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巴戟人工栽培技术
2011-02-12侯潘杰丛志强
侯潘杰,丛志强
(1.宁安市林业局三陵乡林业工作站,黑龙江 宁安 157432;2.黑龙江省宁安市小北湖母树林林场)
巴戟(Morinda offici-nalis How),别称: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巴戟天。巴戟茎圆柱形。叶对生,呈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钝或圆,全缘。头状或聚伞形花序顶生。根肉质肥厚,圆柱形,呈结节状。子房下位,聚合果近球形。花期4~5月,果期7~10月。巴戟喜温暖湿润怕寒冷,也较耐旱。在年平均温度21℃以上,年降雨量1200mm以上,月平均温度20~25℃的地区生长最适宜。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广,荫蔽度30%至全光照生长较好。属于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壤土或壤土。生于海拔300m以下山坡灌丛或疏林边。
原产南亚热带气候温和、土壤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次生林下,我国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东南部等地。越南南部也有分布。主产广西及广东。
1 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且排灌方便的壤土作苗圃,宜施以草皮泥或土杂肥作基地。
2 繁殖方法
巴戟可采用种子和扦插繁殖。扦插法可分根扦插和枝插,根插成活率低,一般不采用,目前主要采用插条繁殖法。
插条育苗方法:选择2~3年生粗壮的野生或家种的巴戟,茎蔓作插穗为好,扦插前,将剪下的茎蔓除去全部叶片及红紫色的嫩梢,截成长20~25cm的插穗。最好随剪随插,否则宜用湿稻草或其它覆盖物盖好,以防切口干燥,影响成活。扦插时期宜于春季或雨季进行。株行距15cm×10cm斜插,倾斜度为45度,插穗入土深约三分之二,插后踏实,覆盖芒箕或稻草,最后淋水,春夏季扦插,2~3周萌芽生根,冬季扦插则需2个月余。幼苗管理:插穗萌芽生根后,揭开盖草,并插上芒箕遮荫,苗高150~200cm,逐步除去芒箕,结合除草施淡薄人粪尿或尿素等1~2次,培育半年以上即可定植。
3 定植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砂壤土种植,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不宜栽培。在山地杂木林种植巴戟,冬季先将林地的杂木砍伐挖根,按水平线修成100cm梯田带,深翻30cm,在整地的同时开排水沟,以防积水塌坦,在梯带上按株行距35~45cm挖穴。如在较平坦的地方种植,株行距为70cm,穴长、宽各35cm,深30~35cm,每穴施草皮坭,过磷酸钙或土杂肥,混合肥8~10kg。
定植在春夏季进行,但以春季成活率较高,如在夏季定植,宜选阴雨天进行,以保证成活,阴雨天定植可随起苗随定植,如遇晴天或风较大的天气,必须用黄泥浆根,以防根部干枯影响成活。远途运输,也须浆根,并立即装运。
4 田间管理
巴戟的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和施肥,定植后头2年,每年除草2~3次,除草时注意不伤根系,施肥2~3次,春夏季进行1~2次,以氮肥为主,如人畜粪尿或尿素等,秋季施草皮泥,堆肥或土杂肥等。4~6年生的每年春夏季各施肥1次,以磷钾肥为主。
5 收获和加工
巴戟种植7~8年才能收获。全年都可采收,一般用锄头挖起地下根块,挖时注意勿伤根皮,收获后不能堆置太久,以免影响质量。
加工方法:将巴戟洗去泥沙,剪去叶茎或须根,晒至6~7成干用木锤轻轻打扁,然后按生药规格切成8~15cm长小段,再在阳光下晒2~3天干燥即可。
6 巴戟的病虫害防治
6.1 茎基腐病 该病在10月下旬开始为害茎基部。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病能力;②不要施胺类化肥,造成巴戟天组织柔软,增加土壤酸性;③调节土壤酸碱度,减轻病害发生;④发病后,把病株连根带土挖起,并在坑内施放石灰杀菌,以防病害蔓延。可用1∶3的石灰与草木灰施入根部,或用1∶2∶100的波尔多液喷射,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6.2 轮纹病 该羰主要为害叶部。防治方法:可用1∶2∶100的波尔多液喷射,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6.3 烟煤病 该病是由于蚜虫、介壳虫和粉虱等虫害为害后的茎、叶、果受病的,表面出现暗褐色霉斑。防治方法:①通过防治虫害可达到防病效果;②用50%退菌特800倍液喷射,每隔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③也可用木霉菌制剂进行生物防治。
6.4 蚜虫 在春秋2季巴戟抽发新芽,新叶时为害。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防治方法:(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2)蚜虫发生量大时,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3)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10倍液,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