、橙色有较强的正趋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1.2 危害特点
1.2.1 植株生长畸形。蚜虫具有针状刺吸式口器,以成虫或若虫的形式群聚于叶片背面,嫩茎,花蕾和花朵上,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植株严重失水营养不良。当蚜虫群集中在幼叶上时,常使叶片皱缩、变黄,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和作用,轻则不能正常生长,重则死亡。对留种菜植株则为害嫩茎、花梗和嫩荚,使花梗扭曲,种荚畸形,降低种子产量和质量。
1.2.2 引起真菌性病害。蚜虫生长过程中排泄在叶片上的粪便含有大量的糖分,俗称“蜜露”,其堵塞叶片的气孔,使叶片发黑,外观差且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通常诱发多种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等,降低蔬菜的商品的价值。
1.2.3 传播病毒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蜜露是众多植物病原菌的培养基,极易导致植物病害的流行。更重要的是,蚜虫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介体,其间接引起的危害远远大于蚜虫本身的危害。目前已知至少有159种蚜虫可以传播植物病毒,居世界传毒昆虫之首。
2 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2.1.1 品种选择。应因地制宜地选用高产,稳产,品质好,抗虫性强的蔬菜品种。不要盲目引种。
2.1.2 清洁田园。冬前和早春,清除田间、地边及垄沟等周边的杂草,并彻底清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及时摘除染病带虫的枯黄底叶,清理残枝败叶,对已收获的蔬菜或因虫毁苗的作物残体要尽早清理,集中堆积后喷药灭杀,或者集中烧毁,减少蚜虫源。
2.1.3 田间管理:采用无病床土育苗,要深翻土壤,合理施肥,合理灌溉,合理密植,以及推行间作,套种等增产措施。播种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淘汰病弱苗,抓紧中耕培土,避免与互染蔬菜连作,安排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最好实行2~3年轮作。提倡水旱轮作,可有效减少蚜虫传毒。
2.2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蜘蛛等,数量大,种类多,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显著。在蚜虫天敌的盛发期尽可能在田间少施或不施农药,避免杀伤天敌,利用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2.3 物理防治
2.3.1 黄板诱杀。利用大部分蚜虫对黄色具有正趋向性,可在田间设置黄色黏虫板进行诱杀。
2.3.2 银灰色膜避蚜。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负趋向性,在田园内,苗床上铺设或吊挂银灰色薄膜,可趋避多种蚜虫。
2.3.3 利用防虫网。将防虫网放在通风口处,可防外边的蚜虫迁入。
2.4 药剂防治
2.4.1 科学用药。科学用药是保证蔬菜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了解农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防治对象对症下药,同时蔬菜生产过程中,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找到薄弱环节及时用药。棚室不应在阴雨天喷药,以免空气湿度过大降低防效或诱发一些病害,但可用烟雾法和粉尘法施药。为了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应不同类型、种类的农药合理交替使用。不同蔬菜种类生育阶段的耐药性常有差异,应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2.4.2 防治方法
2.4.2.1 土法防治。使用烟叶水,每斤烟叶加入15~20kg水浸泡,重复2次,将烟叶水过滤喷雾,同时用中性洗衣粉水喷洒植株,洗衣粉的主要成份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蚜虫有较强的触杀作用。
2.4.2.2 药剂熏蒸。每公顷用50%异丙磷750g,拌细土150kg配成毒土,有显著的杀虫效果,省工省药,但异丙磷是高毒农药,使用时注意安全。
2.4.2.3 喷粉或喷雾。在作物生长期间可用3%啶虫脒乳油40g/667m2,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和5%灭蚜粉尘剂,12~15kg/hm2。另外,防治蔬菜蚜虫时,可采用高效,低毒的绿色农药,如1.8%阿维菌素乳油、2.5%鱼藤酮乳油、0.3%苦参素水剂80~100倍等喷雾。
[1]刘守柱,杜学林,戴明勋.20%啶虫脒对黄瓜蚜虫的防治效果[J].湖南农业科学,2010(3):77-78,79.
[2]毛国强.及时防治蚜虫确保油菜丰收[J].云南农业,1999(3):24.
[3]欧阳凤仔.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识别及其无公害防治[J].上海蔬菜,2004(2):52.
[4]王冬生.蔬菜害虫治理技术第三讲蚜虫的发生与防治[J].上海蔬菜,2001(5):39-40.
[5]宫亚军,石宝才,路虹,等.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5):96-98.
[6]胡本进,张海珊,李昌春,等.油菜田害虫调查及蚜虫防治药剂筛选[J].昆虫知识,2010,47(4):77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