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2011-01-31陈官菊金轶伟厉晓腊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
陈官菊,金轶伟,厉晓腊,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5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陈官菊,金轶伟,厉晓腊,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在试验浓度下,供试5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99%绿颖乳油第1次药后7 d平均防效分别为75.44%和72.77%,第2次药后7 d平均防效分别为86.63%和77.21%,均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和1 000亿孢子·g-1枯草芽胞杆菌平均防效达显著差异。供试药剂对草莓无药害。
草莓;白粉病;药剂
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随着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草莓种植面积每年在不断地扩大,2009年全省草莓种植面积约0.4万hm2。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1]。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丰香等抗白粉病较差的品种大面积推广以来,白粉病发生严重,个别地区,白粉病已成为草莓上最严重的一种病害[2],制约着草莓生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治理草莓白粉病,筛选高效、低毒、安全的防治药剂,我们对5种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0年2-3月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连续种植3年以上的大棚草莓基地进行。丰香草莓于2009年10月16日移栽。
试验选用5种药剂,设5个处理:25%吡唑醚菌酯乳油 (商品名:凯润;生产商:德国巴斯夫有限公司)2 000倍;99%绿颖乳油 (生产商:韩国SK株式会社)300倍;40%氟硅唑乳油 (商品名:福星;生产商:美国杜邦农化有限公司)8 000倍;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商品名:百倍;生产商: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 000倍;1 000亿孢子·g-1枯草芽胞杆菌 (生产商:台湾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 g·hm-2;清水空白对照 (CK)。
施药药械为WS-16型手动喷雾器。小区面积约10 m2,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第1次施药(2月25日)在草莓苗白粉病发病初期,7 d后 (3月4日)再喷施1次;药液均匀地喷施全株,喷施药液750 kg·hm-2。施药前各处理的田间管理等基本一致。于每次药后目测观察施药后对草莓生长、叶色等的影响情况,考查药剂对草莓植株的安全性。第2次施药前 (3月4日)和最后1次施药后7 d(3月11日)调查叶片发病情况,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记载病害级数,然后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 ~1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 ~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从表1可见,在试验浓度下,25%吡唑醚菌酯乳油、99%绿颖乳油、40%氟硅唑乳油、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和1 000亿孢子·g-1枯草芽胞杆菌对草莓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效,第1次药后7 d平均防效分别为 75.44%,72.77%,62.38%,57.49%,49.32%;第2次药后7 d平均防效分别为 86.63%,77.21%,72.58%,68.02%,56.37%。新复极差法分析显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99%绿颖乳油防治草莓白粉病,第1次药后7 d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平均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与1 000亿孢子·g-1枯草芽胞杆菌平均防效达极显著差异,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第2次药后7 d,25%吡唑醚菌酯乳油平均防效显著好于40%氟硅唑乳油,极显著好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和1 000亿孢子·g-1枯草芽胞杆菌两者的平均防效。
表1 不同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2 安全性
本试验条件下,目测观察供试药剂对草莓的安全性,结果显示,5种药剂对草莓叶片、叶柄和花果均无药害产生,表现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喷施化学杀菌剂一直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主要方法,国内外有很多相关报道。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化学药剂主要包括有机硫类、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和仿生物植物源类[3]。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世高、敌力脱、腈菌唑、翠贝等[4-6],长期大量使用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本度验筛选的5种药剂对防治草莓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以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99%绿颖乳油防效为佳,可作为生产中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药剂交替使用。
40%氟硅唑乳油和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均属三唑类杀菌剂。近年来,由于三唑类杀菌剂在草莓上的应用比较广,自身的抗药性和活性受到了冲击,表现出防效降低的趋势。枯草芽胞杆菌为细菌性杀真菌剂,它通过竞争性生长繁殖而占据生存空间的方式来阻止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能在植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高密保护膜,使植物病原菌得不到生存空间,从而保护了农作物免受病原菌为害[7],本实验是在草莓白粉病发生前中期实施防治的,草莓植株已有潜在的病原菌,这也许是导致该药剂防效不理想的原因。99%绿颖乳油是矿物源农药,25%吡唑醚菌酯乳油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两者均为本地草莓白粉病的新型杀菌剂,未出现抗药性问题,因此,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
[1] 杨联伟.草莓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 [J].烟台果树,2005(3):15-16.
[2] 邓明琴,雷家军.中国果树志:草莓卷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74-75.
[3] 刘博,傅俊范.草莓白粉病研究进展 [J].河南农业科学,2007(2):20-23.
[4] 汪建国,沈水土,柯汉云,等.世高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2(3):141-142.
[5] 方博云,黄根元.腈菌唑防治大棚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J].农药,1998,37(9):37.
[6] 花秀凤,陈铣.5O%翠贝 DF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J].福建农业科技,2004(4):26-27.
[7] 陈中义,张杰,黄大.植物病害生防芽孢杆菌抗菌机制与遗传改良研究 [J].植物病理学报,2003,33(2):97-103.
S 436.639
B
0528-9017(2011)03-0657-02
文献著录格式:陈官菊,金轶伟,厉晓腊,等.5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57-658.
2011-01-12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X20080012)。
陈官菊 (1979-),女,湖北天门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guanju_chen@yahoo.com.cn。
注:柴一秋系通信作者。
(责任编辑:阮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