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进展
2011-02-11易伟剑
易伟剑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院(广西北海53600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喘息、胸闷、呼吸困难,或伴咳嗽为表现的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医学在《内经》中就有关于本病的描述,汉唐宋时期已有具体治疗方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把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后,其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历经多代中医医家努力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一套治疗体系。目前全球支气管哮喘发病日趋升高,中医治疗哮喘日益受到关注。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内治
1.1 常规论治
1.1.1 急性期 刘氏[1]用自拟哮喘汤(葶苈子、老鹳草、青皮、干姜、酒大黄、炒桃仁、细辛、五味子、旋覆花、穿山龙),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口服,重者每日2剂,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70%。李氏等[2]以仲景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杏仁、生石膏等)祛痰利肺治疗冷哮,结果证明患者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89.68%,优于对照组的76.19%。赵氏[3]把哮喘分为冷哮用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热哮用定喘汤加减,虚哮用生脉散合人参蛤蚧散,肺脾亏虚以玉屏风散合人参定喘加减,脾气亏虚用六君子汤加减,肾气亏虚用金匮肾气丸,配合频谱照射、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外治疗法,疗程3年,结果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IgE正常数比对照组显著,远期疗效高于近期。张氏等[4]指出洪广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独特见解,全程用温法:(1)外寒里饮证予散寒化饮,宣肺平喘之小青龙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2)痰瘀伏肺,郁而化热予涤痰行瘀兼清里热之蠲哮汤合千缗汤、泻白散加减;(3)气阳虚弱,痰瘀伏肺证予益气温阳护卫为主,兼涤痰行瘀之益气温阳护卫汤合蠲哮汤加减。
1.1.2 缓解期 郭氏等[5]用固本止哮汤(桑叶、金沸草、地龙、炒葶苈子、白屈菜、百合、巴戟天、茯苓、天冬、甘草、防风)治疗本病患者2个月,随访2年,对照组予吸入辅舒酮每日1~2揿,结果疗效优于对照组,每年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淋巴细胞亚群 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降低。伍氏[6]认为伏痰为脾虚所生,治疗应益气健脾,自拟益气平喘汤治疗本病,与氨茶碱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8.34%,对照组69.75%。董氏等[7]认为本病缓解期以正虚为本、痰瘀内伏为标,采用益气活血定喘方治疗,设酮替芬为对照组,结果临床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6.67%,优于对照组的46.67%、86.67%。
1.2 脏腑论治 石氏等[8]认为哮喘以肾阳虚为主,阳虚寒盛是发病的实质,以温阳补肾填精益髓之品为主制成补肾膏方治疗76例慢性持续期患者,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7例、好转3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47%,提示冬服补肾平喘膏能减轻哮喘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白氏等[9]认为肺络伏痰遇诱因而发是哮喘基本病机,治疗以宣肺降气、祛痰平喘为法,急性期自拟蝉麻鱼龙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5%。王氏等[10]认为肝肺功能失调为哮喘发作期主要病机,以舒肝顺肺汤调理肝肺,药用香附、桑白皮、全瓜蒌、黄芩、清半夏、丹参、钩藤、白芍、桔梗、地龙、防风、炙麻黄,不仅能舒缓支气管,抗气道炎症,而且抑制哮喘速发及迟发相。宋氏等[11]治疗时以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二者通降相互依存,在急性哮喘发作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加大黄泻下通腑、肃降肺气,病情能很快得到控制。苗氏[12]认为脾气虚损、中气不足导致哮喘,对26例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用参苓白术散观察治疗,临床有效率88%。
1.3 专病专药 徐氏等[13]将人参、黄芪、甘草、补骨脂、陈皮、麻黄、地龙、川芎制成哮喘康合剂予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口服,结果疗效优于蛤蚧定喘丸组及酮替芬组。刘氏等[14]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方制成咳喘胶囊治疗本病,疗效与西药普米克都保相当,但解除胸膈满闷症状优于前者。王氏等[15]以补益肺肾、蠲饮除痰为原则,用生黄芪、紫河车、僵蚕、桑白皮、法半夏、地龙制成哮宁颗粒,疗效优于单纯扶正固本的咳喘片组。赵氏[16]以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填精温阳、补肾纳气、化痰下气平喘之品制成膏方治疗缓解期,结果表明该药有减少哮喘发作频率、控制夜间症状、减轻发作严重程度作用,且服药时间长者优于短者。李氏[17]以蛤蚧、淫羊霍、山茱萸肉、黄芪、党参、陈皮、炙甘草等制成蛤蚧防喘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及缓解期,结果示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的对照组,可明显降低血清IgE水平,改善肺功能指标。
2 中药注射剂
注射剂使用便捷、见效快,临床用于哮喘急性期治疗,疗效满意。李氏等[18]认为哮喘是痰、瘀、虚为患,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疗效满意。涂氏[19]以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与氨茶碱组对比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结果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的74%,且副作用少。苏氏[20]认为哮喘是在痰湿宿根基础上,各种病理因素作用而成的本虚标实证,清开灵注射液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功效,治疗组予清开灵静脉滴注并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优于对照组的50%。梁氏[21]、赵氏[22]均认为哮喘是痰热为患,以痰热清清热化痰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证明其在喘息、咳嗽咯痰、胸闷等症状改善程度与中医症状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 中医外治
3.1 针灸推拿 卢氏[23]将哮喘各期患者分为实喘、虚喘,予不同手法的头针、体针、艾灸、推拿综合治疗并与西药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优于对照组的83.3%。王氏[24]独取孔最穴,针后加灸治疗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治疗总有效率99%。李氏等[25]取太溪、阴谷、肾俞,分常规针法组和子午流注组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结果优于常规组。
3.2 雾化吸入 刘氏等[26]治疗哮喘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自制“宣肺化痰平喘汤”雾化吸入,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6.7%,梁氏[27]以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本病与万托林、普米克令舒溶液对照,两组疗效相当。杨氏等[28]将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中药芩荑合剂雾化吸入组和西药必可酮吸入组,治疗2个疗程,结果示芩荑合剂雾化液能显著降低哮喘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
3.3 直肠给药 叶氏等[29]治疗哮喘急性期以哮喘经验方(麻黄、细辛、五味子、地龙、虎杖、山海螺、鱼腥草)制成喘息宁灌肠剂灌肠,对照组予氨茶碱口服或静滴,7d为1疗程。结果示该方在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减轻气管高反应性方面优于对照组。
