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家藏书乐山乐水

2011-02-08危若

市场周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私家藏书家藏书楼

危若

古代的藏书力量大致由公家和私人汇聚而成。仔细说来,有以下4种。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藏书;二是寺观藏书,即宗教组织所藏的经卷;三是书院系统的藏书,属于半官方半私人的性质再者便是私家藏书了。尽管前三神属于集体的组织性行为,但从历史文化影响上来看,藏书算不得是“人多力量大”的事情。

北师大文献学学者周少川认为,从精心的程度、书与人接触的程度上,私家藏书都胜过官方藏书。许多藏家在防火,防水,防虫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经验和做法。清《四库全书》的编撰,其实有80%的资料来自私家藏书。而私人藏书家在藏书的过程中,也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藏书文化。

藏书讲究天人合一

正如宁波天一阁呈现的那样,伴随着私家藏书发展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藏书建筑文化。私人藏书家们对于藏书的处所偏爱有加,从外部选址到内部布局,甚至楼院匾额名称都匠心斟酌,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景观。

私人藏书家追求的是虚实合一。虚,指的是藏书楼的名称,意境的营造等等,注重精神的享受;实,指的是构筑、布局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更要有形而下的务实的使用效果。如宁波天一阁的建制则取法于《周易•系辞》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书楼的形制是一幢六开间的两层木结构楼房。尽管是松木框架结构,却是砖瓦砖基砖墙,坐北朝南,迎阳防湿,兼具美观与实用。楼上为一通间,楼下分隔为六间,以对应“天一”,“地六”。楼下六间,一字排开,一一隔断;楼上六间,合而为一,中间用书橱隔开。书橱两面开门,以利通风。阁前有一蓄水池,阁前阁后假山叠翠,有“九狮一象”之景,并植竹,使书楼显得格外沉静清幽。

此外,私人藏书楼还讲究“天人合一”,即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感。在因凭选址上,藏书家十分看重“风水”。开明代藏书风气的宋濂,在浦江平冈依溪构筑了藏书楼,命名为青萝山房;与浦江相邻的义乌虞守愚,背山临水又引水为池,筑楼于水池之中,以小舟为渡。楼上长窗绕环藏书万卷可防湿,楼下明堂宽敞读书著述排干扰。

在園林造境方面,藏书家多崇山乐水,将古代園林技艺与藏书楼结合起来。清代嘉兴朱彝尊出身于书香名门和藏书世家,他把从宅第分立出来的私家后花園改建和重组为私家藏书園。不仅累石垒山,而且引水为涧。依山傍水的潜采堂收藏文献典籍九万卷,邻桥依水的娱老轩抄读书。精考据、工诗文。花木围绕。堂轩之间的曝书亭统称藏书園。从藏书楼到藏书園,这又是书楼建筑文化的一大发展。总之,爱书的藏家们充分发挥了“爱屋及乌”的精神,只要有关书、有关藏书的一切都竭力去造境造美。

此外,私家藏书不仅“藏”文化,其实还“长”文化。藏家之间互相比富,在校勘,搜求版本、编目上竭尽全力,实际起到了版本整理作用。古代的藏书家还有不少是学问家、艺术家,每得书,便欣然绘制得书图,盖上藏书印,每年的“曝书日”,还要组织赛诗、拜书等活动,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典故与故事。

私家藏书绵延千年

相对公家藏书来讲,私家藏书出现得较晚。公家藏书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彼时就已经出现专门收藏档案、简册的官方机构。而私家藏书待到春秋战国时期方才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绕不过去的私人藏书家。孔子广搜文献,“定礼乐,明旧章”。但早期图书的载体多为笨重的竹木简,贮藏,书写,携带均不方便。靠手抄复制,成之不易,聚之更难私藏者寥寥。而方便携带搜集的帛书,成本高昂,也无法大量收集。所以,当时书籍材质的局限极大地限制了私人的藏书活动。

而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古代私人藏书就得到飞速发展的机遇。当然,文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动力。与筒、帛相比,纸张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对于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促进。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古代私人藏书在数量规模上有明显的增加。

而古代私家藏书的兴盛时期,则当属宋代到清末。两宋尊文抑武,文化的繁荣使得藏家人数激增,私人藏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同与仿效。加之宋代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世代藏家,像新喻刘氏,安阳韩氏,宋城王氏等。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部各有特色的私家藏书目录,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

宁波“天一阁”被认为是现存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旅图书馆之一。另外两大图书馆均位于意大利。一是“马拉特斯塔图书馆”,由意大利贵族马拉特斯塔1452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切泽纳设立。它的图书馆建筑和馆内设备、藏书一直被保存到今天,也是唯一现存的文艺复兴早期的图书馆建筑。二是“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由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者柯西莫,美第奇和其孙洛伦佐‘美第奇建立了举世闻名的美第奇家族图书馆。1808年,美第奇家族图书馆合并到洛伦佐图书馆,采用现名。

猜你喜欢

私家藏书家藏书楼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杭州胡雪岩故居的私家园林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给中年女性的“私家”调理方
简论明代中期的学校藏书楼
全是书
全是书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
藏书楼
藏书楼开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