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氧水车间爆炸事故分

2011-02-03

中国应急救援 2011年4期
关键词:残液操作员双氧水

赵 华

事故经过

2006年4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山东省东营市某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的操作员张某和许某与操作员朱某像往常一样,在完成交接班后一起例行巡检。当他们巡检完毕准备离开操作间时,突然从操作间外传来“咝咝”的声音,接着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顿时车间内浓烟滚滚,情急之下,张某和许某只好从窗口跳下经过雨棚落到地上,然后迅速离开现场。事故发生时,有2名济南某工艺设备安装公司的职工正在双氧水车间4楼拆除墙外管道保温脚手架(注:与车间内的工作无关,是正常的墙外管道保温维护工作),他们在逃离现场过程中,1人被大火烧死,1人从2楼楼梯平台跳到地面,脸部轻度烧伤。东营市公安消防部门紧急调动消防救援力量全力扑救,到中午12时左右,大火全部扑灭,该公司氯碱生产系统全面停产整顿。这起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氧化残液分离器完全报废,并造成车间内各类泵、容器10多台(套)损毁,车间玻璃及其它辅助设备、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302.63万元。

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总工会和东营市相关部门及有关技术专家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查,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经过详细的综合分析,最终认定该事故是一起“违规操作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系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责任事故。

联合调查组在勘查事故现场时发现,双氧水车间内氧化残液分离器罐顶的放空阀是关闭的,而按照操作规程,氧化残液分离器排液后必须打开罐顶的放空阀,恰恰是由于放空阀关闭,造成氧化残液分离器内残液中的双氧水分解产生的压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卸压,使之极度超压,最终导致氧化残液分离器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碎片同时击中氢化液气分离器、氧化塔下面的工作液进料管和白土床至循环工作储槽的管线,致使氢化液气分离器内的氢气和氢化液喷出后发生爆炸和燃烧,氧化塔内的氧化液喷出并烧灼、白土床口管内的工作液流出并燃烧,继而引发了双氧水车间的大面积火灾。联合调查组询问后得知,操作员朱某把工作交接给操作员许某和张某之前,未按规定将分离器内的氧化残液排空,而是准备交给许某和张某处理,但又没有向他们交代清楚;接过工作后,张某想当然地认为朱某肯定已将分离器内的氧化残液排空,就未按规定打开罐顶的放空阀,而与张某一同巡检的许某既没有去核实分离器内的氧化残液是否排空,也没有对张某未打开防空阀提出疑义,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随着调查的深入,联合调查组发现,以下几个因素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没有及时得到控制:

1.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层层分解,没有把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订具体落实到班组和员工。

2.公司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对员工中出现的“三违”现象监督不力、处理不严,致使员工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思想麻痹,交接班时没有严格按照装置规程进行操作,又没有认真进行核实。

3.公司为了提高双氧水的质量和生产能力,对双氧水装置进行技术措施改造,但是没有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报有关部门审批,也没有经过装置原设计单位的确认。

4.公司消防设备不完善、消防水源不足、自防自救能力差,没有制订全面、系统的应急救援预案,平时演练不够,致使对突发事故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加以控制。

5.双氧水装置原设计单位对氧化残液分离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在氧化残液分离器上设计相应的压力表和自动卸压装置。

整改和预防措施

针对这起事故,公司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第一,与双氧水装置原设计单位沟通,在氧化残液分离器上设计安装压力表和卸压装置,确保操作员随时了解分离器内工作压力的大小,或实现氧化残液分离器自动卸压。第二,规范员工交接班工作,要求在工作交接时,上一班操作员把装置的工作状态向下一班操作员交代清楚,下一班操作员与上一班操作员当面核实装置运行状态,以免留下隐患;而无论上一班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下一班操作员都要及时检查氧化残液分离器工作压力,按规定打开罐顶的放空阀,防止氧化残液分离器超压而发生爆炸。

这次事故的发生对其他同类企业也是一次借鉴,同类企业应该以此为教训,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各项工作: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员工,并建立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组织机构,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2.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检查安全、工艺、设备等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监控管理,严格执行作业现场巡检制度。

3.组织员工一丝不苟地做好交接班组工作,严格落实各项交接内容,包括各种操作规程档案、工具数量和质量情况、设备装置独有的性能特征、事故隐患规律、维护经验和技术等,使员工做到认真交接、清楚交接、全面交接,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完善各项消防设施,全面提高企业自防自救能力,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及时修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增强企业应急救援能力。

猜你喜欢

残液操作员双氧水
美空军特种战术操作员正在进行军事自由落体跳伞
一种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残液的收集、贮存装置及处理方法
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酸碱中和法处理二氧化氯残液的生产性试验
河南心连心建设年产40万吨双氧水项目
浅谈基于H3C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系统管理功能
撬装式液化气体罐车余气残液回收装置的研发
无人机操作员的选用机制研究
面向知识自动化的磨矿系统操作员脑认知特征与控制效果的相关分析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