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6例

2011-02-11刘喜梅岳智龄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8期
关键词:脾阳小肠益气

刘喜梅 岳智龄

(山西长治钢铁集团职工总医院,04603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肠道(大肠或小肠)的功能性疾病,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与便秘、黏液性大便等,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临床上以腹泻型最常见。根据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小肠虚寒证,我科从 2005~2010年用中成药加热疗治疗该病患者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女性 18例,男性8例;年龄18~60岁,平均32岁;病程 3~26年。初发9例,复发17例;有明显诱因15例。经便常规、血清生化、电子肠镜/钡剂灌肠造影及腹部B超等检查,均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腹泻,符合诊断。

诊断标准:依照1987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IBS诊断标准[1]:①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②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③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潜血试验阴性。④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⑤纤维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黏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⑦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注:指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

排除标准: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菌痢及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克隆氏病、溃疡性肠结核、结肠息肉、肠菌群失调、吸收不良综合征、肠乳糖酶缺乏症、小肠恶性淋巴瘤。胃、胰、肝、胆疾病,如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全身性疾病,如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尿毒症、糙皮病、铅中毒、药物及食物过敏性腹泻、妇科病。

治疗方法

症状为肠鸣,大便时溏时泄,完谷不化,稍进生冷油腻或较难消化食物则肠鸣,大便次数明显增加,肠鸣、腹泻迁延反复发作无定时,舌淡,苔薄白,脉细而缓。

予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之人参健脾丸内服,日2次,每次2丸。若腹泻加重,泻下清水,或食物残渣,且伴手足不温,脉迟或沉细,为中阳已衰,寒气已盛,宜健脾和胃、温运中阳,方用人参健脾丸加理中丸,理中丸日2次,每次1丸。若腹泻进一步加重,兼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怯寒,饮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腹部畏寒,四肢不温,舌淡胖,脉沉细无力,为脾虚及肾,脾肾阳虚,阴寒更盛,中气不足,中阳下陷,予温肾健脾,益气散寒,附子理中丸合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各1丸。口服中成药的同时,加用远红外线治疗仪腹部热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2周为1个周期。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大便正常,肠鸣、腹痛等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肠鸣、腹痛减轻,大便性状及其他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治愈13例,好转11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92.31%。平均起效时间5±2天。

典型病例

患者,女,44岁。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1年。2008年夏天因天气炎热,而办公室特别阴冷,中午着急上班,急匆匆满身是汗进入室内,一着凉而诱发腹泻,便呈黄色水样。最初觉肠鸣,腹痛,泻后痛减。无脓血、里急后重。反复发作一个夏天。以后每遇突凉、突热、着急、进餐不适,甚至食水果,均要腹泻,每日少则2次,多则5、6次。日久渐觉手足冰凉,腹部怕冷,疲倦乏力,体重减轻。经便常规、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经西药思密达止泻等多种药物治疗,反复发作而未愈。遂来我科门诊就诊。查舌质淡,苔薄,脉沉细缓。予温运中阳,益气散寒。附子理中丸加补中益气丸,各1丸,2次口服。每日做腹部热疗20 min。1周腹泻减轻,继服3周。腹泻消失,手足渐温。后予人参健脾丸调服2周而愈。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尚不明确。腹泻型以小肠功能紊乱、肠蠕动过速所致的水泻、稀溏便为主。一般每日腹泻3~5次,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大便多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黏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黏液量很多,但绝无脓血;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排便不影响睡眠。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泄泻”、“腹痛”与“郁证”范畴。从病变的部位来看,虽病在小肠,但却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情绪、饮食、劳倦与寒温失常可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饮食内伤而脾胃虚弱;肝气疏泄太过而中气不足;日久影响脾阳,脾阳虚弱损及肾阳,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寒气凝结于小肠,致使小肠失其温煦,中焦失去温煦,运化失常形成小肠虚寒而致泄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化物者,消化吸收,分别清浊。小肠的化物功能必须在脾胃对水谷腐熟转输的基础上进行,小肠的功能也常常概括于脾的运化功能之中[3],而归属于中焦。小肠主降,但降中有升,正是小肠的降中有升,完成了脾的升清[4]。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小肠降之太过,清浊不分,故食谷不化,大便稀溏。人参健脾丸中人参、黄芪补气健脾;茯苓、山药健脾利湿;白术健脾渗湿止泻;陈皮理气醒脾;木香芳香化湿;砂仁燥湿开胃,酸枣仁、远志安神;当归和血。共成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之功。理中丸中参、术、姜、草温中祛寒。久泻阴寒更甚,脾阳更衰,及肾阳时,用附子理中丸合补中益气丸,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黄芪 ,加强温中散寒之力,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远红外线热疗,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温热消炎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经络平衡。在治疗同时,腹泻患者应解除紧张情绪,消除心理负担,增强信心;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适当锻炼,增进体质;同时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过冷、过热的饮食,宜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戒烟戒酒,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康复。

[1]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87,7(3):封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

[3]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197.

[4]白宇宁,白兆芝.试论小肠的气化功能.中医杂志,2006,47(3):226-228.

猜你喜欢

脾阳小肠益气
阎小萍教授运用“益脾阳,滋脾阴,健中土”辨治风湿病经验※
一根小肠一头猪
从脾阳虚浅论抑郁症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养好女人小肠经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论脾阳虚与消渴病的联系*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