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2011-01-30曲天敏李书锋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民办河南省养老

曲天敏,徐 霞, 李书锋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入住养老机构能自理或无明显生理缺陷需监护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本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现状调查问卷》,于2010年6月15日—2010年7月14日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67份,回收467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96.4%。采用专家认同的方式进行了问卷效度检验,一致认为问卷有效性很高,符合课题研究要求。采用小范围重测法进行了问卷信度检验,信度检验系数R = 0. 843,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2.1 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段安排情况(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选择清晨体育健身的老年人占60%,符合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因此选择早晨锻炼的人较多。其次是选择健身时间不固定的占21%,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只要有时间就会出去散步,选择下午和晚上的分别占7%和9%。选择上午和中午进行体育健身的很少。

2.2 参加体育健身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强度

调查发现: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97%的老人一周健身3次以上,这个比例很高。在与老人交谈时笔者发现出现这个比例的原因是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老人衣食住行都有专人负责,他们每天除了吃饭的时间,剩下时间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安排,所以相比住家老人而言,闲暇时间比较多,所以每天都有很多时间进行健身。

图1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时间安排

在被调查的老人中,分别有46.0%和50.0%的老年人每次健身时间在30分钟~50分钟或50分钟以上,大部分老年人都是选择散步来进行健身,所以健身持续的时间就比较长。另外只有3.2%的老年人每次健身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下,0.8%的老人每次健身的时间不定。

2.3 参加健身的场所

健身场所是人们得以进行健身的载体,如果缺乏健身场所,就算健身的欲望再强也没有办法实现。从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77.8%的老年人健身的场所是在养老机构院内,这说明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重心都是在养老机构院内。另外还有23.8%的老人选择在路边、街道旁进行健身。选择在路边、街道旁进行健身的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对来说会好一些。15.9%的老年人选择在养老机构健身房进行健身。12.7%的老年人选择在社区公园进行健身。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无人选择在收费的体育健身场所健身。说明老年人的体育消费观念非常淡薄,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观和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健身场所比较单一,大部分的老人健身场所都集中在养老机构院内或路边、街道旁。

表1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场所(多选)

2.4 参加健身的组织形式

健身的组织形式就是指运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从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87.3%的老年人选择自己锻炼,这和笔者在上面提到的在养老机构里发现老人们交流得并不多是相对应的,也说明了入住养老机构里的老人有很强的孤独感。22.2%的老年人参加养老机构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竞赛。10.3%的老年人是在养老机构里的专人指导下进行锻炼的。

表2 参加健身的组织形式统计表(多选)

2.5 参加健身的项目

从统计结果来看(见图2),94.4%的老年人选择散步或慢跑进行健身,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另外对场地和设施的要求也低,便于老年人参加。选择老年操和运用健身器械进行健身的比例分别是19.8%和19.0%。另外,选择棋牌类的老年人比例为7.9%。选择门球进行健身的老年人比例是7.9%,这些老人集中在安阳一家养老机构里,因为在笔者所调查的养老机构里,只有这一家有门球设施。4.0%的老年人选择气功、太极等武术项目进行健身。在所调查的老人中没有选择游泳和钓鱼的。由于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大多数都是高龄老人,所以他们的健身项目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散步或慢跑、老年健身操和运用健身器械进行健身。

图2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项目

2.6 参加健身的动机

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参加健身的动机则是驱使人们参加健身的内部原因,也是使其付诸实际行动的根本动力。从统计的结果(见表3)来看,90.5%和96.8%的老人参加健身的动机都是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和减缓衰老、延年益寿。另外有32.5%的老人健身的动机是消遣娱乐、打发时间。这和入住养老机构里的老人的闲暇时间过多有关。6.3%的老人选择与其他老人更好的交流。这说明有一部分老人是希望缓解自已的孤独感,希望能与别人交流的。4.0%的老人选择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这部分老人大多是选择秧歌、武术项目和门球进行健身的老人,他们希望通过每天的练习,能让自己的技术不断进步。有4.0%的老人选择美容、减肥、塑形。这部分老人大多体型过胖,想通过健身来达到减肥的效果。

