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拥挤固定正畸治疗中的口腔护理
2011-02-09薛敏芳江苏高邮市妇幼保健所225600
樊 林 樊 莉 薛敏芳 (江苏高邮市妇幼保健所 225600)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一种牙列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口腔健康和功能,严重者影响颅颌面的发育,甚至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和精神障碍。本文对2006年4月至2010年5月来我科诊治的98例牙列拥挤正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口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12~24岁;拔牙矫治36例(36.7%),非拔牙矫治62例(63.3%);矫正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22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选取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口腔护理的50例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不配合矫治4例(8.0%),其中损坏矫治器3例,不按时复诊1例;治疗结束后发生牙龈炎4例(8.0%)。对照组不配合矫治12例(25.0%),其中损坏矫治器8例,不按时复诊4例;治疗结束后发生牙龈炎15例(31.2%)。观察组不配合矫治率和牙龈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2 口腔护理要点
2.1 认真准备全套临床资料,科学制订矫治方案 临床资料包括正畸专科病历、记存(研究)模型、X线曲面断层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照相(包括口内正侧位咬合像、上下牙列像、口外正侧位及45度面像)、临床记录等,必要时补拍根尖片、咬合片。认真做好矫治前资料准备工作,有助于全面、细致了解存在的问题和科学、严谨地制订矫治方案,从而规范诊疗工作,提高矫治水平。
2.2 悉心同患者及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矫治前,医生既要重视患者的牙颌畸形和其自我认识与要求,还应尽力让他们理解医生的建议。矫治方案制订后,通过沟通让患者及家长了解口腔矫治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必要时展示矫治成功病例的图片,以增强患者的矫治信心,使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告知患者矫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矫治方案、疗程、费用、预后、医疗风险及注意事项,如口腔卫生维护、保护矫治装置、按时复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及是否需要拔牙、配合及保持问题等。这样有助于培养患者及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使矫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治疗完成后,因人体差异、生长发育和遗传等因素,畸形都有复发的趋势[1]。
2.3 口腔卫生指导及护理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矫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由于固定矫治相对复杂,口内存留时间长,不易清洁及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等因素,若口腔卫生维护不当极易造成牙龈炎、牙齿脱矿及口腔黏膜炎。安装矫治器后,通过播放口腔正畸健康宣教幻灯片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告之初戴矫治器及每次复诊加力后可能会出现轻度反应性疼痛和不适;教会患者正确选择牙刷及刷牙方法、次数(必要时使用牙间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尽量少食黏性大、硬度高、含糖量多的食物);遇有弓丝伸长、脱位导致创伤性溃疡时,可暂时用保护蜡或口香糖应急处理;必要时配合使用漱口水局部辅助控制炎症。口腔卫生指导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贯穿于患者的整个矫治过程。
2.4 定期回访,全程监控矫治过程 矫治过程中,向患者发放口腔正畸复诊单,约定复诊时间(因青少年学业紧张,复诊时间尽量安排在周末),杜绝口头约定。双方互留联系电话,做到有事及时联系,有问题及时处理。矫治结束戴用保持器期间,因复诊时间较长,患者对保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能会缩短保持时间。定期回访有助于全程监控矫治及保持过程,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程度,缩短矫治疗程,防止畸形复发,保证矫治效果。
总之,牙列拥挤固定矫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复诊次数多,周期长。只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缓解固定矫治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有利于患者牙齿的健康,提高矫治的整体水平。
[1]中华口腔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8.
[2]毕长青,陈远萍,卢爱工.正畸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的指导与评价[J].吉林医学,2007,12(18):1971-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