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推拿、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
2011-02-11郭彩华
郭彩华
山西省孝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山西 孝义 032300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0例,女,70例,年龄16~66岁,平均41岁,干部38例,工人46例,农民60例,学生6例,病史最短10天,最长10年,本组均行CT或MRI检查确诊,L3-4椎间盘突出36例,L4-5椎间盘突出47例,L5S1椎间盘突出35例,L4-5S1混合椎间盘突出15例,L3-4LS1混合椎间盘突出17例。
2 治疗方法
①骨盆牵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用微机控制进行牵引,牵引力度以病人体质、体重、年龄及耐受力而定,逐日递增,在30~60公斤之间,每日1次,1次20~25min,牵引完后平卧30分钟,15次为1疗程。
②推拿疗法:
(1)滚法:医者以滚法在患者腰骶部来回滚动约5min,然后自臀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下至小腿来回滚约5min。
(2)揉法:医者以掌根按揉法,施于腰骶部及下肢后侧坐骨神经分布区约5min。
(3)斜板法:患者侧卧,健肢在下自然伸直,患肢在上屈膝屈髋,医者面对患者,一手肘抵患臀,另一手扶患肩,双手同时对抗用力板动,左右各1次。
③针灸治疗:常用穴:四腰、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昆仑,根据病痛放射部位不同,在足太阳、足少阳经之间取舍。四腰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水平旁开2寸处,取患侧穴位,用2.5~3寸长的28毫针,以65~80度角快速捻转进针深达2~2.5寸时患者即诉有触电感自腰部向下肢放射,针感随即由强渐弱,持续数分钟后再由弱转强出针,然后针大肠俞:俯卧位针刺深度2~2.5寸,提插泻法,以麻电感到达足趾为度,环跳:侧卧位,针刺深度2~2.5寸,提插泻法,以麻电感到达足趾为度,委中;仰卧位抬腿取穴,深度0.5-1寸,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为度,昆仑:捻转泻法得气后接G-91-A,电针仪选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用TDP照射腰骶部,每次30min,针后在腰骶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区部位拔罐,每次15分钟,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
治疗完毕后,嘱病人系好保护腰围,治疗期间忌劳累及剧烈活动,睡硬板床。
3 疗效观察
①治疗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活动自如。显效:腰腿痛轻微,活动基本自如。好转:疼痛较前减轻,腰椎活动度轻前增大。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②治疗结果:本组经过1年随访,病愈80例,显效28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有效率92%。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造成脊柱及周围神经压迫症状,就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一般表现为腰部病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脊柱侧弯、下肢麻木感、患肢温度下降等。结合CT或MRI可确诊。对于本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亦可保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适用于腰突症所致二便失禁或双下肢肌肉萎缩、保守治疗多日无效者。考之临床,95%的患者保守即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在保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辨证循经取穴、针刺艾灸、拔罐牵引、中药熏蒸等多种手段,方便有效,绿色安全。腰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1.饮食安排:饮食宜清淡,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有利于钙的补充,尽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2.起居安排:站立不应太久,应适当进行原地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部肌肉疲劳。久坐之后也应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平时工作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注意姿势的正确,避免弯腰抬重物。3.适当佩带护腰和防寒保暖:佩带护腰主要目的是限制腰椎的屈曲等运动,特别是协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局部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容易让症状加重或复发,因此,保暖、透气、不积汗的高性能康复护腰围可以来保护腰部。4.注意卧具和卧位:卧具选用木板较为合适,一般使用时应将被褥铺垫的松软合适,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持腰椎的平衡状态。一般以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为宜。5.注意进行适当的康复体操,急性期应该静养,绝对卧床。症状明显好转后,在医生指导下,佩带腰围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是解除压力和维持平衡,经采用牵引,推拿,针灸,拔罐及TDP照射方法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或消失,有利于膨出的纤维环以回纳而消除,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疏通经络、活血,消肿,达到治疗目的,而且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徐雪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J].颈腰痛杂志,1997,189(4):226-228.
[3]中国针灸奇术.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