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濂溪志》版本述略

2011-02-09王晚霞

关键词:夫子刻本

王晚霞

(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湖南 永州,425100)

周敦颐留存作品不多,所以濂溪志的刊刻对于濂溪学研究来说,就显得很有意义。从明代开始,就陆续的有人搜集整理编修濂溪志。濂溪志以地方志的形式,记载了周敦颐的作品、自宋至清后人以诗、文、颂、铭、歌、赋等形式,表达对周子的敬仰和怀念。其中歌者有周氏后裔,地方官员,普通百姓,异地过客,旅游者,慕名前来者等。这些濂溪志材料记录着周子思想自宋至清的传承流变轨迹,是研究周敦颐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笔者所处濂溪研究所近几年来根据濂溪志版本在明清的刊刻编修情况,搜集整理了目前现存的濂溪志版本共计八种,正在做最后的校注工作,我们根据时间段,将这些版本分为明代版本系统和清代版本系统,现将各版本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一、明代版本

(一) 鲁承恩版《濂溪志》

此本目前国内无存。据胥从化版《濂溪志》中鲁承恩写于嘉靖庚子(1540)年的《濂溪志序》一文[1],此本题为“嘉靖庚子严陵鲁承恩同知本府刻”,编修时间创始于嘉靖已亥孟冬,续成于嘉靖庚子季秋。据载,该本校者为“同寅渭北赵公儒,乡彦石北朱子衮”,刊刻者为周子裔孙五经博士绣麟。另外得“同官于是郡者寮属计若干人,生长于是邦者,缙绅韦布之士,共若干人”之助。

其体例为:“首之图像,以正其始。次之序例、目录,以明其义。次之御制,以致其尊。次之遗书,以昭其则。次之著述、践履,以纪其迹。次之事状、事证,以详其实。次之谱系、谱传、谱稽,以衍其裔。次之奏疏、公移,以取其征。次之表、说、辨、赋、诗、记、序、跋,以备其考。次之祭文、附录,以稽其终。知先生之始,不自始也,始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以启其统。先生之终,不自终也,终于明道、伊川、紫阳,以继其传。”

据《永州府志》载,鲁承恩为浙江建德人,嘉靖十八年(1539)任永州府同知[2]。

(二) 胥从化版《濂溪志》

此本修订于明朝万历岁癸巳孟秋之望(1593),由时任永州市永明县(今永州市江永县)知县的胥从化编订,由道州儒学署学正事举人谢贶编校,训导刘报国同校[1]。此本共十卷,目前仅存六卷,第四、五、六卷已轶。据底本目录,第四卷为元公事状,第五卷为诸儒议论,第六卷为历代褒崇。现存部分据笔者初步统计约10万字。其体例如下:

图5幅,分别为:元公故里图,月岩图,濂溪祠堂图,新建濂溪后裔书院图,元公遗范;

年谱;

濂溪周先生志序,李桢;

濂溪先生志序,郭惟贤;

濂溪志叙例,谢贶;

卷之一元公遗范,2篇;

卷之二元公遗书和杂著,40篇;

卷之三年谱(提至文首);

卷之七古今记述,62篇;

卷之八古今题咏,138篇;

卷之九古今祭谒,31篇;

卷之十濂溪世系,图5幅。

据《永州府志》载,胥从化为巴县人,己丑进士。谢贶为东莞人,万历二十四年任永州府道县推判[2]。

(三) 李桢版《濂溪志》

此本修订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冬十月(1593),由时任“赐进士第嘉议大夫、户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协理院事、左副都御史、北地李桢”刻印[3],当时李桢正“镇抚三楚”。此本共九卷全,据笔者初步统计约7.8万字。此本目前国内各大图书馆基本均有藏,是来自福建省图书馆藏的明万历刻本,收入《四库全书》。其体例如下:

图7幅,分别为:濂溪周先生书院图,宋大儒第,故里图,月岩图,谏议公祠,光霁图,周濂溪先生真像;

卷之一濂溪周先生志序,李桢;濂溪先生志序,郭惟贤;像赞,朱熹;古今纪述题咏姓氏;

卷之二元公杂著,39篇;

卷之三元公年表;

卷之四濂溪先生行实类,2篇;

卷之五诸儒议论;

卷之六历代褒崇,9篇;

卷之七古今纪述,26篇;

卷之八古今题咏类,144篇;

卷之九古今祭谒,36篇。

(四) 周沈珂、周之翰版《周元公世系遗芳集》

在吴大镕主修的《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中[4],道州牧方琼所作的《刻濂溪遗芳集序》里,周氏十二世孙翰林博士周冕有这样一段话:

图书虽天下所共究,濂溪虽天下所共闻,然我舂陵之所谓濂溪,所谓月岩与营道者,人未之见。爱莲有池,池上有亭,亭池上下有光风霁月,人未之玩赏。我祖吟咏性情,爱莲有说,示拙有赋,思亲之类有诗,及其既往,上而追封有制,下而奉祀有祠。或序或记,不一其文,是皆散在群书,或传录于家者,人未之悉究。他如世之文人才士,经舂陵,睹遗迹而慕濂溪者,称赞有佳句,士大夫亲见我朝崇儒重道,为我祖而赐冕以世膺之爵,其垂爱及冕者,亦赠有佳什,是皆我祖之芳默寓于山川,发越于吾儒,崇重于圣朝,垂裕于子孙,而图书所载之未尽者也。

这是周冕刻印其《濂溪遗芳集》的理由,也说明了濂溪“志”与濂溪“遗芳集”的异同,同时表明了《濂溪遗芳集》的独特意义:那些外人见不到的月岩、营道、爱莲池、爱莲亭以及皇上的追封、后裔的奉祀及文人才士的称赞佳句等,均在遗芳集中。

周沈珂、周之翰父子为周子后裔,此本刻印于明朝万历丙辰仲冬(1616),共五卷全[5],据笔者初步统计约为3.8万字。此本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86》有存,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的万历刻本。其体例为:

周元公世系遗芳集汇序,徐可行(存印章3方);

周氏汇辑先世遗编叙,周京(存印章2方);

第一卷至第五卷,共计104篇。

此本以周氏7世孙、8世孙、9世孙、10世孙、11世孙、12世孙、13世孙、14世孙为主线作志,章法与他本不同。此本目录编排也与他本不同,他本都是全书目录置于正文起始之前,此本无全书统一目录,各卷分别有自己的目录,并各自置于各卷起始之前。此本保存不善,目前所见版本多处模糊难辨。

(五) 李嵊慈版《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此本作者署名为“舂陵拙吏龙城后学航普李嵊慈元颖父纂修”。刻印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共十三卷全[6],据笔者初步统计为10.3万字。此本虽名作“集”,但作者在自序中称作“濂溪周元公志序”,且考此本内容,确是按志体编修,故仍列入志一类。其体例为:

濂溪周元公志序,李嵊慈;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目录;

卷之一元公芳迹,图8幅,分别为:元公故里图,元公故里家祠图,月岩图,谏议公祠,光霁亭图,濂溪周先生书院图,范大儒第,周元公像(附有朱熹的《像赞》和宋濂的《像记》);

卷之二元公年表,1篇;

卷之三太极图,3篇;

卷之四元公遗书,1篇;

卷之五杂著,39篇;

卷之六事状,3篇;

卷之七诸儒议论,9篇;

卷之八古今纪述,37篇;

卷之九历代褒崇,17篇;

卷之十古今题咏,4篇;

卷之十一古今诗,61篇;

卷之十二古今祭谒,18篇;

卷之十三元公世系,图4幅。

据《永州府志》载,李嵊慈为马平人,天启四年任道县知州军事[2]。

二、清代版本

(一) 吴大镕版《道光元公濂溪周夫子志》

此本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印,凝翠轩藏板,由三韩知道州事吴大镕、吴重鼎先生主修,同修者为:道州州判丁士达,号德卿,京口人;儒学学正王遵度,号次同,齐安人;参订者为:儒学训导石国纶,号颙章,鄂城人;督刻者为道州吏目张成福,号获社,博陵人;校正者为:郡入后学,何大晋,号退然;许魁字,介五;同校者为:何鸣凤,字梧生;陈龙飞,字际五;陈宣,字广化;何友兰,字芳若;编次者为:常在,字云石[4]。此本共14卷全,内容最为翔实丰富,字数也最多,据笔者初步统计为14.9万字。国内部分图书馆有藏。其体例为:

濂溪志序,丁(存印章2方);

序,张成福;

叙,朱士杰;

濂溪周夫子志序,姚淳焘(存印章3方);

刻濂溪先生志序,吴大镕(存印章2方);

卷首,总论1则,提纲10则,凡例4则,濂溪故里图说,月岩图说,月岩辩(其中有谏议祠,濂溪书院祠堂图,濂溪故里图);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一周子世家志,3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二遗像道范志,3篇(有周子像1幅);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三年表行实志,2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四遗书文献志一,图 1幅,文5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五遗书文献志二,3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六遗书文献志三,52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七诸儒论断志;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八历代褒崇志一,7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九历代褒崇志二,23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春秋享祀志一,26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一春秋享祀志二,23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二优恤后裔志,16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三宗支蕃衍志,图 2幅;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四古今艺文志,11篇;

道国元公濂溪周夫子志卷十五古今艺文志二,122篇;

濂溪志后序,石国纶(存印章2方);

