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2011-02-11秦彦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2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秦彦彬

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宁夏 中卫 7550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20年矫形外科发展进步非常快的领域之一,它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效果,使患者重获髋关节生理功能达到稳定无痛、腰体等长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术后疗效肯定,得到患者好评。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5例,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观察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指导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2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3例,病因中股骨颈骨折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7例,按吴之康介绍的功能评分法 (1)进行术后评估优良68例,优良率为90.66%。

2 心理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骨移较大的手术,而且病人年龄偏高,已经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因此在病人进入病房后,要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制度,责任医师及护士,让病人熟悉环境,有信心。打消恐惧心理,并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优点、术者的技术及国内外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手术信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及时针对性地与患者交流沟通,解除疑惑,向病人讲述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讲解此类手术多次成功的先例,对他 (她)具体的情况进行了术前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和手术后护理计划,短期内取得患者信赖。通过解释使其得到康复的希望,树立起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前准备

术前适应性锻炼,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力量。具体方法,患者平卧床上,下肢伸直尽量抬高,然后放下,如些反复进行,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床上大小便。术前常规备皮,备皮范围:上至乳头联线水平,下至踝部,并包括躯干部临近处皮肤。并指导病人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做好各项术前检查,根据医嘱给术前用药,一般在术前1h进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最佳。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10小时,术前导尿并留置尿管。

4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4.1 基础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对T、P、R、Bp、Spo2进行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神志、意识、瞳孔、血压、呼吸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按麻醉护理常规进行,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伤口出血渗透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及时应用止痛药。避免在患侧臀部肌肉注射。2.患者仰卧位,保持患肢功能位 (外展中立位)用软的三角形枕固定于两肢之间,穿防旋鞋,避免髋关节极度屈曲内收、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3.搬动患者或使用便盆时要注意将患者整个骨盆和患肢托起。术后尽量避免翻身,必要时要整个身体转动,不要只动上身,切忌屈髋动作,防止脱位。4.术后切口积血和血肿形成。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防止引流液反流,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切口处引流管手术后一般留置24~48小时,观察每日引流量小于50ml时可拔除引流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5.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输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2 预防术后低血压。术后由于麻醉引起下肢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相对减少,加上术中出血,手术创口疼痛等原因,可出现低血压。患者进入病房后要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1h测血压一次,接好导尿管,保证尿量每小时大于60ml。留置尿管期间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日。肢体抬高,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并采取吸氧、止痛、保暖等措施。

4.2.1 预防褥疮发生。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应注意,在患者制动前提下,将髋部整个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并按摩局部,每2~4h1次。大小便后,要擦干局部。防止局部潮湿刺激,保持床面平整、干燥、无渣屑。

4.2.2 防止呼吸道泌尿系感染。手术后一周内病人白细胞数可能降低引起感染,空气消毒2次/d.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嘱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轻拍背部以助排痰。痰黏者可以做雾化吸入,每日2次。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饮水量超过2500ml/日。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清洗1~2次以上,可有效地预防泌尿系感染。

4.2.3 其他。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年龄偏高,应注意循环手术并发症。由于经受手术创伤后易出现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教病人做扩胸运动及深呼吸,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后期。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温度,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栓塞性静脉炎征象,观察远端感受及运动功能情况,以检测坐骨神经功能。

4.3 术后肢体康复锻炼。

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指导病人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屈足趾。在锻炼中,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愿主动合作。因此,护士要做好耐心说服解释工作,要使每个人都明白,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防止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并能防止老龄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三天开始协助患者下地助行器功能锻炼,本组病例在护理指导下,正确掌握了动作要领,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患肢血运良好,没有明显肿胀。术后1周均能在床上进行伸屈膝和髁关节活动,均在术后2-3w出院。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因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较长的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碍,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及骨关节僵硬。患者的功能水平只能逐渐提高,切忌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不应有的损伤。出院后让患者掌握屈髋锻炼要领。术后6~8周以内不宜久坐及术侧卧位,每天俯卧2~3次,每次10min,避免在不平衡路面行走,避免翘“二郎腿”动作和坐矮凳子,不坐软沙发,不下蹲,不爬路坡。6周内避免屈髋超过90度。髋关节内收內施位时自座位站起,避免双鞋并拢,双足分开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上下楼时上楼健侧在前,下楼时患侧在前,一般约2个月后,可弃拐行走,完全恢复要在术后3个月,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复诊。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