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热点及代表人物的可视化分析
2011-02-10何超,许康
何 超,许 康
(1.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2.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萍乡 337000)*
一、引言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诞生标志,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到现在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路程。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管理学理论日新月异,逐渐形成为一个庞杂的学科知识体系。
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科学家的倾力支撑。在我国管理科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同样有一批优秀的管理科学学家推动着管理科学不同分支领域的衍生与进步。学科群体中作者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兴衰起伏、分化渗透等趋势。若定期分析这些方面的变化,就可以跟踪和推测学科或专业的发展趋向。因此我们选择作者分析来研究管理科学学科的结构与发展。但我们也注意到,对结构的展示还无法诠释这些分支学科具体的研究领域,只能了解谁是管理科学学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他们形成了怎样的分支学科结构,但我们无法掌握他们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也就是我们无法给所绘制出的学科前沿知识图谱中的每一个分支学科的名称做一个精确的界定,因此,我们借助词频分析方法为每一个分支学科确定它们的研究领域,界定一个准确的名称,以确定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势。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了得到相对丰富、专业、有效的数据,本文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20种管理类重要期刊所刊载的文献作为数据源[1]。
表1 20种管理科学重要期刊
这20种重要期刊最大限度地覆盖管理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有效的控制了学科间的平衡,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并且这20种期刊都属于管理学界的权威核心期刊,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基本代表了我国管理类期刊的最高水平,可以较好地体现本研究的初衷。
文献数据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为:从CNK I数据库中,以20种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为主题词,共搜集到2000至2009年间的文章33822篇。经过论文的初步甄别和筛选,去除卷首语、征稿启事、投稿须知、年度总次目、会议信息等非学术性的无效文章数据,最终有效文章共有32556篇。每一文献数据条目包括该管理类论文的“题目、中文关键词、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所属基金、刊名、年、期、中文摘要”等题录信息。
三、学科结构总体分析
根据前述32556条文献记录,统计后发现共有29256位作者。在这一庞大的作者群中,截取排名前50位的高产作者,如表2所示。这些高产作者对我国管理科学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所代表的学术群体推动了管理科学学不同分支领域的衍生与发展,堪称我国管理科学学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表2 排名前50位的高产作者
Law和Whittaker认为:第一,论文标引的关键词毫无疑问可以反映科学研究的现状,第二,其他科学家接受的观点可以影响未来使用类似关键词标引发表的科学论文[2]。所以关键词的分析在学科结构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准确确定我国管理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提取出论文中的关键词,共得到关键词119428个,排名前50位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
表3 排名前50位的关键词
为了勾勒出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的整体面貌,我们利用CiteSpace软件将作者与关键词作为知识图谱的节点,他们之间的共现关系作为连线,选择合适的参数,建立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成思危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后,曾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三个领域”的学科结构。三个领域分别是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管理基础与方法,以及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3]。从2000~2009年图谱中清晰地显示出,与成思危经验判断的管理科学学科结构基本一致,如果对三个领域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每个领域又有新的变化,聚类1为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等问题的研究;聚类2,管理基础与方法还可分为运筹学、数理方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聚类3,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也可分为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改革、供应链、金融工程、可持续发展和指标体系,以及人力资本等。
这三大分支学科代表管理科学活跃的研究群体,下面重点介绍每个分支学科中各个主要学术群体的发展情况,及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最热衷的研究领域。
图1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
四、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及其代表人物
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无疑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表4列出了学科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图为学科领域内代表人物论文的产出趋势。
表4 聚类1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学科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图2 供应链与决策领域代表人物达庆利论文产出趋势
企业管理一直是西方管理科学研究及管理教育的主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也带来了对管理科学的强烈需求,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发展、组织形式、管理机制,以及公司上市等都需要专门的研究。管理科学在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一大批专家学者长期以来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诸如达庆利、李垣、陈劲、许庆瑞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提出了对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代表人物达庆利教授,曾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大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企业经营过程分析与决策、项目管理与投资决策以及管理系统工程等研究,对经营过程分析与决策、项目评价与投融资决策和管理系统工程内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系统工程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了《大系统理论与方法》等专著2本。
表5 聚类1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学科高频关键词
表5聚类1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学科高频关键词列出了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学科学领域中使用的高频关键词。从关键词的频次和排名可以看出,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是这一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这也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五、管理基础与方法及其代表人物
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将传统的以运筹学等为代表的“定量的”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和行为科学相结合,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寻求在实际生活中能令人满意的决策;二是用复杂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各组元的相互作用及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寻求组织发展进化的动因及规律,以使管理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取得良好的绩效。从2000~2009年CNKI数据显示,管理基础与方法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以运筹学为代表,结合了博弈论、数理方法与建模,以及复杂系统理论等内容;另一类以研究网络为主,引入新的数学方法神经网络,从体系结构、网络组织等结构来研究管理科学。
