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城疫流行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控措施的建立

2011-02-10

中国动物检疫 2011年12期
关键词:新城疫产蛋毒力

孙 朋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新城疫(简称ND)在全国范围内发病比较普遍,未经免疫的鸡群,传染性极强,发病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经多次免疫的鸡群,由ND引发的急性和亚急性死亡仍不断零星发生,而由ND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亚临床感染及产蛋下降则更为普遍。六十年来,ND一直是对鸡群危害最大的疫病。ND作为国际兽医局(简称OIE)规定的一类疫病,给世界养禽业带来的损失已无法估计。从1926年首次分离到新城疫病毒(简称NDV)以来,迄今为止,ND已遍布世界各地。近十几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养禽规模的扩大、饲养方式的转变、畜禽贸易的加强等,使 ND 的诊断和防制的难度进一步增加。现在我国NDV的流行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1 NDV流行的现状

1.1 流行不断持续

历史上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过4次ND大流行。第一次大流行始于20世纪20年代,可能起源于东南亚,经亚洲向欧洲缓慢移动,经30年时间传遍世界各地;第二次暴发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于中东地区,并于1973年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第三次大流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也从中东开始,1981年传播到欧洲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这次流行主要为嗜神经型,是由种鸽传播而引起的[1]。第四次大流行是近20年来发生于亚洲、中东、非洲及欧洲等地的ND,这次大流行,主要由基因Ⅶ型NDV引起。

1.2 宿主不断扩大

新城疫最先的宿主是鸡,经过世界范围内几次ND的大流行后,其宿主范围已经明显地扩大。迄今已知能自然或人工感染的鸟类超过250余种,而且可能有更多的易感宿主还没有被发现。现在除鸡外,已经有鹅,企鹅,鹦鹉,鸽子,鸬鹚,驼鸟,野鸡,孔雀,秃鹫,鹧鸪,朱鹮,番鸭等发病的报道。NDV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差别很大,有的宿主表现无任何临诊症状的隐性感染,有的却表现很高的死亡率。对于除鸡外的其它家禽的新城疫病毒感染,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鹅和鸽的新城疫病毒感染。在1997年以前,水禽尤其是鹅感染新城疫病毒发病的报道很少,在1997年以后才在我国的广东和江苏等部分地区暴发了鹅的新城疫感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陈立功等[2]、于可响等[3]也做了鸭发生新城疫的报道。这种种现象表明,NDV的宿主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1.3 毒力不断演变

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NDV毒株之间的毒力差异很大。根据人工感染鸡的临诊症状,将NDV分为嗜内脏速发型、嗜神经速发型、中发型、缓发型和无症状嗜肠型五种。嗜内脏和神经速发型 NDV导致禽类 100%死亡;中发型NDV 使禽类引起呼吸道和神经症状,可导致中等死亡率;缓发型 NDV 为仅能导致温和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无症状的肠型株[4]。根据OIE[5]提供的经典毒力测定的指标,可将NDV大概分成3类:即高毒力株、中等毒力株和低毒力株。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各种毒力的毒株。即使是单个养鸡场,也存在不同毒力的毒株。甚至从野外同一个发病机体内也可能分离出不同毒力的毒株。NDV的毒力可以由强变弱,也可以由弱变强。在疫病防控方面,大家比较关注NDV毒力由弱变强的规律和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已证实,大多数NDV毒株存在异质性,一个NDV分离株内,可以克隆出数个生物学或遗传学特性上有差异的克隆株[6]。从这些角度分析,NDV存在不断演变的可能。早在1964年,Hanson等指出,NDV是一种正在演变的病原,但这一看法未引起重视。1982年, Vickers 等发现,来自水禽的NDV可能已经在火鸡体内适应,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筛选出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毒株。Huovilainen等[7]分析了过去30年间从芬兰分离的8株NDV与其它毒株的遗传学关系,发现从野鸭分离的Fin-97株(ICPI为0.17,F蛋白裂解序列为-112ERQERL117-)与无毒株MC110-77及高致病力毒株34~90之间的遗传关系非常近,F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1%及96.6%;这三个毒株在遗传发生图中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与其它毒株F基因的同源性只有75%左右。Fin-97株这一特殊的遗传学特征暗示:无毒株演变为高致病力毒株的可能性;Huovilainen 等推测,Fin-97株有可能正处于从低毒力向高毒力转变的过程中。