修濂溪志跋后,常在(存印章1方)。

(二) 周诰版《濂溪志》

此本刻印于道光己亥(1839)年,爱莲堂藏版[7]。“周诰”有的作“周浩”,为周氏后裔。此本七卷全,目前国内部分图书馆藏,笔者有原刻本,较为清晰。据笔者初步统计约为11万字。其体例为:

序,汤金钊(存印章2方);

濂溪志凡例;

濂溪志目录;

重修濂溪志序,白延禧(存印章2方);

濂溪先生事状,朱子;

濂溪先生本传,《宋史》;

濂溪志卷一遗书,图1幅,文8篇;

濂溪志卷二元公杂著,111篇;

濂溪志卷三年谱,2篇;

濂溪志卷四祠墓,56篇;

濂溪志卷五褒崇,18篇;

濂溪志卷六优恤,7篇;

濂溪志卷七文录,30篇;

重修濂溪志跋,杨上容。

(三) 周诰版《濂溪遗芳集》

此本遗芳集作者与上述《濂溪志》同,刻于道光己亥年(1839)[8],现存二卷,据底本看,内容不全,有遗失。存诗105篇。现存本据笔者初步统计约1万字。国内部分图书馆藏。

(四) 彭玉麟版《希贤录》

此本署名为“衡阳后学彭玉麟谨辑,桐城存之方宗诚、善化麓樵胡传钊分校,芷江与吾李成谋、益阳燕山丁义方合刊”[9]。刻于光绪九年(1883),共二卷全,据笔者初步统计为1.6万字。国内部分图书馆藏。

其体例为:

序,彭玉麟;

说,丁义方;

卷上,14篇;

卷下,8篇。

此本内容与他本差别较大,内无周子作品,主要内容是周子行实、传记、皇帝庙诏、周子墓记等。

三、濂溪志版本的特点

(一) 记叙体裁多样

在现存的濂溪志的版本中,记叙的体裁约计有:传、图、像、世家、赞、年表、行实、图测、叙、说、辩、序、文、赋、诗、札、记、跋、铭、辞、颂、奏疏、谥议、公檄、诏等,几乎涵括了所有文体。

(二) 资料翔实丰富

这是志体的最大特点,“历代志书无不以搜罗资料广泛。记叙详备为宗旨”[10]。这也是濂溪志的最大特点,各本濂溪志以多种多样的体裁,记载了以周濂溪为核心的各种各样的内容,包括:周敦颐的作品、濂溪故里系列图、濂溪先生本传、先贤世家、朱子赞、先生年表、年谱、太极图说、图测、历代濂溪书院修建情况、历代濂溪祠堂修建情况、祠记、历代春秋享祀情况、祭文、濂溪祠堂铭文、辞、赋、颂及后人歌咏的诗词歌赋,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内容全面综合,延续明清两朝,具有很强的资料性。

(三) 修者多数为地方官员、周氏后裔

在濂溪志的刊刻者中,鲁承恩、胥从化、李桢、吴大镕为地方官员,周沈珂、周之翰、周诰为濂溪后裔,李嵊慈、彭玉麟为地方学者。

(四) 修志者多为传播周子思想

周敦颐思想在明清时期地位甚高,当地学者官员念及,无不希望其发扬光大,濂溪志中提到的修建濂溪祠、濂溪书院、刊刻周子集等,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在每一本的序中都提到刊刻初衷,无过于此。郭惟贤在序中说“志先生者,乃所以志孔子也”[3],可以使“祖功宗德,睹之若生。道业文章,合之为一。方册具在,典刑不忘。匪直旦暮千载,抑且百代一时”[5]。吴大镕见“旧有志书,兵燹之后荡为灰烬”,故 “盍取旧志而重新之,”“藉以表章圣学,绍述前徽”,都是此意[4]。

[1]胥从化. 濂溪志[M]. 明朝万历刻本.

[2](清)吕恩湛修, (清)宗绩辰纂. 永州府志[M]. 长沙: 岳麓书社.

[3]李桢. 濂溪志[M]. 明朝万历刻本.

[4]吴大镕. 道光元公周夫子志[M]. 康熙24年刻本.

[5]周沈珂, 周之翰. 周元公世系遗芳集[M]. 明朝刻本.

[6]李嵊慈. 濂溪志[M]. 天启四年刻本.

[7]周诰. 濂溪志[M]. 道光己亥年刻本.

[8]周诰. 遗芳集[M]. 道光己亥年刻本.

[9]彭玉麟. 希贤录[M]. 光绪9年刻本.

[10]王德恒. 中国方志学[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9: 18.

猜你喜欢

夫子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夫子的挑战
黑城所出《地理新书》刻本残片考
心通长宇,道贯广宙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论
山西发现北宋刻本《崇宁藏》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开玩笑 有学问
夫子亦“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