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创新搜寻研究综述

2011-01-30陈君达邬爱其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年2期
关键词:吸收能力竞争对手来源

陈君达,邬爱其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一、引 言

创新是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创造市场价值以及实现长久生存和长期发展的基础,知识是企业创新的基本要素,如何获得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是企业必须时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现有研究文献看,企业获取创新所需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继承原创者的知识(Romanelli,1985;Eisenhardt和Schoonhoven,1990)、从新成员或新组织那里移植知识(Rao和D razin,2002;Song、A lmeida和W u,2003)和令自己变得更具有机性(Hess和 Kazanjian,2006)三种。其中,令自己变得更具有机性无疑是最可持续的一种方式(Hess和 Kazanjian,2006)。如此一来,如何令自己变得更具有机性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更具有机性意味着企业必须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搜寻尤其是创新搜寻,正是一条培养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新搜寻作为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总体而言,有关创新搜寻的研究还处在初期的快速积累阶段,尚未形成相对稳定和一贯的内在逻辑体系,这显然不利于创新搜寻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来准确把握有关创新搜寻的核心构念,以便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供后续研究参考。通过大量收集和阅读有关创新搜寻的已有研究文献,笔者发现,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社会网络、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等主题展开。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涉及创新搜寻的外部知识来源、创新搜寻战略、吸收能力与创新搜寻的关系等三个方面。下面,本文首先论述创新搜寻的定义及其理论渊源,然后分别对上述三个研究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它们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并据此对未来研究进行简要展望。

二、创新搜寻的概念及其理论渊源

创新搜寻(innovative search)的概念由Nelson和 Winter于1982年提出,他们俩认为创新搜寻是一种企业为了提升现有知识和产品技术而从事的问题解决活动[1],具体包括对有关技术和组织的想法以及技能的处理和重组(W inter,1984)。在创新搜寻过程中,企业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造新产品[2]。同时,搜寻也是一种组织学习过程,组织通过搜寻来解决问题和发现机会(Simon,1957;Huber,1991)。

演化经济学家常常运用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些专门术语(如基因、变异、选择等)来论述他们的演化理论,Nelson和Winter(1982)把“企业惯例”和“新颖性”(novelty)对应于生物进化论中的“基因”和“变异”,并认为搜寻相当于生物进化论中的变异机制。搜寻活动有助于评价现有的惯例,并且有可能导致对惯例的修正,甚至产生新惯例来取代原来的惯例。搜寻活动本身是可部分惯例化和预测的(即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但它们也有随机的性质。[1]预期利润是企业评判是否进行创新搜寻的标准,如果企业没能令人满意地实现预期利润,那么就会对现有惯例进行调整。在搜寻过程中查找、诊断并解决“不满意”问题,搜寻的结果不仅有利于企业解决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促进企业根据搜寻所带来的信息对惯例进行部分删除、修改和替代。Nelson和 W inter(1982)[1]还提出了搜寻的三个特性:(1)不可逆性。在获取信息方面,搜寻本质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2)不确定性。组织是有限理性的搜寻者(Simon, 1957;Heiner,1988),其搜寻行为有出错的可能性(Stone,1975),因而,组织决策者并不能确定哪种搜寻方案最佳。(3)偶然性。实际的搜寻过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搜寻结果部分取决于具体的搜寻情境,在t时搜寻与在T(>t)时搜寻不是同一回事。有学者(如Fleming,2001)认为,创新搜寻还是一种重组性搜寻,大多数创新是通过组合已知的知识要素产生的。

从创新搜寻的定义和特性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创新搜寻的有效性,企业必须知道从哪里能够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并且制定相应的搜寻战略来指导创新搜寻过程,以减少搜寻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同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搜寻的影响。

