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2011-02-09韩明
韩明
近年来,宫外孕呈上升趋势,且未生育者占很大比例,所以保护患者输卵管的功能、保留生殖能力、减轻宫外孕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非常重要,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份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患者58例,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58例,年龄21~38岁,平均27.2岁。其中有流产史50例,占86.2%,无流产史8例,占13.8%。
1.2 适应者 B超证实宫内无孕囊,而附件有包块,连续多次B超探测,可排除宫内早孕合并附件包块者,输卵管妊娠包块<4 cm。输卵管未发生破裂或流产,无明显内出血。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④血β-HCG<2000 mlU/ml;⑤自愿要求药物保守治疗且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氨甲喋呤50 mg/d,溶于生理盐水4 ml中,行肌肉注射,隔日1次,三次为一疗程;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 h,连用3 d,并静脉应用抗炎、护肝药。停药后2 d行血β-HCG水平测定及B超检查,若血β-HCG值不断上升、维持高值不下降或下降不理想(小于15%),B超提示输卵管妊娠包块不缩小,则予第二疗程,治疗方法同前。
1.4 临床观察 每周查血β-HCG两次,查血常规1次,复查B超1次,动态观察输卵管妊娠包块。B超测量子宫直肠陷凹的液体深度,监测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时的情况,并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腹痛、肛门坠胀及阴道流血、药物副反应。
1.5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血β-HCG持续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B超显示包块缩小>50%或消失,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失败:保守治疗过程中病情无改善,甚至发生急性腹痛或输卵管破裂症状而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2.1 本组58例患者,治愈54例,占93.1%;失败4例,占6.9%,皆因治疗过程中出现妊娠破裂而改手术治疗。50例用药一疗程,占92.6%,4例用药二个疗程,占7.4%。
2.2 氨甲喋呤使用的毒副反应及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21例,占36%,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现象。
3 讨论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亦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很大。近十年来,由于高敏感度放免测定B-HCG及高分辨B超的开展,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显著提高,为临床药物治疗宫外孕创造了条件。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成功的关键是杀死异位存活的胚胎和滋养细胞。氨甲喋呤是一种抑制滋养细胞增生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它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氨甲喋呤用于宫外孕的保守治疗已被公认[1],国内外报道成功率在80%左右[2]。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类固醇抗孕激素制剂,具有甾体结构,在分子水平与孕酮竞争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使LH下降,黄体萎缩,从而导致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死亡。本文联用两药治疗未破裂型宫外孕,成功率达93.1%,比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疗效要高。
由于米非司酮口服无明显副反应,联合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仅体现氨甲喋呤的副作用,所以联合用药在疗效明显增强的同时,临床上并未显示副作用增加,故认为联合用药不仅有效,而且安全,对临床推广应用有重要价值。
[1]曹永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对照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04,3.3(5):418-419.
[2]徐增祥,史常旭.现代妇产科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