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化产业挥洒大手笔
2011-02-08高洁
高洁
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打通社会融资渠道、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积极拓展文化市场,“十一五”以来,苏州文化产业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挥出大手笔,制定大战略,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全省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截至2010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69.17亿元,在全市GDP中占比4.14%,为苏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力争达到7%以上,实现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大改革
夯实政策基础建立金融支持机制
战略决定成败。
20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苏州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苏州市文化发展的目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文化设施更加完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市场更加繁荣,文化效益更加显著,文化活力,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国内同等城市前列。
从2009年开始,苏州市先后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苏州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苏州市重点文化企业认定和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等文件。
“完整的政策体系的确立,为苏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定的政策保障,苏州文化产业迅速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苏州市文广新局产业处处长吴敏介绍说,完整的政策体系的迅速建立,弥补了苏州文化产业起步晚的缺陷。
而融资难是文化企业、特别是新兴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为此,苏州市建立了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出台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苏州市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重点引导扶持发展势头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文化单位及具有高增长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用足用好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公布了2010年度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计划安排。据悉,2010年度共扶持文化产业项目25个,扶持金额达,1135万元。
为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实施政府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机构等联台推进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八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建立较为完整的“苏州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体系,包括专项扶持资金、信用担保基金,投资引导基金等,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据了解,目前“苏州市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已正式进八全面实施阶段,召开了“政担银企”座谈会,组织担保公司、银行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增进了银企沟通了解。目前,苏州相城阳澄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士奥动画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进入担保放贷论证阶段。与此同时,苏州市正积极探索建立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积极与中保财险苏州分公司合作,探讨设立苏州文化企业融资专项风险补偿基金的可行性,为文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散风险,用于补偿金融机构在文化企业贷款上的部分坏账损失,确保文化企业持续稳定又好又快地发展。
大企业
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培育引进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强势文化产业,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十一五”期间,苏州市涌现出了一批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如中国光华{苏州)文化创意博览中心,现代传媒大厦等,并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带动各相关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培育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吴敏介绍说,目前苏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文化艺术,出版印刷,广播影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会展广告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苏州市又启动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跨越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建设一批”的原则,经过筹划,论证,筛选,确定了2011年度苏州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共83个,包括拟建项目31个,在建项目52个,总投资达634.28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如花桥网尚世界电影博览园,苏州现代传媒广场,虎丘婚纱城等。将重点建成现代传媒广场,国际影视娱乐城、苏报集团印刷数字化产业园研发大楼,张家港软件(动漫)产业园等项目,并在全市力争发展建设60个文化产业载体。板块和集聚区。重点培育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动漫业等十类文化产业集聚区。
为了推进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根据上半年苏州市出台的《苏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启动了第一批苏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申报工作,今后将逐步建立起市级,省级、国家级逐级申报制度。
据介绍,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苏州将在全市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国和海外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苏州市上市文化企业“零”的突破。
大市场
培育新兴文化企业主动出击求发展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苏州市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多门类齐头并进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全市文化产业企业约有1.3万家,从业人数约为33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69.17亿元,增加值379.11亿元,比2009年增长35.6%,在全市GDP中占比4.14%,比2009年提高了0.53个百分点,在服务业增加值中占比超10%。目前,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在江苏省名列首位,基本形成了多门类,综合型的文化产业体系,已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为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为保障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苏州市积极培育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苏州市立足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文化企业,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重点非遗项目品牌的保护性注册,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产业自主品牌。近年来创意设计业投资达101亿元,2010年完成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加约80%。动漫游戏业迅速崛起,2010年全市动漫片创作生产数量将近20部约11000分钟,实现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30%。而嫁接于传统文化上的苏派玉雕、刺绣等产业也日益进发出活力。“只有加快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文化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吴敏介绍说,在积极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同时,苏州市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拓展国内文化市场。
据介绍,今年5月,苏州市首次以大市组团形式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充分推进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苏州展团对外召开四场专场推介会,有27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00亿元,并达成400余项合作意向共120多亿元,文化创意产品现场销售超过500万元。今年7月,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赴台交流会也成功举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有总额40多亿元的32个项目签约,实现了苏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