三、创新搜寻的外部知识来源研究

熊彼特(Schumpeter,1942和1987)认为创新只是企业家个人的事,但更多的学者(如Rosenberg, 1982;von Hippel,1988[3];Freeman和Soete,1997;Tidd、Bessant和Pavitt,2000)却认为创新是通过不同的创新参与者共同合作以及反复的试验和试错过程来实现的,并且强调创新过程的反复性,创新者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和创新系统中的众多机构之间的互动。von Hippel (1988)还分析了创新来源存在多样性的原因,认为创新来源会因潜在创新者对创新相关的利润预期的不同而异。[3]正如 Hagedoo rn(1993)、Pow ell等(1996)以及Ettlie和Sethuraman(2002)所指出的那样,企业已经不可能仅仅通过内部研发来实现所有的技术进步。企业从外部技术来源搜寻和获取位于企业边界之外的先进技术,比一味致力于内部技术研发更可能取得推出新产品方面的成功(Brow n和Eisenhardt,1997)。Chesbrough(2003a)认为,许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已经转向开放式创新模式,通过利用为数众多的外部创新参与者来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并且持续保持创新领先水平。Laursen和Salter(2004)[4]认为,创新的外部知识来源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创新系统中的众多其他机构,但供应商和客户仍是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知识来源。Laursen和 Salter(2006)[5]把创新的外部知识来源分为市场型、机构型、专业型和其他四类(参见表1)。Grimpe、Sofka和Zimmermann(2009)[6]也认为创新的外部知识来源主要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大学、研究机构、专业会议(研讨会、展示会)、专业期刊等。而Rothaermel和A lexandre(2009)[7]更是具体列举了创新的主要外部知识来源,如研究型大学和政府实验室开展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发、源自于供应商或客户等纵向价值链环节的知识外溢、竞争对手的知识外溢、横向或纵向联盟、基于技术的并购,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来源,如会议、出版物、专利等。von Hippel(1988)[3]认为,在这些外部创新知识来源中,主要客户、供应商和大学是关键的来源。其他学者(如 Katila,2002[2];Katila和Ahuja,2002[8];Laursen和Salter,2006[5])也认为,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大学等外部创新知识来源是企业进行创新搜寻的主要外部来源,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

表1 外部创新来源类型与具体的知识来源

四、创新搜寻战略研究

创新搜寻战略是指决定跨边界搜寻的方向和重点的战略,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重要的影响[2,5,6]。企业应该制定创新搜寻战略来确定其创新的外部知识来源以及不同知识来源的顺序[5]。Grimpe和Sofka(2009)[9]认为,创新搜寻战略应该反映环境特性,创新搜寻所要追求的结果应该是对客户、供应商和创新系统中的其他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有利的组合。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当前有关创新搜寻战略的研究主要从搜寻特征、搜寻方式、所搜寻知识的年限以及搜寻时机四个维度展开。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四个维度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评介。

(一)搜寻特征

这方面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March(1991)关于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的探讨,大量关于创新搜寻的研究都关注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10]。M arch(1991)最初认为探索性和利用性学习存在最佳组合水平,但在后续有关创新搜寻的研究(如Levinthal和M arch,1993)中,他和他的合作者们逐渐拓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很难简单地确定最佳搜寻战略,并指出可以用宽度和深度这两个维度来确定最佳搜寻战略。Laursen和Salter(2006)[5]运用这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外部搜寻过程的开放性问题,并以英国2 707家制造业企业为对象,实证检验了搜寻宽度和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外部搜寻宽度被定义为外部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而外部搜寻深度则是指对外部知识来源的利用程度。Köhler、Sofka和 Grimpe(2009)[11]并不认同Laursen和Salter的观点,认为用搜寻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来描述企业的搜寻战略,就意味着所要获取的知识来源相同,如果知识来源不同,就应该用搜寻方向来刻画搜寻战略。他们在对五个欧洲国家5 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后提出了市场驱动型搜寻战略、科研驱动型搜寻战略和供应商驱动型搜寻战略,并详细描述了每种搜寻战略的特点。同样,Katila和Ahuja(2002)[8]也对M arch(1991)最初的探索和利用概念进行了扩展,但他们主张用搜寻范围和搜寻深度来描述企业利用知识的程度。其中,搜寻范围描述的是企业搜寻新知识的宽度,而搜寻深度则是指企业重新利用已有知识的程度。

