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视野下我国农民健康生活方式初探

2011-01-30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生活

张 秀 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与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是小康社会在农村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与文化保障。依据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重要产业、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的原理可知,新农村的建设绝不仅仅是“新经济”、“新村庄”、“新住房”的建设,还是“新文化”、“新生活”、“新思想”的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提出要在农村建设中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虽然仅有短短二十几个字,但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要求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起来,保证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共同实现。在这二十几个字的要求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属于物质文明;管理民主属于政治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属于精神文明。

长久以来,我们总会把农村落后的发展状况归咎于农村经济水平的低下,而很少从农民的精神层面来思考这一问题。实际上,农村的落后往往是由农民自身落后所导致的,而这种落后又集中体现在农民个体较低的文化素质之上。因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农民个体是否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决定到农村的落后状况是否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文化形成于生活,又推动着生活。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源泉,也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要改变落后的农村文化,实现农村发展方式的真正突破,就要从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入手,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面貌,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使每一个农民都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创造条件。

1 推动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时代价值

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社会交往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要回答的就是“如何健康生活”、“如何更合理地享受生活”的问题。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建设农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还会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注入全新活力。

1.1 健康生活方式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

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截止2006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由此可见我国的绝大多数人口还是农民,这就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必定是在广大的农村,而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就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及关键所在。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于其中,提出了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所以,全面的小康社会不单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体现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全面概念,它的理论前提和具体内容无不体现着对人全方位的关怀与体贴。正因为此,身心和谐发展的农民势必会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统领性要素。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却与农民身心发展和农村文化建设直接相关,并时时刻刻地在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它与个体生命相伴始终,影响着包括生产、休闲、消费在内的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个人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农民自身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性因素,在“三农”问题中有着战略性地位。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农民的全面发展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势必会受到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将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必须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

1.2 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源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全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见,健康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素质、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等内容,是人身心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当个体在这几个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和维护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因此,要想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实施真正造福于农民,就需要在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去不断地为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而在这些条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农民身心健康发展间的关系是最为紧密的,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态度和处事行为,具体体现着农民的发展观和消费观,是农民健康的首要保证。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感受新文化、新潮流的同时,也保留和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产生了很大的背离。很多家庭在富裕起来后并没有去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素养,反将大部分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在吃穿玩乐上,导致“因富致病”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富贵病”;另外还有许多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却在精神上无比空虚,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何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何为科学合理的休闲方式,帮助他们统筹兼顾地协调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从而使广大农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使身心协调发展,为他们劳动能力的增强提供一个坚实的健康基础。

1.3 健康生活方式是打造新农民的关键所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关系到农村能否实现“科技兴农”。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素质的高低。当前,建设新农村的客观条件已初步具备,真正缺少的是能够承担起建设重任的新农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而培育新农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引导全体农民实现现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健康文明的行为,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引导农民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保证他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自觉自愿地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帮助他们逐步摆脱落后、陈腐的文化习俗,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发展自己、实现自己,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律、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谐开放的社会价值观念、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从而不断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公民,实现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从根本上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民健康生活方式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于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在内的整体性概念,它不仅仅包含经济的发展,还包括社会、文化的繁荣,因此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但是,当前却有很多地方行政机关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作了农村新经济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弱化甚至忽视了对农村文化、农民生活的培养和建设。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使政绩得以及时体现,往往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对“形象工程”的建设和完善上,而对健康生活方式这些效果较为隐蔽、价值不易衡量的“利民工程”却采取忽视乃至规避的态度。这些错误的观点和行为削弱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容易导致广大的农民群众在生活上富裕的同时却陷入到精神的极度匮乏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不但没有在生活富裕的同时得到解决,反倒大有抬头之势的现象。

另外,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不仅在总量上偏少,而且在构成上也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在关注交通、水利等生产性设施,而对乡风文化建设、农民健康保障等非生产性设施则关注不够,对农民的体育健身运动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这些关系到农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非生产性设施,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它们的效用,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是低效甚至无用的。经费的不足,导致大多数农村没有休闲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设施,很多的乡村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一些科学有益的休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便会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以打麻将等方式来消磨时间,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治安与乡风建设。

2.2 农民缺少主动意识,受旧文化、旧习俗影响较大

农民是农村社会文化的主体,也是影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因素,政府、社会无论做何种努力,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农民来完成和体现。但是,当前广大的农民群众很少有人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还普遍较低,他们一般没有很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鉴别能力相对较差,非常容易受到旧传统和旧习俗的袭扰,缺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自觉性和自愿性。此外,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兴旺,势必离不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素质的提高则必须通过学习来完成,因此学习不仅是“科技兴农”的重要途径,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但现实是当前大多数农民还缺少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认为学习和自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这就阻碍了他们文化知识的丰富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一些农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缺少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平时缺乏锻炼,生病时却又讳疾忌医,这就给那些庸医和“大师”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一些农民在富裕起来后,没有注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而仅仅将目光放在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上,把大鱼大肉当做生活幸福的标志,膳食搭配不合理,休闲方式不健康,这些都严重损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使以往一些多发于城市的“富贵病”开始不断向农村蔓延。

