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情怀之光照亮课堂
2011-02-08安玉新
安玉新
从教育层面上讲,人文情怀是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一种肯定,对学生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认可,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关爱,更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一种需求。具体体现为教师课堂上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思维活跃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机制,去展示他们丰富的、独立的创新精神及多元个性,避免扼杀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性,避免无思想、无头脑、千篇一律的机械个体出现,因此,让人文情怀之光照亮课堂,在新教改过程中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关乎学生主体,情注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并非简单地分析字句。从人文情怀这个角度出发,能否把学生吸引到文本当中去才是至关重要的。教材编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精彩传神的关键性字词语句,领略作品精美的语言,领悟文章中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抓住那些激人心灵颤动、令人迷醉的意象、情景和形象,深入体味、品味优美的艺术境界,使他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这才是高质量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位优秀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先做富有表情性的范读,从而把学生引入课文的艺术境界。然后又配合教材,宣读了一组有关写月、写月色、写赏月的古今名家的诗词散文作为补充教材,让学生去品尝体味、辨析比较。还结合课外语文活动,组织了一次仲秋静夜赏月活动。在赏月过程中,又让学生听取了两组乐曲:一组是以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为主,另一组以小提琴独奏的乐曲为主。由此学生不仅用感官去感知世界,而且用心去倾听世界,用情去体验世界。使教师与学生心灵产生碰撞,情感进行交融,思维相互切磋。倘若没有对文章的多角度思考分析,没有对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注,那么就会把原本一个有血有肉的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失去其原有的美感;使学生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操纵下的一群木偶。如此一来就营造不出一种“如观其人、如闻其事”的艺术氛围,课堂效率便无从谈起。
二、摒弃僵化模式,探索和谐课堂
把教学视为师生对有关知识领域的共同探究,它有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自主、互动的教学对话。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教师自我”为中心,教师可以预设问题,但是更多的则是预设和生成的交互,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去发掘问题、去设疑质迷,让学生在课堂上驰骋思维、放飞自我,这样,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而变为现在的一种主动参与、一种积极探索。如此,便营造出一种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探究未知世界的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把文章内容拆散成生硬呆板的问答题、知识的概念化解析等,那将是枯燥乏味的,也会破坏灌注于文章整体的生气,根本不能具体深入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言体式的美。王元化说过:“把多样性的统一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作为孤立的东西加以分析,只知有分,不知有合,并且对矛盾的双方往往只突出其中一个方面,无视另一方面,而不是懂得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倘使外在于个别性变成教诲之类的抽象普遍性,就必然会分裂上述的统一,使人物成为听命于抽象概念的傀儡,而这正是知性分析给带来的危害。”
因此,把一篇完整的文章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读,以学生的有效劳动来代替教师的无效或收效不大的繁琐的工作,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讲授鲁迅的《祝福》一文时,我没有按照解题、段落大意、理解句子、主题等常规进行,而是另辟蹊径,从祥林嫂的三次面貌描写特别是她的眼睛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面貌变化之大的原因,牵一发而动全身,她的悲惨遭遇,悲剧命运,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构脉络就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下表)
?
再譬如说归纳主题思想,如果教师一味从自身出发硬性归纳,不便于学生的认知、理解与感悟,也就不能使学生学会从对事物的粗浅印象上升到一个深刻的理性高度的方法,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如果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学生自主认知体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微探幽,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因势利导,灵活机智的加以点拨。如归纳《祝福》的主题时,我是这样步步深入的:
(师):祥林嫂死去了,她是死在一个怎样的大背景下的?
(生):一个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
(师):祥林嫂的死除了社会因素之外,和周围的人有没有关系?
(生):有,鲁四老爷、四婶。
(师):除了鲁四老爷、四婶外,再没有其他的人对她的死产生影响吗?
(生):还有,柳妈和鲁镇的人们。
(师):在这些人当中,鲁四老爷、四婶代表那一类人?柳妈、鲁镇的人们又代表那一类人?
(生):鲁四老爷代表封建地主阶级,而柳妈、鲁镇的人们则是和祥林嫂一样的受苦、受难的穷苦人。
(师):如果说鲁四老爷逼死祥林嫂还情有可原,作为和祥林嫂处于同一境地的柳妈、鲁镇的人们他们为什么成了封建势力的帮凶,非要致祥林嫂于死地呢?
(生):封建迷信在作祟吧?
(师):为什么包括祥林嫂在内的鲁镇的人们成了封建迷信的牺牲品?
(生):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悲哀,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哀。
(师):和祥林嫂一样的穷苦人竟成了致死祥林嫂的“杀手”,我们可从中悟到什么?老师可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藤野先生》中,一大群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围观“杀人”的场面,《药》中一大群人“象鸭一样伸长脖子”围观“杀人”的场面,进而引导、启发学生)
(生):反映了人们的愚昧、麻木、无知,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悲剧,是双重悲剧。这样,文章的内涵就深化了,它给人们的启示和警醒就不仅仅表现在祥林嫂这个个体之上,而是当时的整个社会,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师):很好,同学们再回想一下《药》,其中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他为之奋斗的愚昧、落后、麻木、无知的华老栓一家医治痨病的良药,这其中的悲剧及两篇文章的手法是一致的。好,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造成这种双重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劳动人民的毒害。
这样,关于文章的主题思想便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逐渐明朗了,它源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的理解而不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把书本上的固定答案强加于学生,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对语文教师如何把人文情怀融入课堂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其实,作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它所应体现的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能以其中的一两点来定义,但纵观新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我觉得教师的人文情怀应当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