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性眩晕50例
2011-02-11彭勋超
彭勋超 黎 娟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402160)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提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临床上以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甚者猝倒昏厥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针刀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性眩晕5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永川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2009-2010年6月门诊患者100例,均符合1992年青岛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及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排除:(1)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2)颈椎病的其他分型。(3)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它严重性疾病。(4)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症。(5)未能按照治疗方案完成治疗过程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 27~75岁,中位年龄 51岁;病程 0.5~7年,平均 3.50年。对照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0~78岁,中位年龄50岁;病程0.60~6.50年,平均3.4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疗法 (1)针刀治疗组:采用“T”型针刀松解治疗。患者俯卧低头位于有洞巾的治疗床上,根据X线片所示以及症状,每次选7~12个治疗点。体表定位:(1)横线为5个点,中点为枕外粗隆,在上项线上向两侧旁开2.5cm为2个点,再向外旁开2.5cm为2个点。这5个点为项韧带的止点,胸锁乳头肌的后侧止点、斜方肌的起点、头最长肌的止点、头半棘肌的止点。(2)竖线为8个点,分别为C2~C7棘突顶点为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及头下斜肌头夹肌,斜方肌、颈夹肌的起点,项韧带起点。(3)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4)按针刀的“四部规程”,每点作纵疏横剥分离3下,出针后以无菌创可贴覆盖,操作时以骨性标志为依据,避免进刀过深伤及重要组织、神经、血管。每5~7日治疗1次,1次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2)针灸治疗组:患者俯卧低头位于有洞巾的治疗床上,取风池、C2~C7夹脊穴、天宗、后溪、足三里、三阴交,用2寸毫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选疏密波型,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7d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两组患者针后均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若伴有棘突偏歪、小关节紊乱者,均给予手法旋转复位。术者推动棘突的拇指,一定要着实地按低在棘突偏侧的后外侧,如某一颈椎单个椎体向左侧扭转,则其棘突也随之向右侧偏歪。此时,术者站其右后侧方,用右手环抱住其头部或抓握其下颏向右用力,使其头部沿颈椎垂直轴向右旋转至“扳机点”后,再瞬间发力将下颏扳向右侧,左手拇指同时抵按在受术颈椎棘突的右后外侧,由右向左推动棘突,以拨正其向右偏歪的棘突。双人操作时,助手将受术者头部固定在低头10~15°位,其目的是固定颈椎的转动轴。在旋转的瞬间,双手要协调配合,同时相反用力。 若伴有椎曲紊乱综合征者,如上段曲度异常:患者端坐,颈部直立位,术者立于患者后方。术者两手成八字掌,掌心托住患者颈颌部,四指环抱下颌部。两手同时向上提托片刻,然后放下。重复提3~5次。再一手托在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托住后枕部,两手向上平行托起头部,另患者向外侧旋转。待转至两手有明显阻力时,再向外侧瞬间小幅度旋转5~10°。如中段曲度异常:患者坐位,颈部向前屈约20~30°,术者立于患者后侧,手法操作同前,只是两手上提时方向向前。如下段曲度异常:患者坐位,颈部尽量向前屈约40~50°。术者一手掌心托在患者下颌部,其前臂贴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成八字掌贴在患者后颈部,将患者头部在屈曲位向内侧旋转至有明显阻力时锁定。然后快速小幅度向内侧旋转5~10°,可听到“咯咯”复位声。加对侧手法。若伴有寰枢关节错缝者,如侧偏型,左侧偏的患者先向右侧旋转,再向左侧旋转,然后行托顶手法;如前倾型,术者两手掌小鱼际分别贴在患者乳突部,两手指相对环抱下颌部,以中指紧贴下颌骨下缘准,托住患者头部平稳向上提3~5次,两手在上提的同时,向左侧作快速小幅度旋转(5~10°),此时可闻及“喀嗒”的复位响声。然后换手将患者头部向右旋转→锁定→发劲提转,重复1遍。如混合型,术者两手掌小鱼际分别贴在患者乳突部,两手指相对环抱下颌部,以中指紧贴下颌骨下缘准,托住患者头部平稳向上提3~5次;左侧偏的患者先向右侧旋转,再向左侧旋转,然后行托顶手法。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TCD等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TCD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TCD检查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50例,治愈3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50例,治愈2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多因营卫气血、脏腑经络失调所致。研究表明,针刺风池对脑血管的舒缩状态有较好的双重调节作用,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颈夹脊穴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静脉分支,针刺可直接刺激脊神经后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病变局部神经肿胀,从而改善脑部血循环,缓解头晕症状;并可纠正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调整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量,从而使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得以缓解[1]。因此,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明显。手法复位治疗,可纠正颈椎解剖位置。针刀除上述针刺、手法复位治疗作用外,还可增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缓解血管痉挛;对神经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恢复其力学平衡,而从根本上起到快速消除症状,治愈患者的作用[2]。本方法临床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费用低廉,省时省力,表明针刀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
[1] 吴绪平,张天民.针刀临床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3-27.
[2] 应有荣,应方光洁.天台山道家功夫整脊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