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战术意识对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中介变量研究

2011-01-30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心智凝聚力战术

杨 勇

在体育运动领域,体育团队的凝聚力是否有利于提高团队的比赛成绩,一直是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家普遍关心的课题。尽管直觉上,人们会认为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即团体凝聚力较好的运动队,一般运动成绩较好;团体凝聚力较差的运动队,一般运动成绩也较差。但大量运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实际情况要比人们预想的复杂得多[1]。

国内学者对凝聚力与比赛成绩关系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如张立(1993)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的研究,张忠秋(1996)对国家男子排球队的研究,均得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的结论。然而国外学者对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 Williams等人(1982)通过对曲棍球等项目的研究认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Landers等人(1982)对保龄球 、Link等人(1969)对划船等项目的研究得出高团队凝聚力有损运动成绩的结论。

Brawley(1990)指出,造成研究结果模棱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者忽视了影响因变量的团体过程。例如,过去的研究都是先测量团队凝聚力的得分,然后,再评价运动队比赛成绩,最后,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然而,最终得出团队凝聚力与比赛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为什么两者之间存在这种关系。只有采取一种多重的研究方法,即依次研究团队凝聚力→过程变量→成绩,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解释团队凝聚力如何影响比赛成绩的作用机制[2]。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与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关;二是建立因果关系的困难。以往的研究很少有人关注凝聚力和比赛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的作用。然而,研究二者之间的中介变量更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篮球战术意识对凝聚力的回归显著;H2比赛成绩对战术意识的回归显著;H3篮球战术意识是凝聚力与比赛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参加2010年全国少年男子(U17)篮球比赛的12支球队,运动员共132名,全国少年女子(U17)篮球比赛的10支球队,运动员共112名。样本情况见表1。

表1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指标一览表(n=244)

1.2 研究工具

1.2.1凝聚力使用马红宇修订的群体环境问卷(简称RGEQ)对运动员的凝聚力进行测量。RGEQ由15个项目、4个分量表构成,分别测量群体社交吸引(ATG-S)、群体任务吸引(ATG-T)、群体任务一致性(GI-T)、群体社交一致性(GI-S)。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3、0.72、0.84和0.78。考虑到少年运动员文化程度较低,将原问卷的Likert 9点评分改为5点(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量表进行评分[3]。

1.2.2篮球战术配合意识(共享心智模型) 使用杨勇编制的篮球队共享心智模型问卷(Basketball Team Mental Model Questionnaire,简称BTMMQ)对运动队的战术配合意识进行测量[4]。BTMMQ由四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10个题目。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8、0.81、0.80和0.85。采用系数指标,评估组内一致性的程度。分别计算每个球队每个分量表的系数,然后求出四个分量表系数的平均值,系数的值越大,说明球队内成员共享心智模型(战术配合意识)越高。采用Likert 7点(-3代表该项战术会最终导致球队输球,0代表该项战术对球队既没有帮助也不会有害,3代表该项战术对球队赢得比赛至关重要)量表进行评分。

1.2.3比赛成绩球队成绩按照《全国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大纲》中规定的计算标准进行评分,具体办法是:比赛成绩得分=(队数-名次)×3.5。

1.3 数据分析

根据Baron和Kenny(1986)对中介变量分析方法的建议,本研究采用三步中介回归分析所提出的检验(见图1)。

图1中介作用模型

2 研究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n=22)

注:*P<0.05,**P<0.01。ATG-T群体任务吸引;ATG-S群体社交吸引;GI-T群体任务一致性;GI-S群体社交一致性;TMM战术配合意识; TP比赛成绩。

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本研究将性别作为协变量,对22个篮球队的凝聚力均值、战术配合意识均值、比赛成绩各项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从表2中可以看出,群体任务吸引和球队战术配合意识(r=0.59)、比赛成绩(r=0.63)中度相关;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球队战术配合意识(r=0.69)、比赛成绩(r=0.61)中度相关;比赛成绩与球队战术配合意识(r=0.74)高度相关,并且相关均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

2.2 篮球战术意识对凝聚力和比赛成绩的中介作用(见表3)

从表3方程1的结果可以看出,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是球队战术配合意识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分别为0.433(P<0.05)和-0.899(P<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累积为49.9%,说明凝聚力对球队战术配合意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假设H1得到了支持,由以比赛成绩为因变量的方程2可知,球队战术配合意识是比赛成绩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745(P<0.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累积为55.5%,说明球队战术配合意识对比赛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假设H2得到了支持,由以比赛成绩为因变量的方程3的结果可以看出,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是比赛成绩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分别为0.601(P<0.01)和-0.806(P<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累积为75.5%。当同时考虑凝聚力、球队战术配合意识时,球队战术配合意识对比赛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群体任务一致性和群体社交一致性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显著,但β值分别减至0.476(P<0.05)和-0.478(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82.1%,解释量增加了6.7%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这说明球队战术配合意识对比赛成绩有中介作用。假设H3得到了支持。

运动员感知到的凝聚力、球队战术配合意识与比赛成绩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见图2)。结合表3方程1、方程2、方程3的结果,凝聚力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显著,该影响由于球队战术配合意识的加入而变小。这说明凝聚力对比赛成绩影响既有直接作用,亦有间接作用,其间接作用是通过球队战术配合意识实现的。