表6列出了管理基础与方法学科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图3和图4分别为运筹学与数学方法、神经网络与数据处理领域代表人物的论文产出趋势。
表6 聚类2管理基础与方法学科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徐寅峰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博弈论、运筹学、数理方法与建模、应用统计实践、调度优化与组合决策和应急管理与突发事件对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还担任了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副理事长,先后发表国内外论文15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检索,30余篇被EI检索。
图3 运筹学与数学方法领域代表人物徐寅峰论文产出趋势
神经网络与数据处理领域代表人物黄小原,是东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院长,他主要研究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ERP、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等,并把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了供应链管理中,他先后在《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管理世界》、《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Interne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ch》、《Interne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Letter Notes of Computer 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出版了《供应链模型与优化》(2004科学出版社)、《ERP理论与构建》(2006科学出版社)等著作5部。
图4 神经网络与数据处理领域代表人物黄小原论文产出趋势
表7列出了管理基础与方法学科学领域中使用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中在运筹学与数学方法领域,“运筹学”以384次排名所有关键词第1位,其论文的年度分布如表7所示。整体图形呈“S”形状,与生物进化规律、技术发展规律等相类似,目前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从此也可以看出人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集中关注点。遗传算法、基因算法、蚁群算法等新的数学方法被引入到管理科学中,给传统的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注入了活力,也拓展了其研究渠道。在神经网络与数据处理领域,频次处于前几位的有“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粗糙集”、“非线性”、“绩效评价”等,最突出的特点是网络分析理论引入到了管理科学中,把所有管理活动、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等都看为节点,其手段和方法构成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线,由此就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现在诸多网络分析理论都可以用来对管理科学这个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表7 聚类2管理基础与方法学科高频关键词
六、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及其代表人物
国外在管理科学进入政府的管理之后,产生了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这一学科,其范围要广于我国所说的行政管理。而管理科学与政治学的结合又产生了政策科学,就是用管理科学的方法来改善政策制定的体制和过程。根据2000~2009年CNKI数据显示,我国管理科学中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领域又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分支领域,一是供应链与决策,主要是利用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等方法,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持;二是经济增长与技术研发,主要是研究总体的经济管理,全社会的技术研发管理等内容。表8列出了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学科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表8 聚类3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学科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唐小我以155篇论文名列众人之首,他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分析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Journal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
图5 经济增长与供应链代表人物唐小我论文产出趋势
南京大学盛昭瀚教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物流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主任,江苏省系统科学学会会长。研究领域: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863项目及国家重大工程、大型企业项目数十项,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9篇。
图6 大型决策与技术研发代表人物盛昭瀚论文产出趋势
表9列出了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学科领域中使用的高频关键词。供应链与决策学科领域频次最高的是“供应链”,为380次,在所有管理科学领域内关键词中排名第2位。供应链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他能将所有这些节点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针对供应链与决策的研究,相应出现了许多的方法,例如不确定性分析、博弈论、混沌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等,他们同样引起了管理科学学者的关注。经济增长与技术研发学科领域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经济增长”、“数据包络分析”、“人力资本”、“研究开发”、“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和“技术效率”等。2000~2009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10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的10年,同时还伴随了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管理科学相关理论在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9 聚类3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学科高频关键词
七、结论
我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从宏观上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企业与事业管理、管理基础与方法、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但其内部的结构变化和发展却极其错综复杂。我们从CNKI数据库中下载了20种管理科学重要期刊2000~2009年间的数据,详细分析了这10年来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结构,展示了高产作者或关键词发展演化脉络。
(1)利用作者论文产出数量,得到了2000~2009年我国管理科学每年的学科代表人物和总体的高产出作者,一直处于论文产出前列的学者有唐小我、张世英、吴冲锋等人,在2008~2009年以来表现突出的有刘思峰、汪寿阳、陈晓红、梁樑等人。
(2)借助CiteSpace的网络分析功能,以作者和关键词为节点绘制了我国管理科学2000~2009年的学科知识图谱。图谱中清晰的显示了三个主要的学科领域: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管理基础与方法、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
(3)根据关键词出现频次,从2000~2009年CNKI数据中得到了我国管理科学每年的主要关注点和总体的研究热点。技术创新、遗传算法、基因算法和经济增长等在这10年间表现了强劲的发展潜力,一直处于所有关键词排名的前10位,运筹学和供应链也得到了高度的关注。2008~2009年研究热点为运筹学、供应链、基因算法、技术创新、遗传算法、公司治理、经济增长等。
[1]陈晓田等.我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的遴选及其认定[J].管理科学学报,1999,2(4):70-76.
[2]J.Law,J.W hittaker.Mapping acidification research:a test of the co-word method[J].Scientom etrics,1992,23(3):417-461.
[3]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