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康复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讨

2011-02-10李现亮易咏红蒲蜀湘高庆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5期
关键词:神经病教学质量医学

李现亮 高 聪 易咏红 蒲蜀湘 张 斌 高庆春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260)

提高康复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讨

李现亮 高 聪 易咏红 蒲蜀湘 张 斌 高庆春*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260)

神经病学是康复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探索医学模拟教学新模式,运用神经病学、康复医学和解剖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康复医学理论渗透到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突出康复医学专业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康复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神经病学;康复医学;教学;质量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一门关于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价、治疗和处理的医学学科。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神经病学课程目前也成为了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临床课程之一。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往往反映神经病学抽象、难学、难懂。近年来,我们根据康复医学专业的教学目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专业特色、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 神经病学专业的特点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神经病学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广泛[1]。它是建立在神经科学基础上,与其它学科(如解剖学、康复医学等)有密切的联系,是具有高度逻辑性、推理性的一门临床学科。神经系统疾病多数病因未明,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同时其定位、定性的诊断方法又有一定特殊性。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容易致障、致残,后遗症明显,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

目前,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的康复医学专业已经开设了神经病学课程,但由于教学时数、讲授内容和要求的限制,往往存在临床神经病学与康复医学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且由于神经病学教学内容多、复杂、抽象、难以理解。同时神经病学又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学生们常感难懂、难记、难掌握,从而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这就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2 神经病学与康复医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的出现,神经系统疾病在疾病谱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进步却较缓慢,从而出现了疾病与残障并存的现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已不仅是满足于生存,而是要能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这就对神经病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康复医学是一门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它的目的是减轻和消除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根据其实际需要和身体潜力,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上、心理上、职业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基于现代医学新模式和健康新概念的康复医学,具有多科性、广泛性、社会性,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2]。

神经康复是康复诊疗手段专科化的产物,是康复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神经病学与康复医学的发展、交叉与融合,逐渐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神经康复医学。它是以神经系统疾病障碍为评定、治疗对象的学科。它的兴起与发展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不相适应的矛盾,为治疗带来了可喜的前景,并能纠正传统的神经病学(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与康复(以康复训练技术为主)两门各不相关的学科的片面性、局限性[2]。

3 康复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

3.1 运用神经病学、康复医学和解剖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热情

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日后主要从事的是康复治疗工作,而机体解剖结构的异常改变是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的基础,也是机体康复的结构基础,而患者残障的恢复,最终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是康复治疗工作的目的。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性,即疾病与障碍共存,许多疾病经药物治疗后遗有残疾障碍。但神经病学对神经系统疾病所造成的障碍缺乏量化指标,难以客观地反映病变的实质。神经康复医学为功能障碍制订了一系列功能评价检查的方法,对功能障碍进行定量评定,为临床科研和规范化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测定工具。因此,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们在学习神经病学时,已经学习了解剖学及康复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临床、神经解剖学及神经康复知识了解较少,因此他们会对相关的内容感到陌生,并充满了好奇心。

我们在讲解神经病学课程时,可以先导入临床病案,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问题,结合神经解剖学及神经康复医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比如讲解脑血栓形成时,我们引入病例如下:患者男性,62岁,48h前休息中突发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麻木。既往有吸烟史。入院查体:血压 130/80 mmHg;神志清楚,言语欠清晰;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左侧上下肢肌张力降低,左侧上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左侧病理征阳性。头颅CT可见右侧基底节区低密度改变。提出问题如下:此患者患何种疾病?目前应给予何种治疗措施?学生们积极讨论,纷纷发表观点。最后给出答案:脑血栓形成(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按照神经康复理论,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休克期),除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外,应尽早给予适当的康复治疗,防止患者出现肢体痉挛、足下垂等并发症。进一步用解剖学知识解释患者出现以上表现的神经结构基础(右侧内囊受损导致左侧中枢性面舌瘫、肢体瘫、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由此引入对神经解剖知识的讲解。使临床表现、神经解剖、神经康复密切的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觉得课程脉络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对神经病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神经病学对于康复医学专业的重要性。

3.2 探索医学模拟教学新模式,加强学生临床技能培养

在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中,针对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基础课程学习及临床操作机会较少的现象,我们加强了对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的培训,并且通过观看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录像、同学间相互检查、床旁实体示教等手段,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1]。

医学模拟教学是指利用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患者和模拟临床场景,代替真实患者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方法[3]。医学模拟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重要的培养学生临床医学技能的手段。为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神经科查体技能,了解常见的异常体征,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将电子模拟人应用于医学生基本临床技能培训,为真正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神经科临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如腰穿)是每位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临床技能,也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实习时,往往会出现没有合适的患者或者患者难以配合检查的情况,以往我们主要采取录像和书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穿刺学习。在应用模拟技术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些模型具有高度仿真效果,即使学生犯错误,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重复性很强,允许多次操作,能使医学生在接触真实患者之前,较好地掌握穿刺技术的要领,解决了神经病学教学上的又一大难题[1]。

3.3 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康复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解剖学和神经康复相关知识,要求教师不但有娴熟的神经病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领会解剖学和康复医学基本知识。疾病的康复治疗与其临床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功能障碍所采取的康复治疗措施不同,同一疾病的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康复治疗措施也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仔细阅读教材,举一反三,若有不清楚的问题,则应及时查阅相关学科的书籍和杂志。还要注意搜集相关典型病例穿插于教学之中,积极阅读本学科最新文献,了解最新动态,拓宽知识面,开拓思维。讲义要条理清楚,符合逻辑,突出重点和难点,并反映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同时应考虑讲授方法及教学法的应用,课堂讲解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4]。教师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内容,活灵活现的实例,不仅会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教学组织得更得心应手,提高了教学质量[5]。

3.4 将康复医学理论渗透到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突出康复医学专业特色

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往往多注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的培训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及典型体征的示范。这些方法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而言,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康复医学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临床课程安排较少,操作技能培训不多,因此再按照以上常规的方法带教,效果自然不可能很好。

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长处在于对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全面。对于他们而言,如可运用神经病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康复治疗水平显得更为重要。在进行神经病学临床教学时,引入康复医学理论并与临床密切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康复医学是整体医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康复观念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使学生明确治病救人的新含义,医生不仅是治疗患者,挽救其生命,更重要的是尽可能恢复患者原有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神经病学因有康复医学的加入而多一种治疗手段,康复医学因与临床医学结合而显得生气勃勃。临床与康复观念的结合有利于医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克服自我封闭的状态。内容上的互相渗透,功能上的互补融合,在更高层次上趋向于更合理的科学化。这样,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康复医学与神经病学的联系,既达到了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效果,又突出了康复医学专业的特色[2]。

总之,神经病学与康复医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教师们应在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吸纳以往的教学经验,大胆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康复医学专业神经病学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

[1]张斌,史毓杰,高聪.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 (10): 136-137.

[2]蒲蜀湘,高聪,王剑威.将康复医学理论渗透到神经病学临床与教学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4): 41-42.

[3]李晓阳.论医学模拟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 68-69.

[4]周伊,吴庚利,闫爱丽,等.医学本科影像专业病理学教学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 (1): 19-21.

[5]张熙.浅谈如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1): 63-64.

R741

A

1671-8194(2011)35-0482-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神经病教学质量医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的进步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越测越开心
医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