表3 篮球战术配合意识对凝聚力—比赛成绩的中介作用

图2凝聚力、球队战术意识、比赛成绩的标准回归系数

3 讨论

对于篮球项目而言,运动员在场上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虽然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但是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夺取比赛的胜利。众所周知,运动场上瞬息万变,战术运用时机稍纵即逝,运动员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时间,此时必须依靠彼此内在的一种默契,协调一致地采取行动,才能打出绝妙的配合,精彩的助攻传球,体现出团队整体配合的优势。战术配合问题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团队协作有相同的认识,所不同的是心理学家用的是共享心智模型(Shared mental models ,SMMs)。

共享心智模型是在心智模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Rouse and Morris(1986)认为,心智模型是个体赖以观察、描述、解释和预测周围环境的心理机制,与脚本、图式等概念内涵相近,都属于个体的内部表征,反映个体的知识结构[5]。心智模型使得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能够使用一些现有的框架,大大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在团队活动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型,对同一现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团队是否需要达成为所有成员共享的心智模型?基于此,Cannon-Bowers and Salas(1993)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共享心智模型是指为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知识结构,且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作业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作业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要求。凭借这种共同的知识结构,成员在团队需要执行任务时,无需通过外部沟通即可达成对团队所处情境及其变化的特点以及队友的行为的一致理解和预测,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情境及队友的要求,做到“内隐协调”[6]。在一些有效运作的运动团队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团队能够在复杂、动态、模糊的情境中有效运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团队成员对于怎样应对这样的情境有一种共同的理解,这样的共同理解有利于团队成员解释团队中发生的事件、对需求做出预测、解决冲突、减少事故、维持或提高成绩。

认知心理学很早就对个体心智模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普遍认为,心智模型是一种有助于人们对内外部系统认识和理解,并形成合理预期的知识结构。随着团队在各种组织的广泛应用,团队研究受到普遍重视[7]。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取代社会心理学成为团队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焦点从对个体心智模型的研究上升到团队层次,并且普遍关注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团队战术配合意识(共享心智模型)对凝聚力的回归分析发现,任务凝聚力可以有效地预测球队战术意识,并且所感知到的群体任务一致性越高,团队的战术配合意识的水平越高;而所感知到的群体社交一致性越高,团队的战术配合意识的水平越低。这提示我们: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以任务目标为导向,强化运动员对全队共享目标的达成,这有助于加大运动员对共享目标的投入程度并促进团队战术配合意识水平的提高。

共享心智模型的提出为理解和提高团队有效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Klimoski和Mohammed认为,共享心智模型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受重视不是因为它方便研究者解释实验结果,而是因为它对团队有效性有促进作用[8]。Mathieu等人考察了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表明,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9]。Marks等人的研究表明,共享心智模型本身也是一个中介变量,是团队培训促进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另有研究表明,球队成员之间的共享心智模型的相似性和准确性与球队的协调和成绩高度相关[10](Heffner et al.,1995;Minionis,1994)。本研究与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团队战术配合意识可以有效地预测比赛成绩,并且在任务凝聚力和比赛成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任务凝聚力对比赛成绩既有直接作用,亦有通过团队战术配合意识而实现的间接作用。这提示我们要更好地提高团队比赛成绩,既要强调任务凝聚力,同时还要重视团队战术配合意识。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篮球战术意识的测量、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暗示和贡献。首先,共享心智模型可以用来作为测量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方法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为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战术决策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篮球运动是一项动态性的运动,表现为比赛中人与球始终处于不停地移动之中,而且场上的势态瞬息万变,运动员之间在这种紧张、激烈、复杂的比赛情境下不能充分地沟通(工作负荷和时间压力大),这时候团队的良好运作必须依靠团队成员对问题情境的一致认识迅速选择相应的战术行动策略。因此可见,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对于运动员战术决策,尤其是直觉决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本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战术配合意识是凝聚力影响比赛成绩的作用机制。该结果可以解释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1)运动员所感知到凝聚力可有效预测球队战术意识,其中任务凝聚力影响显著;球队战术意识能有效地预测比赛成绩;球队战术意识对凝聚力和比赛成绩具有中介作用。

(2)要更好地提高团队比赛成绩,既要强调任务凝聚力,同时还要重视团队战术配合意识。在篮球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以任务目标为导向,强化运动员对全队共享目标的达成,这有助于运动员对共享目标的投入并促进团队战术配合意识水平的提高。

(3)加强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与实际比赛情境相结合,对于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领会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1]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85~412.

[2] 季浏,朱学雷.体育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 杨勇.集体效能对凝聚力与比赛成绩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6):56~59.

[4] 杨勇,唐红明,李牧.篮球队共享心智模型评定方法的研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0):116~118.

[5] 白新文,王二平.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5):791~799.

[6] 白新文,王二平等.团队作业与团队互动两类共享心智模型的发展特征[J].心理学报,2006,38(4):598~606.

[7] 石友梅. 符号空间复杂信任心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8] 陈婷.软件开发人员共享心智模式的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9] Mathieu JE, Heffner TS, Goodwin GF,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team process and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273~283.

[10] 武欣,吴志明.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知识管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9~15.

猜你喜欢

心智凝聚力战术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犬用战术头盔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爱是开启幼儿心智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