关于创新搜寻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更加关注创新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且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不管是用搜寻范围和搜寻深度来表征企业搜寻行为的 Katila和Ahuja(2002)[8],还是用外部搜寻宽度和深度来刻画外部搜寻过程开放性的Laursen和 Salter(2006)[5],都实证得出了创新搜寻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的结论。也就是说,适度搜寻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过度搜寻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创新绩效。不过,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减轻了过度搜寻的问题[12]。除了创新绩效外,其他绩效指标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例如,Laursen和Salter(2004)[4]以英国2 655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搜寻战略对企业利用大学知识的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搜寻战略的开放性越高,企业就越倾向于深度利用大学知识。Grimpe、Sofka和Zimmermann(2009)[6]对德国2 500家企业的研究表明,外部知识的搜寻宽度和深度有利于新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总体而言,关于创新搜寻特征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积淀,并仍在不断深化和扩展。不过,相关研究目前还停留在静态研究的水平上,而搜寻特征的动态性,即搜寻特征随时间或产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还没有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二)搜寻方式

Rosenkopf和 Nerkar(2001)[13]以组织边界和技术边界两个维度把搜寻分为内部搜寻、激进搜寻、跨内部边界搜寻和跨外部边界搜寻四种。内部搜寻是基于企业内部的相关技术,既没跨越企业的组织边界也没跨越技术边界进行的搜寻;激进搜寻旨在搜寻企业之外与本企业的技术相差甚远的技术(与企业既有技术关联度很低的技术),通常涉及不同技术领域、位于企业组织边界之外的知识;跨内部边界搜寻旨在寻找并整合存在于企业内部但相关性不大的技术知识;而跨外部边界搜寻则旨在寻找并整合其他组织的相关技术知识。Yayavaram(2004)[14]把搜寻方式与搜寻类型联系在一起,并把搜寻方式分为本地搜寻和远程搜寻,把搜寻类型分为经验搜寻和认知搜寻。基于这样的分类,他进一步指出经验搜寻是后向型搜寻,适用于本地搜寻;而认知搜寻基于科学知识,因而适用于远程搜寻,企业在实施搜寻以前应该了解搜寻过程中的某些因果关系,为远程搜寻提供认知图式,这样有利于找到技术景观中的顶峰,从而降低远程搜寻的不确定性。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Chesbrough,2003),大大提高了外部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此,Kang等(2009)[12]特地考察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搜寻方式。通过对韩国制造业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了三种外部知识搜寻方式(即基于非正式关系的信息转移,研发合作和技术获取),并且对这三种搜寻方式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参见表2)。与上述几项研究以组织边界和/或技术边界为主要考察维度不同,Grimpe和Sofka(2009)[9]从行业类型角度对企业的创新搜寻方式进行了考察,并认为中低技术行业企业和中高技术行业企业的搜寻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通过对13个欧洲国家4 50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中低技术企业的搜寻方式可以分为以竞争对手为焦点、以客户为焦点、竞争对手和顾客导向相对平衡三种,而中高技术企业的搜寻方式则可以分为以大学为焦点、以供应商为焦点和大学规避型。

表2 三种搜寻方式的各自特点

关于创新搜寻方式的已有研究主要是从组织边界、技术边界和产业类型等方面来对搜寻方式进行分类,但都没有深入探讨企业采用不同的搜寻方式需要哪些能力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搜寻方式之间配置有限的能力等问题。

