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对策研究

2011-02-10熊季霞

中国药业 2011年22期
关键词:南非非洲中医药

熊季霞,韩 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药国际化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和亚洲中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而欧美医药市场技术壁垒高,中药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开拓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其他市场。非洲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人口已达7亿以上。多数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较落后,大都是传统草药医生、巫医与现代医疗手段并存,但以现代医学为主导的模式[1]。城市医院主要依靠聘用外籍医生负责治疗,而乡间、林牧与矿区主要靠巫医从事诊治,当地传统草药医治也较普遍,但大都无系统医学知识,实际医疗水平较低。许多国家虽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但医疗卫生设施不齐全,缺医少药状况较严重。自20世纪60年代起,来华学习中医药知识的非洲人络绎不绝,几乎遍布非洲55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非洲国家对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保健品的需求涨幅较大,其中最高超过50%。非洲是正在崛起的中医药国际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1 发展情况

1.1 中国援非医疗队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非洲国家对中医、中药并不陌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派出多支援非医疗队伍,活跃在非洲的许多国家,如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也为他们培养了一批医疗卫生人员[2]。不少非洲人开始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逐渐出现了中医药和当地草药治病的热潮。非洲是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中国医疗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综合运用中药、针灸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2 廉价高效的中医药在非洲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

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医药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许多疾病在非洲发生率很高,而西药疗法费用昂贵,而中药相对于西药价廉,符合非洲民众消费水平。如在坦桑尼亚最大的公立医院,中医药已应用了20多年。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医专家应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邀请到坦桑尼亚。截至目前,中医专家已治疗艾滋病患者1万多人次[3]。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艾滋病的费用低廉,更适合非洲国家的患者。因此,中医药在非洲市场极具竞争力。

1.3 中医诊所得到了非洲国家的认可

就拿非洲西部的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来说,要在当地开设中医诊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地政府对西医行医有限制,但对中医却没有,只要有一张中医证书或一张针灸、按摩结业证书,在中国大使馆或公证机构翻译成英文或法文并盖上章,再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后就可开张营业。单在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阿比让一个城市,中医诊所就多达三五十处,以至于用红色或黑色大字号中文和法文合写的“中医诊所”“中国针灸按摩中心”等牌子随处可见。很多中医诊所都有其固定的患者,人气较高。

2 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质量与标准问题

在中药质量标准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药政管理规定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的药物评价标准注重量化,控制严格,强调明确有效成分。而我国的中成药标准强调的是某一味药物而不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且客观标准少,量化程度低,多数中药材缺少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指标,很难严格控制,存在鱼目混珠等问题[4]。非洲作为国际医药市场的一部分,充斥着日本、韩国和欧美的高质量“洋中药”,如果我国中药产品不能有效解决标准对接和质量提高的问题,就无法与之竞争,更无法有效拓展非洲医药市场。

2.2 我国部分中药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由于中医自古就有应用矿物药的历史,一些方剂沿用至今,因此对中成药中含重金属(含砷化物)类矿物药在组方中的必要性缺乏现代化科学研究。即使其具有组方必要性,对于其加入剂量同样也缺乏科学依据。此外对于重金属(含砷化物)的检测手段及限度标准也存在缺乏深入研究,对含重金属(含砷化物)类矿物药的中药成方制剂使用说明书缺乏重视或不够规范化等。这些原因都会引起中药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2.3 中药标识、说明书与非洲药典、医药市场脱节

由于西非国家大都是英法等国的前殖民地,医疗、医药销售制度全都是从英法等国继承而来,任何一种药品要想在医院被使用或在药店被销售,其名称和详细说明都必须进入药典,在药典上找不到名字的药品,医生不会开处方,药店也不会经销。我国出口的中药大多没有详细的英文或法文说明书,仅有的中文说明书上往往未标明生产日期、何时失效、有何副作用、有哪些禁忌证等,更没有中药名称和说明书被收录入当地药典。此外,我国中药说明书过于简单或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患者盲目用药,有的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我国中药制剂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条目不明、不良反应描述过于简单、欠缺药物使用的警告等。这些问题都将导致患者不能全面了解药性及注意事项,从而可能产生用药安全问题。

2.4 出口非洲的中成药多为传统品种,技术含量低

就目前来看,除像青蒿素类抗疟疾药以外,传统品种占据了非洲进口中医药的主要份额。如非洲人民最喜欢清凉油,仅这一个品种就占据了出口非洲中成药总额的很大一部分,另外像仁丹、风油精、红花油、花露水、六神丸等疗效好、价格低的中国传统中药产品,在非洲也很受欢迎[5]。这些品种大部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物资进入的,已成为当地喜爱的日常用药。虽然传统产品对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改善颇具意义,但如此的进口结构,对于中医药在非洲的进一步发展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5 文化背景差异及医疗制度体系不同

