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哺乳期乳腺炎120例治疗体会

2011-02-11韩红勤

中外医疗 2011年31期
关键词:乳管理疗乳腺炎

韩红勤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郑州 450053)

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尤以产后3~4周内多见,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直接影响产妇健康和精神情绪,处理不当会导致乳腺脓肿形成,给母亲带来痛苦,影响婴儿喂养。本文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接诊的120例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做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0例病人中,102例为初产妇,18例为经产妇;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28岁;在产后30d内发病者83例,1~3个月内发病者15例,4~6个月者12例,6个月后的有10例。病程为12h~25d。

2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1]

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汁淤积、乳房胀痛不适或有积乳块物,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压痛或痛性肿块,感染严重者,肿块增大,可有波动感,并可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全身表现有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等。对于产后妇女出现上述表现者,很快可作出诊断。

3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和所处病期以及临床表现,给以不同处理。

(1)发病时间较短者:从发病至就诊时间在1~3d内,体温在38℃以下,血常规无异常者,用CTF-6100型乳腺病治疗仪理疗,每次30min,每天2次,连续3d,理疗后辅以局部按摩,排空乳汁。同时注意如有乳头内陷,乳头皲裂、乳管堵塞者给与相应处理。乳头内陷轻度者给予热敷后局部牵拉,重者佩戴乳头伞,乳头皲裂引起乳头炎者也常常导致乳管不通,如皲裂处有痂皮堵塞乳孔者可以用无菌针头挑治后给予红霉素软膏外涂。个别患者由于乳结石堵塞乳管,经挑治后当即有乳汁喷涌而出,随之肿物消失。嘱继续哺乳排空乳汁,局部以25%~50%硫酸镁湿热敷,20min/每次,3次/d,中药乳癖舒胶囊(片)5片/次,3次/d;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mL/次,3次/d口服。

(2)从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7d,体温在38℃以上,伴发热、血象异常者,除以上处理外,加用头孢曲松钠2.0~3.0(根据体重选择药量)静点q12h,患侧停止哺乳,吸奶器排空乳汁,局部理疗按摩和乳头异常的处理同上。

(3)从发病至就诊时间在7d以上,肿物不消失伴局部疼痛,不伴发热,彩超检查排除脓肿形成者,局部注射抗生素(头孢唑啉钠1g+利多卡因针2.5mL+生理盐水10mL,封闭乳根部)隔日1次,连续5次,其他理疗和口服中成药治疗同上。

(4)病程7d以上,局部肿物红肿疼痛明显,有波动感或彩超确认有脓肿形成者,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可取脓液做细菌培养,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视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换药,必要时回乳以利伤口愈合。

4 疗效判定

治疗结果标准:(1)痊愈;(2)好转;(3)无效;(4)积乳囊肿形成。

(1)痊愈:治疗3~5d,疼痛发热消失,肿物消失。

(2)好转:治疗5~7d后,症状体征消失,但短期(2~4周内)同一侧乳房再次有类似症状发作。

(3)无效:治疗5~7d后,症状加重伴脓肿形成(B超检查和穿刺抽出脓液)。

(4)积乳囊肿形成:治疗5~7d后,局部有肿物,无发热、疼痛、白细胞升高等感染迹象,穿刺抽出乳汁样液体,3~5次抽吸后囊肿消失。

5 结果

经过5~7d治疗,本组病人75%(90/120)痊愈,反复发作者8.3%(10/120),半年内最多者发作8次。脓肿形成切开引流10%(12/120),术后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5~7d,局部换药,2~3周切口愈合,合并乳瘘且3周内切口不愈合者给以回乳后1周内愈合。乳腺积乳囊肿6.6%(8/120),5例经3~5次穿刺抽吸后消失,2例抽吸后明显缩小,回奶后给予手术切除囊肿。1例囊肿较大者最多一次抽吸量约200mL,抽吸3次仍较大,回奶后再次抽吸3次后痊愈。

6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2],其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乳汁淤积: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往往不让乳汁吸尽,或乳汁多婴儿吃得少;乳头的内陷、畸形,婴儿吸吮不方便,常导致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哺乳时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使乳汁淤积,婴儿摄食不足吸吮更猛,又使乳头皲裂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细菌也可直接入侵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致感染;其他部位感染细菌由血液循环至乳房。

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三期[2]:(1)乳汁淤积期:起病早期,乳汁排出不畅,出现高热寒战,乳房内出现界限不明显的肿块,有疼痛和压痛,表面皮肤微红微热,此阶段如能正确处理,则炎症可很快消散。(2)炎症浸润期:高热不退,疼痛加重,局部皮肤潮红,发热,全身症状更重,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血象异常;(3)脓肿形成期:炎症局限形成脓肿,B超或穿刺抽出脓液。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病因和不同临床表现分别施治。

(1)挑治、理疗按摩和中成药应用:初期积极施治是预防病程进展的关键,对于乳汁淤积期的患者,排空乳汁,局部理疗、硫酸镁外敷、中成药内服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不影响哺乳。乳头损伤在早期乳腺炎的病因中占很大比例,乳头皲裂、糜烂、水肿,造成乳管堵塞,直接导致排乳受阻,此种患者如果只处理积乳肿物不考虑乳头因素将导致反复发作。检查时如发现乳头局部糜烂或有黄白色痂皮覆盖部分乳管,理疗后挤压该处乳管无乳汁溢出,可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挑破痂皮和堵塞物,确认有乳汁从此孔溢出方可,随后排空乳汁,局部给与抗生素乳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将有利于该类病人彻底痊愈。另有一些病人乳管不通是由于乳汁里有白色类似结石的小颗粒堵塞,理疗后挤压或挑治后可见乳汁喷涌而出,乳房肿物很快消失,症状迅速缓解,随后辅以硫酸镁湿热敷和中成药口服,2~3d就可痊愈。

(2)抗生素的应用:对于炎症浸润期患者,合并发热,体温在38℃以上连续2d,或体温曾超过39℃者,一般情况差,应查血常规,发现血象异常者,应及时加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选用首先要考虑针对敏感细菌的药物,此类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可不必等细菌培养结果,另外要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抗菌药物可经乳汁排泄,氨基甙类、磺胺类、甲硝唑应避免使用。临床常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对该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类较为安全。中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乳癖舒消炎散结、清热解毒可以辅助治疗。连用3~5d,体温控制2d后及时停药。

(3)对于已经形成脓肿者,除继续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应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依据不同部位选择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根据脓腔深浅大多要放引流条,充分引流及时换药,发生乳瘘者尽早断奶,以利切口愈合。

经过以上处理,本组病人75%(90/120)能够截断病程进展,很快痊愈。反复发作者8.3%(10/120),多因乳头反复糜烂或有乳头畸形等因素没有去除,或因6个月后婴儿长牙再次致乳头皲裂。脓肿形成切开引流10%(12/120),多因初期处理不当,病情进展加重,行切开引流术后也能很快愈合。乳腺积乳囊肿6.6%(8/120),多数经穿刺抽吸后消失,囊肿较大者回奶后抽吸治愈。

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清洁。对于先天性乳头内陷者应在怀孕前给于矫正,同时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指导产妇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乳头,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好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排空,哺乳后应清洗乳头,乳头有破损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如此可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

[1]华积德.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20~421.

[2]王钟富.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4~300.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4~325.

猜你喜欢

乳管理疗乳腺炎
橡胶树未授粉胚珠愈伤组织乳管细胞的鉴定及分化研究
Qua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ubber from Primary Laticifers of Hevea brasiliensis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萌条机械伤害诱导的次生乳管分化特征*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