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观察
2011-02-11洪善姬
洪善姬
(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吉林 图们 133100)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降纤酶为直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000,降纤酶能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减少血栓形成的基质,抑制血栓形成[1,2]。能增强t-PA的活性,促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以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系住院患者,经临床及头颅CT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排除具有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新近做过手术、重度肝肾功能损伤、心功能衰竭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60.4岁;根据全国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重型(31~45分)、中型(16~30分)、轻型(0~15分)3型。60例脑血栓患者中:重型30例,中型20例,轻型10例。治疗时间均在急性期3d内,大多数在8~36h。
1.2 治疗方法
采用降纤酶治疗。具体方法:患者住院后,立即给予降纤酶10U加生理盐水150~250mL静滴,1h以上滴完,以后隔日1次,共3次。治疗中如有发热、肺部感染、颅内压增高给予相应处理。
2 结 果
比较60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计算治疗后评分减少的百分数,并根据减少的百分数将疗效分为4级:①基本痊愈:减少76%以上;②显著进步:减少51%~75%;③好转:减少31%~50%;④无效:减少0~30%。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30例,显著进步10例,好转5例,无变化4例,恶化3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75%。
3 讨 论
3.1 脑血栓的临床表现
3.1.1 一般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有的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d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有些患者病前已有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发作。除重症外,1~3d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意识多清楚,颅内压增高不明显。
3.1.2 脑的局限性神经症状:变异较大,与血管闭塞的程度、闭塞血管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的好坏有关。
3.2 降纤酶的治疗机制
降纤酶是从蛇毒中分离纯化加工后制成的溶栓剂,其作用机制是:①能分解纤维蛋白原使凝血因子缺乏,而形成低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②通过增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t-PA活性,增加纤溶活性,不仅降解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而且对已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也有溶解作用。因此降纤酶既是溶栓剂,又是抗凝剂[5]。故此在脑血栓形成治疗中应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资料亦证实了这一点。
3.3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细胞和蛋白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头颅CT扫描,在24~48h等密度,其后病灶处可见到低密度区。磁共振(MRI),检查则可在早期发现梗死部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不仅能测定脑血流量,还能测定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及氧代谢,若减低或停止、提示存在梗死[6]。
3.4 脑血栓患者治疗注意事项
3.4.1 病史及症状
有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史,部分患者有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等前驱症状,多在安静入睡时发病,意识多清醒,常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病时血压多正常或偏高,神经系统局灶性症候与闭塞血管的部位、程度和侧支循环状态等因素有关。病史提问应注意有无上述特点。
3.4.2 体检发现
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失语、精神症状、排尿障碍及昏迷;也可出现皮质盲、丘脑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肌麻痹、吞咽困难、交叉性瘫或四肢瘫痪、闭锁综合征。
3.4.3 辅助检查
少数患者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轻度升高;颅脑CT在发病24~48h后可发现低密度软化灶;脑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更具优越性,同时可显示闭塞的二级以上脑动脉;外周血的血流变可有异常;颈部血管及经颅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可检测颈部及颅底动脉的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以及血液流动的异常。
[1]汤圣希,舒雨雁.蛇毒降纤酶的主要药理作用[J].蛇志,1999,11(3):1-5.
[2]施卓艳,刘玉鹏,修淑岩.降纤酶对脑梗塞的疗效分析(附30例)[J].黑龙江医学,1998,25(6):36.
[3]宗秋,刘克泉.用降纤酶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131):7-8.
[4]宋世宗,白金武,林秀华,等.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9,9(S1):23.
[5]庞进军,蒋小萍.高压氧与降纤酶综合治疗脑血栓形成42例分析[J].蛇志,2001,13(3):17-19.
[6]张清,杨志宏,伍建林,等.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对照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0,1(1):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