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开发
2011-02-08田国杰陈伟
田国杰,陈伟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37)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开发
田国杰,陈伟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37)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中强化实训教学,并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体现完整外贸业务流程的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在专业调研基础上按照岗位群的视角分析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实训教学内容;针对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实训目标体系;依据外贸流程和具体环节的工作过程确定实训教学流程和模式;建设校内实训室,实行"学做合一"的校内实训教学;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训教学。
工作过程;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对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都很高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该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作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十分适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实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实际做法为例展开研究,尝试在工作过程基础上构建体现完整外贸业务流程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一、基于外贸业务流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训流程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的培养应建立“专业认知→课堂教学(含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室操作演练→职业资格考证辅导→课程校外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由于外贸企业相关岗位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应融入实践训练的环节和流程。有代表性并能较为全面反应外贸业务流程的情况是信用证条件下以CIF为贸易条件的出口业务,主要包括:“选择供货商,建立对外业务关系,确定出口贸易对象,洽谈业务,签订对外合同,催证审证改证,签订内贸收购合同,履行合同,商检与报关,安排运输与保险,制单结汇,外汇核销与出口退税”。[1]外贸整体工作过程的流程性使外贸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间具有前后衔接关系,具体外贸业务流程背后的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训流程设计应基于这种线性的工作过程,并体现专业学习的认知规律。日常课堂教学以及能使学生获得职业资格的考证辅导人才培养中突出理论教学的环节。而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承担实训教学的两个平台,笔者所在学院搭建了以综合演练为主的校内实训室和不同外贸企业与部门参与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和实训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依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立实训教学目标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使学生将来能在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2]通过调研发现,外贸工作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是全面的。它要求学生应是具有一定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必备的专业背景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具备外贸单证制作与审核、报检、报关、结算等外贸业务操作能力,能通过函电、会展、电子商务平台与外国客户开展业务沟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决定了将来的职业岗位能力。在根据外贸企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和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的基础上,确立如下实训教学目标体系:
(一)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校内外实训教学使学生巩固国际贸易实务必备的专业背景知识,具备国际市场调研与营销的能力、涉外商务谈判能力、外贸单证制作与审核能力、办理进出口贸易结算能力,熟练掌握外经贸函电收发的技能、报检与报关的基本技能,会准确签订商品进出口及跨境代理合同,能独立完成外贸工作中申请许可证、办理保险、报关报检、租船订舱、单证跟踪、拓展国际市场等具体业务。
(二)方法能力目标
为了使学生能胜任将来的外贸工作,在专业实训的同时对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训练。通过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完成外贸工作任务时对外贸函电的翻译与撰写、跨语言商务谈判、外文合同与单证阅读与缮制、对外客户维护、更新外贸企业外文页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际沟通能力。通过仿真或真实环境下的外贸流程工作任务训练,进行网上促销、网上谈判、网上订货、网上交割、网上支付等商务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三)社会能力与职业素养目标
外贸工作岗位面对的国际市场千变万化、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员打交道,这对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实训过程中也应该将学生情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实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将这方面的训练纳入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国际商务谈判、涉外人员推销、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团队合作、人际沟通、适应环境等社会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未来的外贸岗位工作。
三、基于外贸工作任务确定实训内容
笔者所在学院在专业调研基础上,初步进行了外贸企业的工作任务分析,整理出了外贸企业十六项典型的工作任务:调研分析外贸行情、组织国际市场营销、根据行业与产品性质安排外贸业务流程、实施对外电子商务活动、策划实施国际商务谈判、订立进出口合同、实施进出口的善后服务、实施对外函电沟通、缮制与审核单证、跟踪单证、报税与出口退税等业务、办理进出口货款收支与外汇结算、办理货物运输与保险、货代操作、组织进出口商品报关、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
