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衰竭治验

2011-02-11王孝琴王保和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9期
关键词:宗气女贞子药理

王孝琴 王保和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心力衰竭治验

王孝琴1王保和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心力衰竭 心悸 怔忡

心力衰竭属中医学 “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心痹”、“心水”、“积聚”等范畴,亦属于“脱证”、“亡阳证”等危急重症。现代医学多采用利尿、扩血管、强心的治疗原则,并加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改善心室重塑,但疗效欠佳。中医药针对心力衰竭患者年老病重、症状复杂的特点体现出的个体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各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笔者治愈顽固性心力衰竭医案1例。

1 资 料

徐某,男性,72岁,2009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咳喘30余年,近半月来因寒冷咳喘加重,西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症见胸闷,心慌,气短,端坐位呼吸,夜间喘息不能平卧,活动后亦加重,咯白色泡沫痰,喉中水鸡声,下肢微肿,身疲倦怠,行动迟缓,二便调,纳差,面红口干,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而结代。此系年老久病伤气,宗气不足于行呼吸,固见胸闷气短,身疲倦怠。宗气不足气机郁滞,气郁则痰壅,固见咯白色泡沫痰。气虚影响肺之宣布津液,脾之健运,则导致水饮形成,喘促不能平卧。气虚则津液亏乏,而致心肺阴虚 ,进一步发展致肾阴亦虚,故见面红口干。气虚进一步发展可影响肾阳之蒸腾,气化失司,水液内停,则见下肢微肿,患者出现一派阴阳两损之证。治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利水。 处方:黄芪 30g,党参15g,麦冬 30g,五味子 6g,桂枝 10g,炙甘草 10g,生地黄 15g,茯苓 15g,泽泻 15g,山药 10g,山茱萸肉10g,丹参 15g,女贞子 15g,墨旱莲 15g,五加皮 6g,砂仁 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周后,患者自述诸症好转,之后的1年中随证加减,继续服药。天气转冷,脸微肿,咯白色泡沫痰加重,双肺底闻及湿啰音,选加淡渗利水药防己、葶苈子、茯苓、泽泻、车前子、白术;腰膝酸软,夜尿多,为宗气内虚,久则下损肾之元阳,阳虚不能温煦,治以温补肾阳,加用杜仲、桑寄生、枸杞、牛膝强肾,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胸闷痰浊较盛,选用二陈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以除痰利气;舌下静脉迂曲,爪甲指节紫暗,为宗气不足于行呼吸,气虚无力推动营血,则血脉瘀滞,选加活血化瘀之品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夜寐不安,心悸怔忡选加酸枣仁、远志、石菖蒲、夜交藤养心安神;胸闷,憋气选加理气药延胡索、降香、沉香、郁金以理气宣痹止痛;腹胀,纳差,便溏选用砂仁、佩兰。用药1年余诸证皆减轻,心电图恢复正常,未再发生心衰,行动矫健,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2 按 语

方用生脉散加味。五味子,五位咸备,而酸独胜,酸敛生津,保固元气,入肺有生津济元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五味子能奏其全效;合麦冬生津益血,配党参乃取生脉之宜[1];益气以黄芪为主,黄芪可补诸虚不足,为补气之要药;炙甘草亦可益气强心;桂枝温阳通脉;山药、山茱萸肉补肾气;茯苓、泽泻利水消肿;配以丹参活血祛瘀之品,气旺血行。肾阳虚者,往往肾阴亦虚,扶阳养阴,阴阳并举,可用对药女贞子、墨旱莲养阴。药理学研究表明,生脉散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黄芪加强心肌收缩作用,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作用[2];桂枝所含皮醛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平喘,同时改善外周循环[3];由醇提物制成的山茱萸注射液,能增强心肌收缩性,提高心脏效率,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脏泵血功能[4];茯苓具有镇静、抑菌、利尿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5];丹参对心脑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6];山药、女贞子具有抗衰老、降脂等作用[7-8]。

[1]史宇广,单书雄.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156.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71.

[3]赵耀.桂枝的现代药理与临床应用浅议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77.

[4]马允慰,胡小膺,陈汝炎,等.萸肉注射液对晚期失血性休克疗效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30(2):30.

[5]李玉平,李林.茯苓的临床新用途[J].职业与健康,2000,16(8):122.

[6]朱瑄.丹参的实验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230.

[7]赵彦青,王爱凤.山药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00,13(5):50.

[8]秦红霖,高月.女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1):85.

R541.6+1

B

1004-745X(2011)09-1530-01

2011-04-06)

猜你喜欢

宗气女贞子药理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金莲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论“宗气不足”与勃起功能障碍
女贞子临床新用
女贞子临床新用
女贞子环烯醚萜总苷纯化工艺的优化
山楂核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