表3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动机(多选)

3 影响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因素

3.1 民办养老机构缺乏健身场地、设施

健身场地、器材是影响健身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们得以实现良好锻炼的载体。笔者统计结果(见表4)显示:在所调查的21家民办养老机构中,有12家民办养老机构院内有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大多是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一些简易器材。调查中很多老年人都表示院内健身器材太少,只能供少部分老年人使用,很大一部分老人是没有机会使用的。

表4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健身场地、设施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中,健身场地与设施不是很理想,虽然有12家院内都有健身器材,但是健身器材数量非常少,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里只有一二件健身器材,远远满足不了入住老人的使用。健身场地、设施的缺少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老人健身的方式。一些没有任何健身场地与设施的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只能选择在街道、路边进行健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笔者建议各民办养老机构要加大健身场地与设施的投入。

3.2 民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

《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标准》第一条第一款规定:领导班子要重视体育工作。根据这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领导重视”是评价一个社区体育工作开展好坏的第一大标准,可见“领导重视”对体育健身的影响作用。调查结果显示:52%的入住老人认为领导重视;35%的入住老人认为领导重视程度一般;13%的老人认为领导不重视。在笔者和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者交谈时很多管理者表示他们对入住老人的关心大多体现在住宿条件、营养膳食、卫生清洁和医疗保健上面,而对于入住老人的健身行为,管理者则表示,健身是入住老人的自发行为,属于老人个人的事,而且提供有场地,因此他们对老人的健身行为不做干涉。

3.3 组织体检情况

民办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进行定期的体检,不仅有助于民办养老机构及时掌握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医治,而且也有助于老人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避免了老人盲目锻炼健身。鉴于此,笔者对入住的养老机构是否对入住老人进行体检作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养老机构对老人进行体检的占58%。这个结果显示,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对老人是不组织体检的。笔者建议民办养老机构把组织老人体检作为一项工作来做,真正做到全方位地关心老人、照顾老人。

3.4 指导人员情况

在健身过程中指导人员的作用非常大,对健身的影响也很大。指导人员可以促使人们进行科学健身,有效提高锻炼效果,还可以组织和带领群众参加健身活动,提高人们的健身积极性。笔者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健身指导人员情况作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87%的老人认为在健身中没有人指导。在所调查的民办养老机构里,大多是教授老年健身操时有指导人员在场,在所调查的3家组织老年健身操的民办养老机构里,有2家有专人指导教授,有1家是让入住老人跟着电视上的健身操视频进行锻炼。

3.5 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个人因素分析

3.5.1个人对健身的态度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行为。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笔者以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老人对健身的态度进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94.4%的老人表示喜欢健身;4.0%的老人表示对健身的态度一般;只有1.6%的老人表示不喜欢健身。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的老人绝大多数主观愿望是喜欢健身的,他们参与健身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有了这个主观能动性才有去选择参与健身的可能。

3.5.2自身身体条件由于老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会受到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在不参与健身的老人中由于行动不便而不参与健身的占多数,而在参与健身的老人中身体条件不好也是健身项目单一的最主要原因。在所调查的入住老人中,一些患有骨关节系统疾病特别是腿脚不好的老人对参与健身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特别是患有心脏病和偏瘫的老人对参与健身活动的影响也很大。这些客观的身体条件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如果选择恰当而有针对性的锻炼,不但能使这部分老人参与到健身行列中去,而且还能缓解他们的病情。法国著名医学家蒂素曾说过:“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因此,虽然身体条件是影响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健身的最大因素,但是通过科学健身,自身的身体条件是不能成为老人健身的限制性因素的。