通过对这些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按照职业能力要求与工作任务的相似性,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来自于三个职业岗位群:单证与跟单岗位群、报关与货代岗位群、外贸销售岗位群;各工作岗位在岗位群中是分层递进的,如在外贸销售岗位群中就是按照“外贸业务助理→外贸业务专员→外贸经理”逐层递进的。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的内容将涵盖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重构会形成实训教学的元素;代表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教学内容按岗位群进行归集,整合成实训项目内容。这些实训项目内容组合成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跟单、报关报检实务、货运代理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对外网络营销、电子商务、BEC商务英语等课程全部内容或实训部分内容。按照岗位的层次性展开包含所有实训内容的课程,就形成实训教学体系。
四、构建校内实训平台并开展“学做合一”的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训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学做合一”的校内实训是完成实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展会、外贸公司、B2B电子商务平台这三种主要的外贸活动方式,学院从实训目标出发搭建了以综合演练为主、能开展“学做合一”实训教学的校内实训室,具体包括国际商务场景实训室、国际贸易综合演练实训室、电子商务模拟演练实训室,在虚拟环境、真实场景、综合条件下展开“学做合一”的校内实训。
(一)电子商务模拟演练实训室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需要转换为实际的工作技能,因此,让学生在实训室仿真训练中培养国际贸易业务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电子商务在国际经贸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国际贸易出现了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等特征”。[3]基于上述两点原因,我院建设了电子商务模拟演练实训室。该实训室内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融合了国际贸易基本实务和电子商务最新技能,总结了外贸实务流程,模拟出了真实国际商务环境下进出口业务的流程。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将担任外贸业务流程中的不同主体,组成模拟贸易环境,并通过相互竞争或协作的角色扮演,直接承担不同主体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模拟操作学生将掌握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银行的主要业务与操作流程。
该实验室除了承担外贸业务模拟实训外,还可以为涉外电子商务、对外网络营销提供真实互动的教学与实践环境。学生以校企合作外销员的身份在真实网络环境下完成对外网络营销、促销外贸函电发送、外国客户维护等外贸业务;通过阿里巴巴(http://www.alibaba.com)、环球资源网(http:// www.globalsources.com)搜寻外国客户信息。
(二)国际商务场景实训室
虽然仿真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外贸业务操作的感性认识,但外贸实际工作中毕竟在真实的职场中进行的,只有努力培养出具有一定职场能力和营销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4]
国际商务场景实训室可以提供真实国家商务场景加工构建成的学习情境,完成学生在国际商务谈判、涉外合同签订等外贸活动中的技能训练,开展国际商务礼仪实训教学,使学生更早融入国际商务环境,强化学生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和礼仪沟通职业素养的培养。该实训室有“岗前培训”和“业务洽谈”两个功能区。岗前培训功能区的设计,充分参考了外贸行业企业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按照商品进出口企业以及外贸服务企业部门员工培训的要求进行设计。在该功能区既可以按真实情境进行“国际商务礼仪”、“涉外人员推销”等课程的实训,也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提供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在业务洽谈区,设置了4组样品展示陈列柜,主要用来陈列了合作企业提供的几种出口商品。为了体现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这些商品都是学生未来就业所在行业真正在出口的商品,可以使学生尽早的熟悉产品提高就业能力。
(三)国际贸易综合演练实训室
当前国际贸易校内实训室主要有手工操作型、计算机操作型、网络演练型、综合演练型四种。其中综合演练型实训室是“能够体现外贸业务实践、训练环境和训练内容仿真度最佳的一种实训室模式”。[5]外贸业务流程涉及到多个环环相扣的工作任务,为了展现外贸业务各个环节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实训教学中必须有这方面的实训项目和场所。
国际贸易综合演练实训室根据外贸企业工作任务面向的两种企业和部门(产品或服务的实际进出口企业、国际贸易服务企业与部门),将实训室分为“外贸活动公共服务”和“外贸企业进出口作业”两个功能区。在外贸活动公共服务功能区,我们模拟综合行政事务大厅的模式设计了柜台式的布局,囊括了为外贸业务服务的各个相关部门,包括银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局、国税局、货运代理公司、保险公司等七个服务窗口。各服务窗口配有电脑一台、柜台与桌凳一套以及相关业务所需的各种空白表格单证。在该功能区完成外贸业务集成服务实训,使学生掌握在进出口企业外部的服务部门与企业的集成协助服务。在“外贸企业进出口作业区”,我们进出口企业的公司结构和实际教学需要设计了相关的职能部门,具体包括经理室、外销部、单证部、电子商务部、报关报检部、财务部、仓运部、客服部。各部门配有电脑一台、办公桌椅一套、相关业务所需的各种空白表格单证、标识牌。在该功能区完成进出口一体化业务流程实训,使学生掌握在进出口企业内部的综合外贸业务流程。
三个校内实训室功能相互配合、内容相互衔接分别承载了不同实训项目和实训课程,实现了虚拟、真实、综合“学做合一”实训活动的有机结合,具体分工见表1。
表1 国际贸易实务校内实训室分工与功能
五、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组织“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将学生置于真正的外贸生产服务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外贸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实现实训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我院按照“工学交替”的实训教学模式选择开发校外实训基地、设计校外实习模式。
(一)构建外贸业务多元化的校外实训基地群