在文化方面,中国和非洲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过由于非洲受到西方殖民者长期统治文化深受其影响。非洲的医疗制度体系基本采用西医药学理论,多数医生接受的是西医理论教育,非洲缺乏使用中医药的客观环境。非洲有些国家对我国中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抱着一种怀疑态度。对中药的认识度目前还很有限,对中医理论不了解,因此给中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制约了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

3 对策探讨

3.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中医药在非洲市场的认可度

提高出口中药的质量:只有执行符合要求的标准才能提高我国中药产品的质量,我国的中药才能畅通无阻地进人国际市场。因此,我们要正视自身产品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严把质量关。目前,我国中药管理已基本形成了涵盖中药材(GAP)、实验(GLP)、生产(GMP)、临床(GCP)和销售(GSP)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化规范,但我国不少中药企业的中药产品并没有按标准进行研发、生产[6]。我国中药企业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面对日益严格的国外技术标准规范,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标准来规范自己的生产、销售活动。

积极派遣中医医疗援助队:多年来,在中国医疗援助队的努力下,非洲人民基本了解与接受了中医药。因此,应在此基础上派遣更多的医疗援助队,而且在中国援非医疗队中应既有综合队,又有专业组,以临床医治为主,以卫生检疫、药品检验、预防保健、设备维修等多个方面为辅。中国援非医疗队还应和当地医生密切配合,治疗当地人的疾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尽快在非洲市场得到发展。

3.2 促进中非交流,缩小文化差异造成的阻碍

在非洲进行东方文化宣传。通过讲座、互动交流、义诊等形式对非洲人民进行东方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同时应注意把难懂的古文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让非洲人民首先能听懂、看懂、读懂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并加以尝试。

我国的医药专家应定期与非洲的医药专家进行交流。在医疗上,非洲和中国一样也使用中草药,而且疗效很独特,很多医学专家都在研究如何利用非洲的草药治疗艾滋病。因此,若两国专家能及时交流研究成果,定能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在非洲国家设立中医药协会,开展关于中医药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让非洲人民对中医药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中医药更好地为非洲人民服务,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非洲国家设立境外中医教学点。应进一步促进非洲各国人民和医学界对中医药的认知和理解,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实施中医药人才储备,实行“以医带药”的方式,促进中药出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着较丰富的境外中医教学点办学经验,在亚洲、欧洲甚至美洲都有中医教学点。结合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基础与经验,在非洲传播中医药文化工作的可行性非常高。

3.3 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南非市场

重视开发南非市场的意义:南非医药市场的专家认为,开发南非医药市场对整个非洲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药企业应先重点开发南非市场,为中医药在整个非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南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非洲是最高的,经营环境也比较好,对非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南部非洲影响很大。目前,南非政府正致力于解决国内大部分人的医疗问题,尤其是艾滋病的医疗问题,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比较宽容并鼓励其发展。我国扩大对南非的中医药出口是可行的,对开发整个非洲中医药市场也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对南非的中医药出口规模仍然太小,中药出口只占我国对南非医药保健品出口总值的百分之几,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应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宣传效果,努力开发南非中医药市场。

到南非投资办厂,开展跨国经营:由于南非制药行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相近,同时中药在南非可以合法注册销售,再加上南非政府大力支持医药行业的发展,故我国中药企业完全可以到当地投资办中药厂。此举对于我国中药企业颇具战略意义。首先,可以打响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名号;其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内市场过于激烈的竞争局面,为企业自身谋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再次,由于南非房地产价格不高,生产设备可以从国内自带,投资风险不大,而短期和长期收益都是可观的。

抓重点品种,寻销售突破: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对南非的中药出口存在品种繁多、销售额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药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品种重点进行打造,如鲜蜂王浆、人参以及一些名牌中成药,在国际上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作为主打产品;再如一些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类产品、艾滋病类药物都是非洲市场比较青睐的品种,我国中药企业可以集中投入,集中宣传,倾力打造,争取在短期内取得突破。销售策略上,可以采取以不同地区的核心国家作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市场。

各方面应共同配合,协调行动:中药国际化不只是单纯的贸易行为,因为医药管理在各国都非常严格,突破一个国家的医药行政与技术管理壁垒,进入并扩大市场,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首先,中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要有市场开发规划和切实行动。其次,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协助者的角色,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中药企业走出国门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致力于国与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再者,行业组织要充当好维系与沟通的桥梁,在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组织行业团队行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国内外多方面的沟通。

[1]杨 光.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06—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6.

[2]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82.

[3]严 明,黄泰康.中医药开发非洲市场的非市场策略[J].中国药业,2008,17(4):12-13.

[4]熊季霞.中药产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现实困难与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0):654-656.

[5]李 洁.中药出口如何跨越贸易壁垒[J].经贸纵横,2005(7):46-47.

猜你喜欢

南非非洲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An Uncommon Trip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南非的车灯会说话
非洲鼓,打起来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