2.3 社会缺少必要的氛围,对农民的引导不够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于无形中受到感染和改造,改变农村落后的文化习俗,推动农民更理性、更科学的消费休闲,帮助他们逐渐摆脱旧文化旧习俗对他们思想上、身体上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当前整个农村社会并没有为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营造出一个浓郁的氛围。乡村文化站、板报橱窗并没有发挥其贴近农民的优势,其宣传功能几近荒废。而乡村一级的卫生所除了为村民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外,并没有承担起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传授卫生保健技巧的重任。大部分村落里缺少或根本没有健身、休闲场所,而村委会也很少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推广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村与村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仅仅停留在房屋建设等硬件指标上,而忽视了包括农民生活方式在内的诸多软件指标。这种“为物不为人”的社会环境违背了“人是目的”的价值理念和内在要求,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核心——农民抛于一旁,大大削弱了社会本应具有的引导和促进效用。此外,农村社会还缺少对农民身边典型事例的挖掘,理论宣讲的多,事实呈现的少,没有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所能带给他们的好处,不利于调动农民改造落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推进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策略

推进农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好政府、社会及农民个人间的关系,也需要他们的共同努力,创建以政府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以社会为辅助的全新的三方联动机制(见图1)。

图1三方联动机制图

3.1 政府要积极引导,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

政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健康生活方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与农民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作为行政部门的政府首先要意识到建设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把推进农民健康生活方式与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农村经济建设,而忽视农民文化、生活建设的工作思路,将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到农民的生活方式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的健康,也是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前提和促进条件之一。

其次,作为权力核心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及时更新观念,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面面俱到的管理方式。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对农村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设采取消极的规避态度,而是需要它对农村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变“管”为“导”,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生活方式是一种内隐于人心中的习惯和态度,改变旧的生活方式更多的需要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仅靠强制性地外力压制,是无法从根本上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所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广大农民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大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公共健康知识,从深层次上引发他们在生产、生活观念上的变革;加强乡风文化建设,因势利导地改变旧习俗、旧习惯,使他们在内心深处能够真正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物质上“富起来”的同时在精神上也一并“富起来”。

再次,政府在政策、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倾斜力度,使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设不仅有“名”,还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一直不足,农村的科教文卫事业相对城市来说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因此,为了在农村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新建一批体育休闲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引导农民积极地进行锻炼、强健体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渐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卫生、医疗保障,使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3.2 广大农民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农民是建设健康生活方式进程中的主体和受益者,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所采取措施起到的效用就会微乎其微,因此,在农村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归根到底还需依靠农民的主体性力量和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广大农民首先应当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公民道德素养,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培养自己的甄别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区分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懂得何为对自己真正有利的东西,逐渐消除农村中残留下来的落后观念和封建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生活态度的积极转变,用科学、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农民群众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合理搭配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习惯的养成。最后,农民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还要明白,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统一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广大的农民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做新型农民,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3.3 社会要为农村建设健康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氛围

“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作用”。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它对人身心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在无形中给人的思想和观念以冲击和教育,帮助人领悟和吸收有益成分。因此,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实现农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新闻媒体宣传科学文明的生活态度和休闲方式;乡村文化站、卫生院、板报橱窗要发挥贴近村民的优势,利用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村民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扩大科学健康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村民于无形中学习到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和信息,接受健康生活的理念与方式,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其次,各个乡村文化站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农民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健身休闲活动,并定期举办一些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的竞赛活动,对获胜者给予一定奖励,从而调动农民参加这些休闲活动的积极性。再次,整个社会应该发掘农民身边的典型事例。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身边的事例,可以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健康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选择健康生活的内在动力和热情,进而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利民工程,它不仅要求经济的发展,还要求文化的繁荣,是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统一。农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与打造身心健康的新农民息息相关,更是变革农村落后文化、创建小康社会的前提性保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少关注到建设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政府缺少必要的财政支持,农民缺少自我的主体性意识,社会缺少相关的宣传引导。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广大的农民群众依旧没能建立起一种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农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与相互协调。首先,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更新工作思路,实现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转化,为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财政支持与政策保障;其次,农民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剔除落后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来文明生活方式;再次,社会要充分发挥自己贴近群众的优势,创设具有科学人文气息的整体氛围,引导农民、教育农民,从而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以社会为辅助、以建设农民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的三方联动机制。

[1] 徐云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J].乡村经济,2008(9):15~18.

[2] 顾益康,黄冲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29~34.

[3] 张秀芳.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健康生活方式建设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19~20.

[4] 夏建文.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积极作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5):353~355.

[5] 汪业周.论生活方式的蕴涵与结构[J].理论学刊,2002(1):90~93.

[6] 朱仰东.改善民生是新农村建设之本[J].上海农村经济,2009(8):9~10.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生活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