1998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农场的鸡群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ND,分离到的NDV Peat's Ridge株融合(F)蛋白的裂解序列为-112RRQGRL117-,ICPI值为0.41[8]。在当年和随后的两年中,该州其它地方及悉尼等地也相继发生了ND,并分离到数个NDV强毒株,这些毒株虽然F蛋白裂解序列为 -112RRQGRL117-或 -112RRQRRF117-,但 在 遗 传学上与Peat’s Ridge株密切相关;在许多鸡场分离到NDV强毒株前,都曾检测到Peats Ridge株的感染。澳大利亚曾于1930年左右分离到无毒NDV AV株 ;1933年到1966年间,澳大利亚的所有鸡群被认为无NDV感染。Simmons等于1966年分离到无毒株V4,以后的血清学检测表明全国鸡群广泛感染NDV,但没有临诊发病的报道;20世纪80年代到1998年前,澳大利亚又分离到数株低毒力NDV,自然或人工感染只能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直到1998年,该国暴发ND并分离到NDV强毒株。有趣的是,近年来分离到的NDV,包括Peat's Ridge株在内,都与澳大利亚先前分离到的NDV有着最为密切的遗传学联系[9]。澳大利亚ND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澳大利亚的NDV由无毒株渐渐演变为低毒株,最终变成了强毒株。

de Leeuw等用反向遗传学的方法进行NDV弱毒株的拯救。从F0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RRQRR↓L,GRQGR ↓ F,RRQGR ↓ F,RGQRR ↓ F,RKQKR↓F的 cDNA出发拯救出ICPI值不一致的弱毒株,其分布在0~1.3之间。且ICPI实验中死亡的鸡只上可以分离到有毒力的毒株。序列分析发现,从ICPI实验死亡鸡只分离出的病毒的F0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已经由刚拯救出时的RRQRR↓L,RRQGR↓F,RGQRR↓F,RKQKR↓F变为经ICPI实验后的RRQ(K/R)R↓F,且其ICPI值变为1.4或更高。从F0蛋白裂解位点为RRQRR↓F的cDNA出发拯救出的病毒的ICPI为1.3,而通过ICPI实验后,其毒力变为1.5。说明弱毒有演化为强毒的可能[10]。

从以上可以看出,不管通过人工传代还是自然选择,NDV的毒力均可能由弱变强,并且这种毒力演化的速度在加快。因此要把握NDV的流行特点,彻底消除ND,我们任重而道远。

2 我国ND持续存在的原因分析

我国ND的持续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免疫程序不科学,缺乏免疫监测

在确定新城疫首免日龄时没对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以致免疫效果不确实;绝大部分鸡场未对本场鸡只进行免疫检测,直接套用防疫部门或厂家的程序进行免疫。首免多采用饮水免疫,饮水中可能含有的微量消毒剂可使疫苗严重失活;免疫过于频繁或大剂量使用疫苗可导致雏鸡免疫麻痹,整体抗体水平不高,而造成免疫失败。

2.2 野毒感染

NDV强毒的污染比较严重,且在鸡群中持续存在。病鸡及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由于缺乏对病鸡的严格隔离,致使强毒在免疫鸡群的个体之间相互传播、反复感染。调查发现,在许多鸡场都存在康复鸡混群饲养的现象。

2.3 抗原变异

几十年来,NDV一直在不断的进化演变之中,而疫苗的研究远没有赶上抗原变异的速度。目前证实LaSota疫苗能够抵抗基因Ⅶ型野毒株的攻击,但免疫保护所需要的抗体阈值越来越高。当禽体ND抗体HI效价低于1:32时就会发生ND并出现大量死亡。所以,当HI抗体效价在1:32以下时,应及时加强免疫。特别是近年来鹅源性NDV、鸭源性NDV的出现,对传统疫苗的保护性提出了挑战。刘华雷等[11]从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8株NDV,其中7株属于基因Ⅶ型NDV,因此提出在Ⅰ系苗、Ⅳ系苗、LaSota等常规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再应用含有基因Ⅶ型的毒株鸡副粘病毒灭活苗进行适当的免疫。