3.5.3体育技能影响从所调查的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项目选择上可以看出,入住老人的健身项目单一,大多老人都是选择散步、跑步之类的简单易行的项目进行健身,只有很少一部分老人掌握了一些老年健身操、太极、秧歌、门球等体育技能。散步跑步类运动虽然健身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长期采用这一种锻炼方式的话,就较为枯燥、单调和乏味,久而久之就会使老人失去健身乐趣,因此笔者建议河南省各民办养老机构管理者能聘请专业体育指导员,指导和教授老人一些适合老人进行健身的体育技能。

3.5.4闲暇时间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与其他居家老人相比,其闲暇时间会多一些,因为入住老人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民办养老机构专人负责,他们不用操心基本的生活问题,因此就有了相当多的闲暇时间。在笔者和老人的交谈中了解到,除去每天吃饭的时间,他们就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可做,所以吃过饭就会走走转转健健身。有这么多的闲暇时间做保障,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老人的健身状况就有了改善的基础,河南省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利用老人过多的闲暇时间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也可以教授老年人一些科学健身的技术和技能。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时间多选择早上,另外健身时间不固定的老人也占很大比例。参加健身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养老机构院内、路边、街道旁。参加健身的组织形式多为个人锻炼、和养老机构里的其他老人一起自发性的锻炼。参加健身的项目多为散步、跑步、运用简易的健身器材。(2)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的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但是运动强度却很弱,大多数老人健身时不出汗。健身的动机多为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和减缓衰老、延年益寿。(3)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没有设置专门的体育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人员。组织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很少。健身场地和设施也不能满足入住老人的健身需要。入住老人在健身时也很少有人指导。(4)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大多没有听说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影响健身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比,主观因素影响作用大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中以自身的身体条件行动不便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4.2 建议

4.2.1管理部门聘请体育专业人员,负责老年人健身活动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从体育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的基本职能,对体育健身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而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各民办养老机构均没有体育管理机构,也没有专门的体育管理人员,整个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身状况缺乏管理。

4.2.2关注老年人健康,重视疾病的预防,定期为老年人体检由于老年自身生理机能的原因,预防疾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达到有效预防疾病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就是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验。定期为老年人体检,不仅是养老机构的义务,更是养老机构的职责。因此河南省各民办养老机构应该把定期为老年人体检做为一项必要工作来抓,让老年人及时了解自已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利于帮助老年人进行针对性的锻炼,避免老年人盲目健身的行为。

4.2.3加大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健身场地、器材等设施的投入健身场地和器材等设施是进行健身的载体,在促进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科学健身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有效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充足的健身场地和器材等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其数量和质量对老年人健身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在调查过程中也有很多老人反映健身器材缺乏,现有的健身场地和器材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之所需。

4.2.4聘请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指导入住老人进行科学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第一条就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位作出充分而明确的肯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毫无疑问,体育指导人员是科学健身的指导者,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河南省各民办养老机构都缺乏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大打折扣。因此河南省各民办养老机构应该聘请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指导入住老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健身,帮助老年人制定出适合自已的一套健身方案。

4.2.5开展多种形式适合老年人健身的项目,传授多种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技能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老年人健身项目过于单一,大多都是选择散步、跑步等简单易行的健身项目进行锻炼,这样久而久之会使老年人丧失健身的乐趣。因此河南省各民办养老机构应该开展适合老年人健身的项目,传授多种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技能,例如比较适合老年人进行健身的太极、秧歌、门球等等。老年人参加健身的项目多了,掌握的体育技能多了,就有了参加健身的动力,也有了参加健身的乐趣。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梅陈玉婵,齐铱,等.老年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傅琳.民办养老机构:困境与出路[D].西安:西北大学,2008.

[4] 杨志栋,刘定一.山西省老年人体质及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2004,24(5):75~77.

[5] 林昭绒,吴飞.城区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165~169.

[6] 程鹏宇.河南省城区中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的调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6(2):188~194.

[7] 殷晓旺,邱达明,黄斌.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一般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15(3):27~30.

[8] 陈青萍.老年人参加身体运动训练的心理学意义[J].体育科学,2003,23(5):137~140.

猜你喜欢

民办河南省养老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