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2011-01-31王胜林董耀荣
王胜林 张 蕾 董耀荣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十分常见,除一部分患者确需心脏起搏治疗、一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之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发作性头晕、黑朦、乏力等,但没有安装心脏起搏的必要。笔者在调整药物治疗、去除病因的同时应用参附注射液,对改善症状、缩短心律失常恢复正常时间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11年3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缓慢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60例,中医辨证属心阳虚、脾肾阳虚[1]。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3~82岁,平均 73.31岁;病程3~19年,平均5.22年;原发病为冠心病13例,心肌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 14例;年龄 32~85岁,平均 74.11岁;病程 3~22年,平均5.35年;原发病为冠心病12例,心肌病5例,高血压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病因治疗,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如抗心力衰竭、抗高血压,减少或停用减慢心率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进代谢等。对照组予阿托品1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d。
1.3 观察方法 观察心悸,胸闷的缓解情况、不良反应、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安静状态下心率>60次/min或比治疗前提高10次/min以上。有效:症状改善,心率55~60次/min,或比治疗前提高5~9次/min。无效:治疗后症状、心率基本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4.03±1.80)d,短于对照组的(7.10±2.30)d;治疗组组发生口干1例,嘱患者适当饮水后缓解,对照组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口干和(或)视力障碍、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患者不适感较强烈。两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多发于40岁以上患者,主要是由于传导系统缺血、缺氧、炎症、变性、纤维化、坏死引起。本病可见于众多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病毒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手术、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以及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病情严重者需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大,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附注射液具有温阳益气、回阳救逆的功效,其组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之功效,《本草经疏》谓“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倾,其主治也则补五脏,盖脏虽有五,以言乎生气之疏通则一也,益真气,则五脏皆补矣。邪气之所以久留而不去者,无他,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连而不解。兹得补而真气充实,则邪不能容”。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草汇言》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元,则浮游之火自熄矣。月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元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老年心脏病患者,多以心脾肾阳气虚为多见,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则心阳亦虚,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故脉率缓慢。故老年人多见缓慢性心律失常,参附注射液有补益心脾肾之阳气,益气固脱的作用,使用后使老年人阳气足,血行有力,故脉率增快,症状明显缓解。研究证实,附子有增加心肌供血,增强窦房结兴奋性,改善传导系统功能的作用[3-4]。
本观察表明,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参附注射液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1-14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 罗学科.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10(9):36-37.
[4] 耿乃志,王莉,张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