2.4 环境因素

鸡群过分密集,在不同饲养条件下的独立鸡群相互距离太近,致使一个鸡群发生新城疫病毒感染,不可避免地传染到其他鸡群。多数发病场内各功能区域布局不合理,不利于隔离消毒和生物安全管理。

2.5 免疫抑制病

鸡群在感染马立克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等免疫抑制病病毒时,能损伤鸡的免疫器官,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即使免疫新城疫疫苗,鸡群也不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造成免疫失败。

2.6 没有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鸡场未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有时一个鸡场内套养不同日龄的鸡,在用I系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青年鸡和成年鸡进行加强免疫时,会造成同群饲养的幼鸡发生新城疫感染。

3 NDV的综合防控建议

3.1 加强免疫监测

建立免疫监测制度,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避免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通过检测鸡群抗体水平,确定最佳免疫时机,通过免疫前后抗体检查,及时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一般活苗在免疫后2周,灭活苗免疫后3~4周,HI抗体应提高至少2个滴度。此外,进行定期检测鸡群的HI抗体,可以判定鸡群的抗体保护水平。

3.2 采取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首免要采用弱毒苗点眼滴鼻或气雾法,确保免疫。在免疫过程中不仅采用灭活苗免疫,还要采用弱毒苗和灭活苗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重视禽群体液免疫抗体水平,也不能忽视黏膜免疫的抗体水平。

3.3 建立和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通过严格的隔离和合理的消毒来减少直至避免内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所造成的危害。其优点在于对各种病原均有效,这是其它任何手段如疫苗、药物等所难以达到的。实践证明,仅以疫苗免疫为主的控制策略而忽视常规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是危险和极其错误的。应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和措施,尽量实行以场区为单位的全进全出制度,至少应保证每一鸡舍实现全进全出,以彻底消除病原在鸡舍内的传播。

3.4 注重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近年来ND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产蛋下降等症状更为普遍,要特别注意鉴别鸡群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免误诊。新城疫、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疾病都可以引起产蛋下降,其中较常见的是由新城疫引起,在发病时,分离病毒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是查抗体滴度。崔治中提出[12],当鸡群发生产蛋下降时,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产蛋下降前和产蛋下降后不同时期不同病毒抗体的平均滴度的变化,哪一种病毒的抗体平均滴度明显升高,就表明将是哪种病原引起的产蛋下降。

[1] Roemer-Oberdoerfer A,Werner O,Veits J,et al.Contribu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HN protein and the sequence of the F protein cleavage site to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pathogenicity. J Gen Virol,2003,84(11):3121-3129.

[2] 陈立功,翟文栋,锡建中,等.鸭新城疫的病理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8):52-53.

[3]于可响,马秀丽,吴静,等.一株鸭新城疫强毒的分离鉴定和分子特性分析[J].中国家禽,2011,33(16):13-15.

[4] Alexander D J.Newcastle disease and other avian Paramyxoviridae infections[M]//Calnek B W.Diseases of Poultry.10th ed.Ames,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 :541-569.

[5] OIE.哺乳动物、禽类和蜜蜂A类和B类疾病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M].农业部畜牧兽医局,译.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1996:140-146.

[6] Takehara K,Shinomiya T,Kobayashi H,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solated from field cases in Japan[J].Avian Diseases,1987,31(1):125-129.

[7] Huovilainen A,Ek-Kommonen C,Manvell R,et al.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vian paramyxovirus 1 strains isolated in Finland[J].Archives of Virology,2001,146(9):1775-1785.

[8] Gould A R,Kattenbeldt J A,Selleck P,et al.Virulent Newcastle in Australia: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viruses isolated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outbreak of 1998-2000[J].Virus Research,2001,77(1):51-60.

[9] Westbury H. Newcastle disease virus:an evolving pathogen[J]. Avian Pathology,2001,30(5):5-11.

[10] De Leeuw O S,Hartog L,Koch G,et al. Effect of fusion protein cleavage site mutations on virulence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non-virulent cleavage site mutants revert to virulence after one passage in chicken brain[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2003,84(2),475-484.

[11] 刘华雷,王永坤,严维巍,等.中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4(1):35-40.

[12]崔治中.我国家禽新城疫流行现状[J].中国家禽,2002,24(4):4-6.

猜你喜欢

新城疫产蛋毒力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产蛋目标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动物产蛋王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