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汤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32例
2011-02-08楚海波赵高峰
楚海波 郭 锐 赵高峰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7)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有报道其发生率多在23%~65%左右[1]。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对康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2],不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运动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能力的提高[3],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笔者采用疏肝汤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8月我院脑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64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1995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委员会1991年4月于昆明制定的《情感性(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符合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 例;年龄 51~77 岁,平均(60.13±10.34)岁;起病至入组时间15~28d,平均(14.10±4.70)d;脑血栓形成 12 例,脑栓塞 7 例,腔隙性梗死3例。对照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49~76 岁,平均(61.47±10.44)岁;起病至入组时间 15~30d,平均(15.27±4.10)d;脑血栓13例,脑栓塞5例,腔隙性梗死4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参照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缺血性卒中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黛力新口服,早晨、中午各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汤:柴胡15g,香附 12g,枳壳 12g,陈皮 15g,郁金 12g,夜交藤 15g,川芎12g,丹参 30g,怀牛膝 15g,丝瓜络 6g,甘草 3g。 每日 1 剂,水煎取汁450mL,早中晚分服。60d后评效。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于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各评定1次。(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于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各评定1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分
?
3 讨 论
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抑郁症状是脑部病变的直接结果。研究发现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这可能是梗死部位导致多巴胺、肾上腺和5-羟色胺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器质性抑郁,且左半球卒中后抑郁的机率高于右半球卒中。黛力新由氟哌塞吨和美利曲辛组成,氟哌塞吨为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为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具有兴奋作用[4],两种成分在治疗作用方面有协同效应和不良反应拮抗效应,具有明显的抗抑郁和焦虑作用,并且起效快,故对卒中后抑郁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缺血性卒中的形成与血液黏滞性的增高密切相关。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即中医学所谓之 “气滞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是由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引起的一类病证,正如《证治汇补》云 “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笔者认为缺血性卒中后抑郁之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故拟制疏肝汤,以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行气;郁金、夜交藤解郁安神;川芎、丹参、怀牛膝、丝瓜络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理气解郁、活血通络之效。可解郁证之气滞,又能除卒中之血瘀,具有治疗缺血性卒中及抑郁双重作用。本观察显示,疏肝汤合黛力新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
[1] 贾艳滨,周迁章.首发脑卒中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66.
[2] 何小英.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诸因素的关系 [J].现代康复,2000,4(8):1150-1151.
[3] 周向东,郑霞荣.脑卒中后抑郁对偏瘫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1998,13(3):23.
[4] 汪听,吕传真,余慧贞,等.氟哌塞吨一美利曲辛治疗神经症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