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温法的用药规律探微
2011-02-11董利锋
董利锋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温法属于中医的“八法”之一,是通过温里散寒的作用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张仲景温法可以分为温肺化饮,温中健脾,暖肝散寒,温通心阳,补肾助阳,回阳救逆,温经散寒,温涩固脱,温脾摄血,温阳解表,温阳通腑等。各种方法均有独特的用药特点[1]。
温肺化饮主要治疗寒饮伏肺,其代表方剂为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药物主要选用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相伍,干姜、细辛温阳化饮,配伍五味子可制约姜、辛的辛燥太过之弊,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就言“姜辛味,一起烹”,并在自注中曰“方中诸味,皆可去取,唯细辛,干姜,五味子不肯轻去”。
温中健脾主要是为中焦脾胃虚寒而设,主要方剂有理中丸,方中有大辛大热、温阳祛寒的干姜,还有温中散寒的桂枝,用干姜和桂枝治疗中焦虚寒也是张仲景温法的一大特点。同时张仲景治疗中焦虚寒时往往配伍补虚药物,例如理中丸和大建中汤中的人参。这种特点在经方其他方剂中也有体现,如苓桂术甘汤、小建中汤[2]。
张仲景治疗心阳不振常用桂枝,甘草相伍,例如治疗心阳受损的桂枝甘草汤,治疗表邪未解、胸阳不振的桂枝去芍药汤及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皆体现桂枝甘草相伍以合辛甘化阳、温通心阳之意。
暖肝散寒张仲景主要选用大辛大热的吴茱萸,张仲景之所以选用吴茱萸,是因为肝喜调达恶抑郁,吴茱萸既能散肝寒又能疏肝郁,在此不但体现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也可以看出其选药考虑到脏腑的生理特性,这些学术思想在吴茱萸汤中充分体现,吴茱萸在此方中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疏肝和胃,一药而两擅其功。从此可以看出张仲景选药之精当。
补肾助阳主要是治疗肾阳不足证,其代表方剂为肾气丸,此方为少量的桂枝、附子纳入六味地黄丸方中,张仲景温补肾阳并没有选用大队温补药,而是少量的温阳药配伍大量滋阴药,乃是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意,正如柯琴所云“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并且还体现阴中求阳,阴阳互根的中医理论。
回阳救逆,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或阴盛格阳,戴阳等危重病证。张仲景主要用附子与干姜相伍,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等方剂中皆用附子、干姜相配。这种配伍方法在当今临床急救中还有指导作用,在中医界亦有“附子无姜不热”的观点。在阴盛格阳证中,张仲景不但用附子、干姜相伍,还反佐一味苦寒药,以防寒热格拒,药证格拒[3]。
温经散寒法中擅用桂枝,桂枝不但温经散寒,还具有温通经脉的作用,桂枝也是一药两功。在当归四逆汤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均有很好的体现。
温涩止利主要治疗久泻久痢,滑脱不禁属脾阳虚者,方剂都以赤石脂为君药,温涩固脱。主要方剂有赤石脂禹余粮丸与桃花杨。前方以赤石脂配禹余粮,二者皆为矿物类药,配伍合用功专涩下固脱,收敛止利,后者以赤石脂温涩固脱为君药,辅以干姜温中,佐以粳米益胃,三药合用温涩固脱力更强。
温脾摄血主要是治疗脾阳不足失去统摄之权的吐血,衄血,便血等证,张仲景选用了灶心黄土为君药,灶心黄土辛温而涩,不但温中而且还能涩血。其代表方剂为黄土汤。
温阳解表主要治疗阳虚外感风寒之证,阳虚无力透表邪外出,只解表更伤阳气,所以张仲景解表和温阳并用,代表方剂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也开创了表里同治之先河。
温阳通腑主要治疗寒实内结,大便不通,张仲景用大黄附子汤以温下之。方中用大黄泻下通便,大黄与大辛大热的附子配伍,便有“去性存用”之功,附子温阳,既能散肠腑之寒,又能制大黄之苦寒。尤怡曾谓“胁中满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也,是以非温不能去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用温药下之”。
张仲景温法体现了其用药的灵活,根据不同的脏腑病变选用不同的药物,并且药物配伍精妙。例如阳虚厥逆,非大辛大热附子所能胜任。治疗肝经寒证,选药则考虑到肝主疏泄的特性,吴茱萸汤就是很好的佐证。姜、辛、味配伍成为治疗寒饮伏肺的典范。另外张仲景运用温法时和补法结合很巧妙,有时温即是补,补即是温,不能截然分开。张仲景温法对各脏腑的寒证治疗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1] 吕贵德.浅述 《伤寒论》 温阳法的应用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6):102-103.
[2] 赵达安,刘肖,孙爱军.《金匮要略》温法述要[J].甘肃中医,2004,17(1):1-2.
[3] 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