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2011-02-0926607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苏金满
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苏金满
背景音乐疗法即科学且系统地运用背景音乐的特性,对人加以影响,协助疗养员在疾病康复治疗过程中达到心理、生理和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是疗养员在治疗过程中身心得以改变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所以背景音乐对人体身心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背景音乐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医学康复治疗中。
1 音乐与人体作用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1],大脑边缘系统与周围有广泛的联系,接受各种感觉(躯体、内脏)邻近新皮质及边缘系统内部的传入纤维,同时又向视丘下部、纹状体、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纤维调节抑制大脑皮质功能。音乐以声波的形式首先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通过传入纤维和发出纤维作用于大脑皮层右侧颞叶音乐活动中枢,轻松欢快的音乐通过此中枢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进而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维护正常生理节律和心理平衡。另外,音乐能使人体增加制造内啡肽(一种天然止痛剂)和免疫球蛋白IgA(它能加速痊愈,减少感染危险和控制心跳频率),对疼痛、忧郁和抑郁,精神、情绪异常及神经等方面的病症有特殊疗效。音乐就是这样通过产生的声波信号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来调节躯体运动自主神经大脑皮质功能,促进身心健康和康复的。
2 康复治疗中对背景音乐的选择
不同疾病的疗养员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类别的背景音乐,以期达到辅助治疗的最佳效果。
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力度等表现手法,可将其分为兴奋类、镇静类、松弛类、伤感类等多种类别。一般来说,抑郁、忧郁症、老年痴呆、慢性头痛患者等宜选听曲调欢乐兴奋、节奏感强、朝气蓬勃、使人愉快的兴奋类音乐,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圆舞曲》和传统民族乐曲《小开门》、《喜相逢》、《欢乐颂》、《春天来了》等,可将消极、冷漠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热情的情绪,此外,对于胃肠功能紊乱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亚健康的人也适用这种音乐[2];失眠、神经衰弱者宜选择曲调低吟、缓慢轻悠的镇静类乐曲,如《圣母颂》、《摇篮曲》、《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可以调节人的心率和呼吸,具有降压、镇静的作用,从而促进睡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各种焦虑性神经症疗养员宜选择音乐恬静、柔和、优雅亲切、赏心悦耳松弛类的曲目,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舒伯特的《第六交响曲》、琴曲《流水》、筝曲《风入松》、班德瑞的轻音乐等曲目,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使血管舒张,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在康复治疗中一般不采用伤感类音乐,诱导疗养员宣泄内心压抑,以利于其身心康复的情况除外。
3 康复治疗中背景音乐疗法辅助作用的实现
在疗养员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背景音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3],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音乐疗法实现的。
3.1 音乐欣赏疗法 音乐欣赏疗法是一种被动式音乐治疗方法。在我院康复疗养过程中通过播放特定的背景音乐以调整疗养员的身心,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是运用非常普遍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等来欣赏音乐,用音乐本身具有的内在涵义及魅力帮助自身康复。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可经指导后院外进行,也可在院内由护士根据其情况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听音乐或播放歌曲。在音乐的选择上应用内容健康、节奏明朗、旋律优美、声音和谐的音乐。一般焦虑及高血压疗养员不能用节奏快、兴奋的曲子,抑郁悲伤的疗养员不用较伤感的音乐。但临床应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疗养员的具体情况对症应用音乐。不但要考虑疗养员的个性、职业、修养等因素,还应考虑疗养员的情绪状态,所选择的曲子应适应疗养员的情绪。由于个人对音乐反应效果、音乐选择的评价和对音乐喜欢的程度不同,所以还需考虑以疗养员熟悉、喜爱及有寓意的音乐产生的效果为最好。同时和疗养员商讨不间断的音乐聆听周期,允许疗养员选择音乐,并提供音乐连续播放的时间,增加疗养员在康复训练环境中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把疗养员对音乐疗法的反应记录下来。被动性音乐治疗是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主要用于精神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
3.2 音乐伴奏疗法 音乐伴奏疗法是一种主动式音乐体疗。由疗养员自己演奏喜爱的音乐以达到充分散发压力和感情的目的。可以是独自演奏,亦可护理者与疗养员组合演奏。此种护理的实施者应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护士可使用钢琴和电子琴等键盘乐器,疗养员则可使用易于掌握的小鼓、三角铃等打击器。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大多采用节奏平衡、音调恒定的乐曲或歌曲。通过主动演奏音乐,在这种背景音乐之下,无形中缓解压力和保健身心,实现疗养康复。
3.3 音乐伴舞疗法 音乐伴舞疗法也是一种主动式音乐体疗[4]。疗养员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也可以在一定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等强身健体的运动。这种音乐疗法适合于慢性病能活动的疗养员,每天早晚各一次,对降低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脑循环状态,延缓衰老,保持身心健康有一定疗效和作用。
音乐体疗能减轻疗养员的心理负担,让其摆脱疾病意识,培养正性情绪,促进疾病恢复。伤病残的疗养员心理活动复杂,单用药物治疗仅能改善病理现象,无法改善心理和社会行为上的失调。音乐使康复疗养员在悠扬美妙的乐曲声中精神放松,注意力转移,消除紧张情绪,陶冶心志,增进内环境稳定,同时也锻炼了各关节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速了康复进程。
3.4 其他背景音乐疗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背景音乐基础上,又创新出音乐导引气功疗法、音乐电疗法、音乐戏剧疗法和音乐游戏治疗等针对康复治疗的背景音乐辅助治疗新方法、新技术,从而在康复治疗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背景音乐疗法摆脱了单纯的医学护理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将音乐、心理、社会、文化、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引入治疗中。在未来康复治疗中,背景音乐疗法必将以其适应医学实践的实用性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1]Agell L.Musical manage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J].Hosp Med,2002,63(1):54.
[2]高丽红,杜春艳.一滴血检测42名护理人员胃肠功能紊乱的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7):433-434.
[3]崔静,赵继军.音乐疗法及在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9):2421-2423.
[4]李艳菊,靳景云.音乐疗法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J].现代康复,200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