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2006~2010年抗抑郁药使用分析

2011-02-09

重庆医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羟色胺普兰抗抑郁

万 红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 401147)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病,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兴趣缺乏、运动迟缓、自卑、自责及自罪,甚至企图自杀。根据WHO发表的《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1]。本中心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抗抑郁药在本中心药品应用中占主要地位。现对本中心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使用现状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中心药库微机系统中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以及数量进行分析。药物种类包括:(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2)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剂(norad 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 ressant,NaSSA);(3)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5-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 take inhibitors,SNRI);(4)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5)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reversib le inhibitors of monoam ine oxidase,RIMAs);(6)植物提取物;(7)其他。

1.2 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分析位于用药金额前10位以及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前10位的国产、合资及进口抗抑郁药。DDDs=药物的年消耗剂量/该药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应用频率越大[2]。DDD是指药物达到主要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常规药物以《新编药物学(第 16版)》规定的日剂量为准,新药日剂量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规剂量或临床习惯用药为准。

2 结 果

本中心抗抑郁药种类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及排序见表1。

表1 2006~2010年抗抑郁药种类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续表1 2006~2010年抗抑郁药种类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逐年递增,SSRI类的用药金额及其百分比在5年中均位居第1,且所占百分比均超过70%。抗抑郁药单药的用药金额及排序见表2。5年中列前10位的抗抑郁药中经典TCAs只有氯丙咪嗪在2006年列第9位,其余4年中均为新型的非典型抗抑郁药,前3位均属SSRI类。DDDs列前10位的抗抑郁药见表3,DDDs排序靠前的药品与用药金额排序靠前的药品基本一致,DDDs越大表明该药品的应用频率越大,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性越大。国产、合资及进口抗抑郁药物金额及其构成比见表4,进口药与国产药在本中心抗抑郁药的使用中占主导地位,国产药逐年递增,进口药在2006~2008年呈上升趋势,到2009~2010年趋于稳定。5年中,位居DDDs前3位分别为国产盐酸帕罗西汀(商品名:舒坦乐)、合资盐酸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及盐酸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其DDDs序号与用药金额序号的比值均为1。

表2 2006~2010年用药金额前10位的抗抑郁药及其排序

表3 2006~2010年 DDDs前10位的抗抑郁药

续表3 2006~2010年DDDs前10位的抗抑郁药

表4 2006~2010年国产、合资及进口抗抑郁药物用药金额及其构成比

3 讨 论

抗抑郁药物的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异丙肼,异丙肼属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 ine oxidase inhibitors,M AOI),由于该药具有严重不良反应(如肝脏损害)而被淘汰。1957年具有三环结构的丙咪嗪及其相似化合物的出现取代了MA IO,此类药物统称为TCAs。人们习惯将1950~1960年出现的抗抑郁药称为第1代抗抑郁药,也称为经典抗抑郁药,而将1980年以后出现的抗抑郁药称为第 2代抗抑郁药或新型抗抑郁药[3]。

本调查结果显示2006~2010年本中心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逐年递增,其中SSRI在5年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构成比占所有抗抑郁药的70%以上。SSRI对5-羟色胺有高度选择性,对肾上腺素、多巴胺、组胺及胆碱能神经影响较小,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治疗过程中不需改变药物剂量,不需监测血药浓度,适合抑郁症患者的门诊治疗,临床使用以来,它逐渐成为抗抑郁药的主导产品[4]。

TCAs构成比相对稳定,但其用药金额逐年减少,TCAs属经典抗抑郁药物,经长期临床使用,疗效肯定,且价格低廉。但其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严重,其对心脏的毒性在老年患者尤为明显,易导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等。因此,老年、心脏疾病及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患者不宜使用。

5年来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逐年递增,除了与患病人数增加有关外,还与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及医保覆盖面增大有关。

单品种用药金额前10位的抗抑郁药调查结果显示,TCA s药物中只有氯丙咪嗪在2006年列第9位,其余4年列前10位者均为新型抗抑郁药,且列前3位者均为SSRI。

盐酸帕罗西汀为SSRI中的一种,其特点为起效快,耐受性好,对严重抑郁症以及采用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有效,对焦虑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焦虑性疾病的治疗[5]。舒坦乐为该药的国产制剂,价格便宜,故其用药金额及DDDs在5年中均居第1位,该药的合资产品——赛乐特居第2、3位。

