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几点体会

2011-02-10徐洪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
关键词:病死率发病率血压

王 凤 徐洪波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南辰乡卫生院,江苏 连云港 222324)

高血压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急剧增加[1]。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收缩压>21.3 kPa(160 mmHg)和(或)舒张压>12.7 kPa(95mmHg)的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仅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并且常伴有血脂、血糖、血尿酸等多种物质代谢障碍以及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2]。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以老年患者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老年高血压综合征是老人特有的全身性疾病,表现为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候群,严重时头痛、眼花甚至发生抽搐、昏迷、心力衰竭而威胁生命。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属于高危人群,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对防治心、脑、肾并发症尤为重要。因此,对于老年性高血压应尽早给予临床干预,选用降压药物应具有有效降压、耐受性良好、使用方便且对代谢无明显影响等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达到延长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48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3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9.4岁。体质量指数(24.66±2.97)kg/m2,空腹血糖(5.37±0.95)mmol/L,餐后血糖(8.03±2.04)mmol/L,其中有家族史者130例。

1.2 检测方法

对1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被调查者取坐位,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值,重复测2次,取2次的平均值。血脂、血糖检测均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 结 果

经过药物治疗148例患者,除6例较严重的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未恢复外,其余142例患者出院时血压均恢复正常,占96%。

3 讨 论

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多基因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压的比例明显增高[3]。除了遗传因素以外,还有环境因素的作用[4]:①饮食:钠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每天摄入50 g乙醇以上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②精神应激:从事脑力劳动或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容易罹患高血压,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所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③体质量: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患者超过一半以上者患有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高血压易受运动、情绪、季节等因素影响,血压波动大;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综合征等;常合并有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老年痴呆、肾功能不全等[4]。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性干预和药物性干预相结合。非药物性措施有[5]:控制体质量,降低体质量是肥胖和超重老年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合理饮食,饮食应低钠低脂,提倡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常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以保持动脉弹性,促进血管舒张并可以降低血压;保持心理平衡,激烈的情绪变化可引起血压增高,扰乱日常生活习惯,应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6]:①利尿药: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多小剂量应用双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呋噻米。避免使用强效利尿剂或加大剂量,防止发生低血压及电解质紊乱,伴痛风者禁服利尿剂,合并高血脂、糖尿病者慎用。②钙拮抗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传统用药,用于各种高血压,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有扩冠作用,能有效对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首选长效制剂,有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短效制剂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③β受体阻滞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尤其心率快或合并心绞痛时。可用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脏损害等,能安全有效降低血压,尤其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残病率和病死率,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咪哒普利。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保护肾脏功能。不良反应很少,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但起效慢,不利于急救。⑥α1-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外周阻力,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首先应积极治疗以使血压下降,同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经过积极治疗,降低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保持或改善肾功能。

总之,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不但要积极控制血压,防止其他并发症,同时尽量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选用降压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血脂、电解质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从而提高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1]孙宁玲.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8-10.

[2]袁志敏.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及左室肥厚与新近冠脉意外和脑梗死的关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8,19(2):87-88.

[3]Montorsi P.Correlated of plasma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in health and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1987,10(4):570-573.

[4]朱志义,朱红林,王卫广,等.厄贝沙坦联合血塞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1):45-47.

[5]徐咏,王荣荣.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30例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1):75-76.

[6]安瑞,苏玉凤.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5,29(3):227-228.

猜你喜欢

病死率发病率血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