3.4 中药敷贴 中药敷贴源于《张氏医通》,是将中药研成粉末做成饼状贴敷于相应穴位上通过经络运行药物,驱除病邪的治疗方法。徐氏等[30]治疗哮喘急性期以喘宁贴2号(白芥子、细辛、吴茱萸等)贴双侧涌泉,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之80%,马氏等[31]以生麻黄、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丁香、生姜等制成贴剂分别贴于主穴肺俞和配穴双侧定喘、膏肓,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66例。结果表明该药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章氏等[32]以白芥子、苏子、白果、麻黄、地龙各等份,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于定喘、肺俞、足三里等穴治疗急性期轻、中度哮喘患者,总有效率95%。吴氏等[33]将《张氏医通》验方白芥子涂方于哮喘缓解期在夏末三伏初、中、末伏贴大椎、膻中、天突、肺俞、脾俞。伍氏等[34]以麻黄、细辛、射干、牛蒡子、葶苈子、白芥子贴敷膻中肺俞、脾俞、定喘、神厥治疗慢性持续期,均取得显著效果。
4 结 语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其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医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开拓,专病专方的开发,各家经验的整理,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已趋向多元化。口服、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与敷贴、雾化等治疗显示了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展现了中医药优势。尽管如此,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急性期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统一公认、重复性高的快速控制哮喘发作的中药制剂和治法,相比之下现代医学对发作期的治疗则比较完善和疗效确切。但西医控制发作期症状只是治标,没有解决慢性炎症问题,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疾病。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患者需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副作用大,对于这期间的治疗,中医优势较为明显,临床证明中医药天然、毒副作用少,能改善患者体质,调整阴阳平衡,逐渐减少发作次数,即治本。所以中医治疗哮喘应扬长避短,除了急性期辨证结合西医治疗以减少激素用量,缩短病程外,更主要的是把重点放在缓解期的研究治疗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中医学,通过大量病例的系统观察和对比研究,阐明中医治疗机理,借助循证医学研制、筛选出简便、高效、价廉的中医药制剂与治法,减少乃至从根本上控制哮喘发作,造福人类。
[1]刘流.哮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 49 例[J].陕西中医,2008,29(8):949-950.
[2]李建军,庞志勇.厚朴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126例[J].中医研究,2007,20(10):42-43.
[3]赵杜鹃.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86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84-86.
[4]张元兵,刘良绮.洪广祥教授治疗哮病验案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3):234-236.
[5]郭正武,张雅凤,林忠嗣.固本止哮汤治疗缓解期哮喘4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0,6(1):17-19.
[6]伍国英.益气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2):23-24.
[7]董秀兰,王丽清,马华欣.益气活血定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3):47-48.
[8]石克华,熊必丹,吴银根.补肾平喘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4):26-27.
[9]白桦,惠振亮.蝉麻鱼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6例[J].陕西中医,2006,27(8):909-910.
[10]王利,赵虹,苑秀华,等.舒肝顺肺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189-1190.
[11]宋勉,王亚梅.肺肠同治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运用[J].光明中医,2005,20(1):5-6.
[12]苗祥东.参苓白术散治疗哮喘 26 例[J].天津中医药,2003,20(5):73.
[13]徐艳玲,曲妮妮,马丽佳,等.中药哮喘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6,25(5):259-261.
[14]刘贵颖,张蕴卓,王昭杰,等.咳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15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49(2):611-612.
[15]王志英,李向荣,夏卫军,等.哮宁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74-676.
[16]赵杜鹃.膏方防治支气管哮喘5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25-26.
[17]李平.蛤蚧防喘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055-1056.
[18]李晓君,田美香,程淑华.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3084.
[19]涂喜汉.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Ⅸ.
[20]苏灏.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高敏体质支气管哮喘3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7):99-100.
[21]梁家利.痰热清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598-599.
[22]赵瑞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8(8):1235-1236.
[23]卢泽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支气管哮喘56例[J].中医杂志,2005,46(1):42.
[24]王晓贤.针灸孔最穴治疗支气管哮喘[J].中国针灸,2009,29(4):326.
[25]李雁,葛兆希.子午流注纳子针法治疗哮喘30例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424-425.
[26]刘素云,顾栗.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老年人喘证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3):184.
[27]梁雪.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2):125.
[28]杨继兵,曹方会,陈黎,等.芩荑合剂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9-11.
[29]叶成焯,赵明三,杨建军.喘息宁直肠给药治疗哮喘10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2):113-114.
[30]徐艳玲,宫成军.中药涌泉穴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3-4.
[31]马长春,冯晓纯.止哮平喘方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66 例[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5):5331-5332.
[32]章涵,董丽华,张静,等.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40(11):80.
[33]吴倩扉,陆庆荣,张毅明,等.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26-627.
[34]伍世葵,曹伟云.内服补肾温肺胶囊联合哮喘膏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 34 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1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