(三)所搜寻知识的年限

知识在创新搜寻中的作用是一个创新搜寻研究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15]。在已有的创新搜寻研究中,有不少研究者十分关注所搜寻知识的已有年限问题,但却存在较大的观点分歧。有些研究者(如Thompson,1967;Eisenhardt,1989)主张企业应该搜寻最新的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因为随着知识的老化,旧知识会过时并与当前的环境不相匹配。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如March、Sp roull和Tamuz,1991)则认为,旧知识更加可靠、更有价值,企业不仅可以从最新的知识中学到东西,而且也能从过去的知识中学到东西。具体来说,企业搜寻和学习新知识,可以通过与环境匹配、构建涉足新领域的能力和降低搜寻成本这三种方式来提高创新搜寻绩效;而搜寻和学习旧知识,则可通过提高可靠性(March,1991; Hutchinson,1993)、降低报复风险搜寻(Smith等,1991)和构建独特性(Barney,1991)三种方式来提升创新搜寻绩效。Katila(2002)[2]对知识年限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搜寻绩效进行了综合研究,她把企业搜寻空间分为内部空间、竞争对手(行业内)空间和外部(行业外)空间三部分,并认为被搜寻知识的年限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因搜寻空间的不同而不同(参见图1)。通过利用欧洲、日本、美国131家机器人制造企业的纵向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她发现旧的行业内知识不利于创新,而旧的行业外知识则有利于创新。

关于知识年限影响创新搜寻绩效的研究虽然观点不一,但近年来数量却明显减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关于知识年限影响创新搜寻绩效的研究较难找到新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可以把视野拓展到知识的其他重要属性上,如复杂性等。其实,Hansen(1999)在这方面做出的探索早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借鉴。Hansen(1999)把弱关系概念和复杂知识概念结合起来研究多部门组织内部弱关系在知识搜寻和转移中的作用,通过对一家大型电子公司41个部门120个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实证研究,他认为组织内部部门间弱关系有利于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从其他子单元搜寻有用的知识,但不利于复杂知识的转移,因为复杂知识的转移需要部门间的强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2]的相关内容整理。图1 搜寻空间和知识年限组合

(四)搜寻时机

搜寻时机主要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搜寻时机,也可称为平行搜寻时机。平行搜寻是指相互独立的问题解决者(或问题解决团队)为了解决同样的创新问题而同时相互竞争地进行创新搜寻,平行搜寻是一种产生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多种技能和方式的有效手段(Nelson,1959和1961;Abernathy和Rosenbloom,1969)。Boudreau、Lacetera和Lakhani(2008)[16]认为,所要解决的创新问题越复杂,平行搜寻就越有利于提升创新搜寻绩效;竞争对手的增加会带来多样性,而结果不确定性则有利于提高平行搜寻所能带来的好处。Katila和Chen(2008)[10]对平行搜寻时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把搜寻当作学习竞赛,并且把它分为领先、追赶、同步三种(参见图2)。前两种是非同步搜寻,而后一种是同步搜寻。通过对日本、欧洲和美国124家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Katila和Chen(2008)发现企业在竞争对手之后进行创新搜寻,有可能研发更多的新产品;在竞争对手之前实施创新搜寻,则可能发明更具新颖性的新产品;而与竞争对手同步进行创新搜寻,既不能研发更多的新产品又不能发明更具新颖性的新产品。搜寻时机是创新搜寻研究中一个比较新的研究主题,目前还主要限于相对于竞争对手搜寻时机的研究,但从创新搜寻的本质看,搜寻时机不仅涉及竞争对手,而且还涉及所有创新问题的解决者。

总的来看,创新搜寻战略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和多样化,学者们从不同方面拓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某一个维度,未能对多个维度进行整合研究,也不太关注外在环境对创新搜寻的影响。此外,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只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创新搜寻战略的有效性。