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与建设依赖于所处区域的经济结构与水平,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未来的主要就业地是苏州市等地。该市外向型经济发达、外资企业与进出口企业众多,有相当多规模大、效益好、管理与技术先进的外贸企业及相关服务企业与部门可供我院选择进行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了实现在校外进行外贸全流程、多环节实训,实现宽渠道、多元化就业,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我院选择了有进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外贸进出口公司、报关行、货代公司、国际物流企业、国际营销公司等多家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学生获得了参加外贸展会、现场学习报关业务、参与企业B2B外贸平台运作、实际搜寻外国买家信息、实地办理货代业务、参与处理相关单证等真实工作岗位上“学做合一”的实践机会。在校外实训基地参与毕业实习的学生中能力突出者将被单位招募为正式员工,扩大了就业机会。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提供实训和吸收就业外,还具备校企合作的功能,如校企横向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合作办学等。
(二)实行“工学交替、循序渐进”的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所学外贸理论知识转化成现实的技能,“工学交替”是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而这些实践能力的获取是由生到熟,校外实训应该是循序渐进展开的,因此“专业认知→课程实训→顶岗实习”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校外实训模式。学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与工作岗位从“跟岗、上岗”到最终“顶岗”的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实现从“生手、上手”到“熟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可以安排校外实习,对入学新生安排一周的专业认知与课程认知实习。通过对校外实训基地参观、现场观摩,使学生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实训课程与理实一体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展开整周实训,理实一体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实训课程实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从而实现从教学到实践,再到教学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上游各环节所学知识与所获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对课程教学、校内实训、校外课程实训的整合。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在毕业前安排半年的企业顶岗,使学生深入外贸业务一线,逐渐将其培养成外贸业务的“熟手”,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变换,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六、结束语
通过上述努力构建了能完整体现外贸流程和外贸岗位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体系。整个实训教学体系的开发包括: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立实训教学目标,按照工作任务确定实训教学内容,依据实际外贸活动方式组织实训教学,以最大化参与企业实践为目的开展实训教学管理。由此构建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教学体系各环节都包涵了外贸活动的元素,完全符合了高职教育“工学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该实训教学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动态开发;该实训教学体系整体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实训设备投入、校企合作深入和双师素质提高等相关活动的开展。
[1]何煜.浅析中小外贸企业业务流程外包运作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喻美辞.电子商务时代中国对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7).
[4]田国杰.以职场能力为导向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J].价值工程,2011,(11).
[5]高彩云.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型实训室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编校:张芙蓉]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the Majo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W orking Process
TIAN Guojie,CHENWei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137)
As for the majo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actical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alent cultivation.Based on theworking process,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hould also be founded to demonstrate the whole foreign trade business process.It includ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to analyzework tas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group;to determin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with the analysis;to establish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and model according to foreign trade business process and its detailed working process;to build campus-based training centers and execute learning-by-doing practical teaching;to construct out-of-school training bases and effectworking-alternated-with-learning practical teaching.
working process;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practical teaching
G712
A
1671-9654(2011)04-021-05
2011-11-13
田国杰(1979-),男,山东日照人,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陈伟(1970-),男,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本文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基金课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贸易实务生产型实训教学体系研究(编号:YQ111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