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2011-02-10李煜
李 煜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4)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最长见的骨质疏松骨折之一,其病死率为15%~20%,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并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运用治疗本骨折5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男21例,女33例,年龄58~93岁,平均71岁。致伤原因5例为交通事故,余均为行走时滑倒摔伤。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者15例,合有并糖尿病患者8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7例。
1.2 治疗方法
先行患肢皮牵引,尽快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评价手术耐受性,无手术禁忌证者力争住院后次日行手术治疗,如有内科合并症者作适当纠正后宜尽早手术。一般不超过1周。手术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垫高,取髋关节外侧切口,从大粗隆向下长约10cm,切开皮肤、皮下、阔筋膜、沿股外侧肌间隔向前分离股外侧肌,显露大粗隆及股骨近端外侧,直视下复位骨折,放置锁定钢板,钻入导针,透视证实骨折对位及导针位置良好后常规植入合适长度锁定钉3枚深达软骨下0.5cm处,股骨干侧至少植入3枚锁定螺钉,再次透视髋正位及蛙式证实骨折对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后,放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患肢中立位,避免过度内收及外旋,抗生素运用2d,抗血栓形成药物运用2周,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用鲑鱼降钙素、维生素D加钙剂三联用药2个月。 术后麻醉失效后即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次日拔除引流管并坐起,3d后练习床边站立,1周时扶双拐患肢不负重行走。
2 结 果
共33例患者术后随防3~8个月,平均6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其中有1例出现颈干角减小为90°,其余均正常,跟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4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为93.9%。
3 讨 论
3.1 手术的及时性
卧床对老年患者的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合并有内科病的老年患者,不仅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并发症,而且还会使原有合并症加重,如心肺功能下降等,患肢术前无法进行功能锻炼,肌内萎缩和废用性骨质疏松亦出现的十分快速,本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患者早期活动创造条件,因此应当争取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为功能锻炼和康复创造条件;但也要做好防护措施,请内科及麻醉科会诊,必要时手术期间请相关内科人员监视病情以便及时处理,术后可送ICU至全身情况稳定后再回骨科,另外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并做好记录和签字,如为多个子女的应争取到齐并逐一签字。使本病治疗的难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让每一个家属都理解。
3.2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固定的优点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不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而且固定牢固可靠;因其具有内固定支架作用,且骨折近端三枚锁定钉相互交叉,所以不会出现退钉或松动现象,除非出现“钉切骨”现象,否则颈干角是不会丢失的;且锁定钢板固定不会对股骨表面产生压力,也不必剥离骨膜,对骨折愈合均有利,其还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减少了再骨折发生;另外股骨近端锁定板对各型粗隆间骨折均可有效固定[1]。
3.3 抗骨质疏松药物运用的必要性
老年患者髋部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松,股骨粗隆部位尤其明显,骨折后不能负重后,患肢因废用而出现骨丢失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早期即使用破骨细胞抑制剂鲑鱼降钙素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还能止痛;同时补充钙及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和利用,使钙向骨质沉淀,同时也防止因卧床而出现其他部位骨质疏松[2]。
3.4 注意事项
首先,手术要做足准备,切开、复位、固定、缝合争取一气呵成,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失血及麻醉风险;股骨颈内的3枚锁定螺钉要确保在股骨头内,避免出现穿透软骨或从股骨颈即偏出,否则术后会因固定强度不足或出现疼痛而致不能进行功能锻炼,其疗效将大打折扣;其次,要重视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术后麻醉失效后即可进行患肢主动活动,以踝关节屈伸及股四头股等长舒缩锻炼为主,这样既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股肉萎缩,也可给患肢骨以应力刺激,减少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术后次日坐起,减少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3d扶双拐下地站立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出现,使患者体质逐步恢复,从而避免并发内科疾病加重。但要避免患肢负重,本组病例中一例出现颈干角丢失即为患者两周出院后即患肢负重,以致出现“钉切骨”现象发生。最后要高度重视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让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本病治疗的每一个关建环节、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只有这样治疗才能有效进行,医生也才能有更大的信心去做治疗[3]。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08.
[2]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及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8-270.
[3] 崔晓康,陈家顺.股骨近端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J].当代医学,2010,16(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