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作用

2011-02-10张荣珍隋红军陈会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
关键词:健康检查职业病分析仪

张荣珍 隋红军 陈会欣

(山东省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诸城 262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大量增加,各种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也随之产生。职业病成为严重威胁广大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疾病。在国内,一些企业忽视了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治理,从业人员没有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未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严重的群体性职业病时有发生。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简化了健康检查的流程,缩短了工作时间,减少了人为的事故差错,提高了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工作质量,是预防职业病、疑似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贯彻实施以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增添了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现场监测的仪器、大型X光机、彩超、多导心电图机等检查仪器和血细胞记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实验室检测设备,配备了相应的高级、中级医疗、医技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了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服务水平,取得了《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资质》,积极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场所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了职业病、疑似职业患者的发生。

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一般是从事有毒有害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领取一张体检表,手工填写表格内容,去相关科室做内、外科以及辅助检查,检查结束以后,工作人员将每一个人的血液与尿液化验单、心电图、彩超、X线透视单找出来,找到检查报告,分别对号粘贴到健康检查表上,由主检医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和标准,来判定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并将每个人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对健康检查单位的全部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分析并报告。这种传统的健康检查模式,容易出现一些差错和疏漏,信息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需要。

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在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手段,贯穿于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全过程。在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过程中,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二代身份证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进行基本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同时打印条型码,分别粘贴到体检表首页、采血管、尿液杯上,全部检查过程,通过扫描条形码提示职业病健康检查者的信息,并将检查结果确认到系统内;血液检验,用读码器读取编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血液检验结果自动通过数据接口转到系统内;尿液检验,尿液分析仪将尿液检验结果自动通过数据接口转到系统内,录入内科、B超、心电图、X线胸透(拍片)等基本检查结果的信息, 自动生成健康检查结果。经过收费审核后,可以打印从事有毒有害从业人员的个体健康检查报告和汇总被检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

1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

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主要通过疾控中心局域网来实现。

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解决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进行同步处理入手,采取以下设计方法:

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体检同步进行的操作理念,在通过二代身份证扫描录入职业病体检人员的基本信息后。需要体检的人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多种项目的检查。如:某体检人员,在做血液检验、尿液检验时,只需要在抽血或者留尿样以后,用在录入基本信息时所打出的条形码做好标识,然后即可以做其他相应的检查。系统可以自动的把本次检查结果附加到这个体检人员信息之后。可以不必等待检验人员检验完成在做其他的后续检查。

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模式是采用流行的“客户端/服务器”的运行模式。系统使用独立的服务器,各个科室使用客户端。所有工作人员的操作都是在一个局域网中进行作业。即避免了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能有效地提高软件运行的流畅性等影响软件使用的各方面问题。

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了多种数据访问控制方式。并且采用多系统的访问协调控制。比如:在验血时采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我们在软件中设置相应的接口,通过把血细胞记数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验结果自动的提取到软件当中,不需要工作人员再次在软件中进行录入。避免重复性操作。

根据体检工作流程,设计了15个工作事件。分别是基本信息录入、收费、财务审核,体征查体、实验室检验、X光胸透、体检人员状态查询、体检人员的结论、复检、从业人员体检表打印、单位体检结果打印、复检通知打印、各种需要注意的事件的通知、各种体检人员的报表、财务数据汇总等。同时工作事件设置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我们软件中设置相应的轻重急缓的提醒工作等。

2 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模块

信息化管理系统共分:业务、报表、设置、帮助共4大部分构成系统的全部业务。

业务管理模块主要实现软件中的业务流程等的操作。有:基本信息录入、财务、体征检查、X线胸透、实验室检查、结论、数据导入和检查人员状态等流程。

报表管理模块主要实现软件中的各种报表的需求。有:检查人员明细/汇总、检查合格人员明细/汇总、不合格人员明细/汇总、单位或个人收费情况明细/汇总、复检人员明细/汇总、证件打印情况、地域检查情况(用于统计不同地域之间的体检人员的健康状况)、打印状态的提醒等。

设置模块主要进行软件中的设置部分,包括:网络连接设置、打印设置、信息采集设置、登陆设置、工作人员设置、条形码的设置、检查地区设置、检查单位性质设置、检查单位的工种设置等。

帮助模块主要在软件中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查询到相应的帮助信息。

3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预防性健康检查中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职业病预防性健康体检的流程看似简单,其实比较复杂。每一项工作既要符合规范程序又要兼顾到灵活性,简单化,在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流程,将每一项工作、查体流程进行细分,制定了全面的、严密的流程体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整个功能模块,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确定了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中心现在建有楼内局域网,各个科室通过光纤100M接入楼内局域网,全中心所有计算机全部连入局域网中,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基于疾控中心内部的局域网络进行研制的。

为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在硬件上进行完善,对服务器以及整个系统进行升级,确保系统对网络以及硬件不需要太高要求,又能实现设计功能。

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采用的SQL Server 秉承微软产品一贯操作简单特点,简单易学,功能强大。

编写能够控制扫描设备、摄像设备、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控制程序,控制设备自动扫描,并自动生成软件中所要求的数据格式。

利用OCR技术,在扫描的文档中进行OCR识别,分别将识别的文档结合数据库中涉及的字段进行获取,并自动存入数据库系统。

通过公安局的身份证识别工具,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扫描。提取到软件中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再次重复劳动。

编写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统的接口,实现自动获取分析仪所生成的信息。

利用MS全文检索技术,整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我们所需要的数据并且生成相应的报表。

实时监测数据库的技术。查看相应的体检人员的状态。在系统的主要窗口中列出不同轻重缓急的相应的信息,以供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利用MS Office通过Ole将数据统计到Excel中分别以图表显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技术设计上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工作事件数字模型的构建。二是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三是全文检索功能的实现。四是跨平台的数据应用。五是实现数字化操作,避免了人为的差错和疏漏。六是财务审核工作的实现监督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的紧密结合。

4 应用信息化管理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体会

应用的信息化系统管理系统,进行职业病预防性健康健康检查,全部实现了职业病健康检查流程的系统化,减少了人为的差错和疏漏,提高了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工作质量,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和被健康检查单位的汇总报告,更加准确可靠。我们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职业病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简化检查结果信息录入的步骤,更准确判断有毒有害从业人员和检查单位的体检结果,及早发现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疑似职业病,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健康检查职业病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父亲的职业病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我可爱的职业病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