盐酸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是第1个SSRI,1988年在美国上市,它对各型抑郁障碍患者均有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5]。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缓解自主症状,间接加速胃排空,治疗进食障碍,它还是惟一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 inistration,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贪食症的药物,其半衰期长,即使漏服也较少出现戒断症状,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运动障碍[6],特别适用于动力缺乏及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症患者。由于盐酸氟西汀起效慢,不适于严重抑郁症患者。它由胶囊改为分散片后,吸收效果更好,其用药金额及DDDs排序也稳居第2、3位。2003年该药被FDA批准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是第1个获准用于治疗儿童抑郁症的SSRI[7]。

西酞普兰(商品名:喜普妙)是SSRI中对5-羟色胺选择性最强的药物,对其他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精神运动性行为。西酞普兰也是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影响最小的 SSRI,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尤其适用于躯体疾病伴抑郁症且需合用多种药物者,如中风后抑郁症。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西酞普兰过量致死可能性比其他SSRI更大。其DDDs排序在第 4、5位。

艾司西酞普兰为外消旋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它保持了西酞普兰原有的对5-羟色胺转运体的高选择性,又提高了对5-羟色胺再摄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脑内5-羟色胺的传递[8]。

圣约翰草提取物(商品名:路优泰)作用机制复杂,但由于该药为天然药物,使用较安全,在欧洲及美国作为非处方药使用多年且证实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9],其DDDs处于前10位。有学者认为路优泰可作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10]。

国内外研究表明具有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比SSRI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痊愈率[11]。盐酸文拉法辛(商品名:博乐欣)作为第1个国产的具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向选择的再摄取抑制剂,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SSRI,甚至对经多种抗抑郁药治疗失败的患者有效[12]。它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因此,在治疗广泛焦虑症中显示出独特优势[13],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晕、口干、厌食及失眠等,随用药时间的增加,不良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14]。该药价格低于进口制剂,但其存在与剂量相关的持续性高血压。建议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的患者常规监测血压[15]。

DDDs序号与用药金额序号的比值反映药物费用的合理程度。序号比值越接近1,表明该药金额与DDDs同比性越好,费用亦越趋合理[16]。序号比值大的药物提示其价格便宜,使用率高,且用药金额低。反之,则表明其价格较高,使用频率低,用药金额高。本中心DDDs前3位的 SSRI在 5年中,DDDs序号与用药金额序号的比值均为1,提示本中心抗抑郁药的使用比较合理,与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相符。

[1] 张建忠.国外抗抑郁药的进展及其国产化现状[J].上海医药,2003,24(6):270-273.

[2]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217.

[3] Stahl SM.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 ractical app lic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99-204.

[4] Ban TA.Pharmacotherapy ofmental illness——a historical analysis[J].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 l Psychiatry,2001,25(4):709-727.

[5] 曾华.2004~2008年我院抗抑郁药用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学,2009,4(13):194.

[6] 张旭东,王振香.8种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论与分析,2002,2(1):18-20.

[7] 钟宁.氟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8):890-891.

[8] 黄继忠,乔颖.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相关问题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36(1):36-39.

[9] 陈瑞林,赵志刚.抗抑郁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7):54-57.

[10]夏磊,鲁秀荣,李传斌.路优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4):385-586.

[11]甘景梨,金卫东,钱敏才,等.文拉法辛与SSRI治疗抑郁症痊愈率的循证医学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6-8.

[12]李冠军,李华芳,顾牛范.新型抗抑郁药——圣约翰草提取物[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5):332-334.

[13]Poirier MF,Boyer P.Venlafaxine and paroxetine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 ression.Doub le-b lind,random ised comparison[J].Br JPsychiatry,1999,175:12-16.

[14]周敏娟,姚立旗.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3):157-160.

[15]严伟亮.万拉法新治疗抑郁性神经症[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1):59.

[16]王建平.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5):308-310.

猜你喜欢

羟色胺普兰抗抑郁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