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2011-02-11张祖堂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2期
关键词:根型椎间盘颈椎病

张祖堂

广西省靖西县中医院,广西 靖西 53380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疾患,因此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目前电脑的普及应用,伏案工作人员的增多,因此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本病的发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类型。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本院采用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疗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均符合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⑤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所有患者入选时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外,同时排除伴随有明显的脊髓压迫、颈椎椎体滑脱、明显的椎管狭窄及伴老年骨质疏松及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平均 (43.3±17.5)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 (48.3±18.2)月。

1.2 治疗方法

(1)推拿疗法:患者取正坐位坐于板凳上,医者站于患侧背后,先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如拿法、掌根按揉法施术于肩井及颈肩背部的肌肉,使患者放松。然后一手扶患者头部,另一手施拇指弹拨、按揉手法于颈部两侧近脊柱正中的颈项部肌肉及脊柱正中上的韧带,反复操作3-5遍,重点操作在施术者手下有结节或条索状感之硬化肌腱,或患者的痛点处。然后按揉、点压下列穴位:风池、风府、颈夹脊、颈部阿是穴及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等。最后用旋转颈椎扳法:以向右侧旋转扳法为例,患者仍取坐位,颈稍前屈,让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医生右肘绕行于患者颌下,右前臂与右上臂合抱患者托住下颏部 (注意不要压住患者的喉部,以免引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左手拇指按住病变之颈椎节段棘突下右侧 (依据触诊检查结果、X线所见确定颈椎病变位置),双手配合将患者颈椎向上提拉牵引,保持牵引力,使患者的头部转向右侧,再作略向上的提拉旋扳法,操作成功可以听到“咔、咔”声。最后用拿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等整理手法结束治疗。每次20min。

(2)颈椎牵引:采用枕颌带牵引法牵引。病人取坐位,头微前屈15~20°,牵引力从3kg开始逐渐增加,以患者耐受为度,一般不超过8kg。每日1次,每次30min。

(3)时间与疗程:松解手法每天治疗1次,颈椎微调手法每7天1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体息3天,共治疗2~4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疗效标准[1]制定如下标准: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 (主要症状包括上肢麻木、颈项与肩臂疼痛、颈项活动不利及颈部压痛,主要体征包括椎间孔挤压试验与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消失,能正常工作、生活。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反复,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生活部分自理,不能持续工作。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好转。

2 结果

按照上述疗效标准,本组50例患者中,治愈14例(28%),显效23例 (46%),有效11(22%),无效2例(4%),愈显率72%,总有效率96%。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关节 (钩椎、椎间盘、后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损伤、退变、颈神经根管相对容积变小,颈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颈肩上肢疼痛、麻木及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2]。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都可以经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中,颈椎牵引及手法是两种最为常见而又有效的治疗方法。推拿手法中的放松手法直接作用于痉挛僵硬的颈肩部肌群,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解除肌肉的痉挛,有利于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性水肿的消退[3],诚如《素问》所云: “盖按其经络,则郁闭之气可通,摩其壅聚,则瘀结之肿可散也”。推拿操作中的提拉旋转扳法[4]可纠正颈椎关节移位,调整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解除滑膜嵌顿,改善椎间盘的异常应力分布,恢复正常的颈椎关节解剖序列的位置异常,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解除软组织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颈椎牵引[5]能改善颈部曲度,使颈椎椎间隙增大,同时还能增大椎间孔,松解颈项部肌肉痉挛,调整和恢复错位的小关节,并分开嵌顿的关节囊,对受压神经根有松解减压的作用,从而使局部炎症消散,水肿吸收,粘连松解,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采用与躯干呈前倾15~20°左右位牵引[6],椎体和椎间盘的受力主要集中在椎体后外侧两边的神经根出口位置,有利于改善对两侧神经根的刺激,更好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推拿疗法与颈椎牵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既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与代谢,缓解了局部肌肉的痉挛,又纠正了颈椎的力学关系,有效地缓解或消除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敖特根.手法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按摩与导引,2006,22(7):18-19.

[3]韦殷.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广西医学,2010,32(8):1014-1015.

[4]唐峰.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2):106-107.

[5]吴晶,,陈勇,金珍珍.电针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10,45(9):672.

[6]侯朋兴,裴俊清,邓超群.牵引、推拿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11,33(7):1042-1043.

猜你喜欢

根型椎间盘颈椎病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