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1-02-03赵丽莉
赵丽莉
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赵丽莉
目的 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84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奥美拉唑10 mg1次/d和西沙比利5 mg3次/d治疗,疗程2周。结果 治疗后,奥美拉唑组和西沙必利组的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奥美拉唑组的反酸和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下降值显著高于西沙必利组。奥美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75.0%(P<0.05)。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对溃疡样消化不良较西沙必利有更好的疗效。
消化不良;奥美拉唑/小剂量;西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超过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12周。促胃肠动力药为治疗运动碍型FD的首选。本研究对制酸剂对FD疗效 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FD患者84例,其中男34例,女50例,年龄35~55岁。
入选标准:患者兼有溃疡样和动障碍样消化不良。具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3项症状中的2项或2项以上。通过病史X线、胃镜、B超等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及全身疾病并排除外肠易激综合征,近期服用可能影响疗效的药物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42例,西沙比利组42例。
1.2 方法 奥美拉唑组:10 mg口服,每早一次,疗程2周。
西沙必利组:西沙必利5 mg,口服3次/d,饭前15 min口服,疗程2周。
1.3 疗效评价 以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3项症状作为评分症状。按症状轻重分级、评分。O级:O分,无症状;1级:1分,可以感觉到症状,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级:2分,明显不适,偶尔影响日常活动;3级:3分,指不能进行曰常活动或严重影响睡眠须用药物控制。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积分降低>80%;降低50% ~80%为效:降低<5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建立SpSs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整理应用spSS10l.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疗效比较:治疗后奧美拉唑组和西沙比利组反酸,饱胀和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见表1)。奧美拉唑组反酸积分下降最高,与西沙比利组相比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饱胀积分下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奧美拉唑总有效率92.2%,西沙比利组总有效率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明奧美垃唑组的总体症状改善程度优于西沙比利。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h)
表2 两组治疗比较(例,%)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FD根据患者主要症状,可分为1、运动障碍型。2、溃疡型.3、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型。其机制包括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许多研究表明,约半数以上的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胃排空障碍和餐后胃窦动力障碍。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目前认为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有报道30%~80%的FD患者有消化道运动异常,可能与胃肠道平滑肌肌电活动、胃平滑肌运动、胃腔内压力及张力的周期性变化、胃内食物的分布及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等因素有关,另有研究显示,FD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部分患者无论是基础胃酸分泌还是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均高于正常对照,且抗酸或抑酸治疗有效。FD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主要是对症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一般认为促胃动力药为治疗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的首选。而制酸剂对溃疡样消化不良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奥美拉唑为近年抑酸作用较强的药,又称质子泵抑制剂,是通过胃壁细胞顶端分泌小管的H+-K+-ATP酶使H+细胞内排泌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K+摄入到细胞内进行交换,H+-K+-ATP酶是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终环节,其制剂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奧美拉唑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疗国外已有报道,10 mg奥美拉唑组的症状缓解率为36%,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且其对具有溃疡样症状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动力障碍样症状患者。本组应用奥美拉唑10 mg,1次/d,口服.通过适度抑制胃酸分泌,治疗FD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2.2%。该药临床上可用于FD的治疗。
131300 黑龙江省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