五、创新搜寻和吸收能力关系研究

资料来源:本文参考文献[10]。图2 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搜寻分类

创新搜寻的关键在于确定创新的知识来源,巧妙利用知识来源,并且把搜寻到的外部知识通过必要的转化融入自己的已有知识。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正如W inter(1984)所指出的那样,企业通过搜寻外部知识,通常只能获得有用的知识碎片,这些知识碎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企业对完整知识的需要。因此,企业要想吸收新的知识,就必须先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吸收能力正是这样一种能力。Todo rova和Durisin(2007)认为,吸收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识别相关的外部知识来源,对外部知识进行转化并使之融入自己的知识存量。吸收能力是企业实施创新搜寻战略的基础。近年来,一些学者对创新搜寻和吸收能力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搜寻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一)吸收能力的内涵及其在创新搜寻中的基础性作用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由Cohen和Levinthal(1990)[17]提出,是指企业在识别新的外部信息价值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外部知识并将其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后来,又有学者(如Zahra和 Geo rge,2002; Todorova和Durisin,2007)认为,吸收能力是识别、获取、吸收、转化、利用等五种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否有效筛选、评价和利用外部知识取决于企业的吸收能力水平。[17]A rora和 Gambardella(1994)则认为,吸收能力有利于企业识别、评价和吸收在企业外部出现的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融入企业已有的知识。高水平的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有效跨越组织边界和技术边界(Tushman,1977;Tushman和 Katz, 1980),提高创新搜寻的宽度和深度,搜寻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知识,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知识基础,从而有利于企业通过对知识的独特组合来进行探索性创新活动(Subramaniam和 Youndt,2005;Jansen等,2006)。相反,吸收能力弱的企业一般难以进入全新的技术领域(Bell和 Pavitt,1993)。Fabrizio (2009)[15]专门研究了企业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和与大学合作开展研究而形成的吸收能力对其创新搜寻绩效的影响,在对83家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以后发现,吸收能力有利于企业对新发明的搜寻并且在搜寻时机和结果质量方面占据优势。

(二)吸收能力对创新搜寻的调节作用

关于吸收能力是否对创新搜寻和创新绩效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的问题,有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得出了一些肯定的结论。例如,Rothaermel和A lexandre(2009)[7]基于对美国制造业不同行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对获取内、外部技术的组合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它的双元搜寻能力(即同时进行内、外部技术搜寻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因为较高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企业缓和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搜寻之间固有的矛盾,而且还有利于内部和外部技术来源的知识进行积极的互动和融合。Tsai(2009)则研究了吸收能力调节不同类型的合作关系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机理,通过对我国台湾753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纵向合作对产品技术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与竞争对手合作对产品渐进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与研究型组织合作对产品渐进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方面,都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而在与客户合作对产品渐进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与研究型组织合作对产品技术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方面产生消极的调节作用。但总的来说,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内化合作伙伴的知识,从而促进产品创新。[18]Sofka和 Grimpe(2010)[19]研究了产生吸收能力的重要方式——内部研发——在三种专门的搜寻战略与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他们俩通过对欧洲五国5 000多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研发能够积极地调节市场驱动型搜寻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调节科研驱动型和供应商驱动型搜寻战略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著。

总的来说,关于创新搜寻和吸收能力关系的研究都比较一致地认同吸收能力在创新搜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还初步肯定了吸收能力在创新搜寻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并没有考虑不同的吸收能力产生方式是否会影响吸收能力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吸收能力(如内向型吸收能力和外向型吸收能力)在创新搜寻中的作用。

六、研究总结和未来展望

目前,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创新搜寻是学者们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因为搜寻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新创意是创新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笔者认为可对目前国外创新搜寻研究不同核心议题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简要归纳(参见图3)。

具体而言,最初的研究(如von Hippel,1998[3])只是关注不同的创新知识来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创新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成因以及一些重要的创新来源(如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对创新绩效的具体作用。后来,学者们在Nelson和Winter研究(1982)的基础上把创新搜寻这个概念引入创新领域,借助创新搜寻战略这个概念来解释企业如何利用外部知识来源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同时,吸收能力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吸收能力不仅对企业的创新搜寻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创新搜寻战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总的来说,创新搜寻研究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但就现有研究而言,重要议题内部要素间以及议题间的整合性研究还比较缺乏,而且没有关注外在环境的具体影响,基本上都采取静态视角,即只关注某一时期的创新搜寻战略和创新绩效。除此之外,已有实证研究的数据收集方式还较少,主要利用专利数据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

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和创新搜寻研究的进展,我们认为未来可在以下几方面深化相关研究:

1.创新搜寻整合研究。有关创新搜寻外部知识来源和创新搜寻战略这两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内部要素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关于创新搜寻与吸收能力关系的研究为数不多,且缺乏深度。因此,今后应该深化和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各方面内部要素间的整合研究以及不同方面间的整合研究还比较少见,今后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搜寻特征与搜寻时机的整合研究,搜寻方式与吸收能力的整合研究等。已有研究对外部环境的关注还很不够,未来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特点对于创新搜寻的影响。

2.创新搜寻动态研究。已有研究都从静态视角来考察创新搜寻问题,只关注某一时期的创新搜寻和创新绩效。而创新搜寻随时间或产业技术基础变化的动态演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今后可从协同进化视角(Lew in等,1999)来开展创新搜寻动态研究。

3.本土化创新搜寻研究。创新搜寻研究已在美国、欧洲主要国家以及日本蓬勃开展,而且呈现出扩展和深化的趋势,而国内的创新搜寻研究还比较少见。金融危机让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经受了一次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洗礼。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创新问题。而创新搜寻是当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开展本土化的创新搜寻研究。未来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研究进行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探索创新搜寻在中国情境下的特有属性来推动创新搜寻理论研究的发展。

4.关于创新搜寻研究方法的扩展研究。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专利数据和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证研究,未来可以采用深度案例研究、观察性研究等方法,对具体的创新搜寻机制进行更深入的定性研究,也可以采取时间序列研究来探讨创新搜寻的动态演化问题。

图3 国外创新搜寻研究的逻辑关系

[1]Nelson,R,and Winter,S.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2]Katila,R.New p roduct search over time:Past ideas in their p rim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5):995-1 010.

[3]Von Hippel,E.Source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4]Laursen,K,and Salter,A.Searching high and low:What types of firm s use universities as a source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4,33(8):1 201-1215.

[5]Laursen,K,and Salter,A.Open for innovation:The role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manufacturing firm 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2):131-150.

[6]Grimpe,C,Sofka,W,and Zimmermann,J Young.Open and international:The impact of search strategies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new ventures[EB/OL].http://ssrn.com/abstract=1395623,2009.

[7]Rothaermel,F T,and A lexandre,M T.Ambidexterity in technology sourcing: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 tive capac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4):759-780.

[8]Katila,R,and Ahuja,G.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 r and new p roduct introduc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5(6):1 183-1 194.

[9]Grimpe,C,and Sofka,W.Search patternsand absorptive capacity:Low-and high-technology sectors in European countries[J]. Research Policy,2009,38(3):495-506.

[10]Katila,R,and Chen,EL.Effectsof search timing on innovation:The value of not being in sync with rival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8,53(4):593-625.

[11]Köehler,C,Sofka,W,and Grimpe,C.Selectivity in search strategies fo r innovation—From incremental to radical,from manufacturing to services[EB/OL].http://ssrn.com/abstract=1504065,2009.

[12]Kang,K H,and Kang,J.How do firms source external know ledge for innovation?Analys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know ledge sourcing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9,13(1):1-17.

[13]Rosenkopf,L,and Nerkar,A.Beyond local search:Boundary-spanning,exploration,and impact in the op tical disc industry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287-306.

[14]Yayavaram,S K.Structure of a firm’s know ledge base and the effectivenessof technological search[D].University of Texas, 2004.

[15]Fabrizio,K R.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search for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9,38(2):255-267.

[16]Boudreau,K,Lacetera,N,and Lakhani,K.Parallel search,incentivesand p roblem type:Revisiting the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link[EB/OL].http://ssrn.com/abstract=1531368,2008.

[17]Cohen,W M,and Levinthal,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3.

[18]Tsai,K H.Collabo rative networks and p 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Toward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J].Research Policy,2009,38(5):765-778.

[19]Sofka,W,and Grimpe,C.Specialized 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Evidence across Europe[J].R&D Management, 2010,40(3):310-323.

猜你喜欢

吸收能力竞争对手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竞争对手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金融环境对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技术转移二元视角: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的作用
企业知识搜寻、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吸收能力的研究评述——基于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