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成功体育教学的匡正

2011-01-30邵伟德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困难体育教师体育

武 超,邵伟德

“成功体育教学”是近年来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因其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成功潜能的发挥,并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成功,因此很快被体育教学领域广泛接受。但笔者认为“成功体育教学”在理念、认识、教学策略上仍存在一些误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研究、审视,并对一些认识偏差予以匡正。

1 成功体育教学的回顾

成功体育教学是在成功体育思想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成功教育在体育教学领域发展的结果。“成功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相关体育学者和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和经验总结,形成了一些认识。本文以“成功体育”、“体育教学”为关键词,以1979年到2010年为时间限度,将研究成果的领域限制在中小学范围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到92篇相关文章,含优秀硕士论文1篇。其中,明确指出成功体育、成功体育教学适用对象的文章有52篇(56.5%),未明确指出成功体育、成功体育教学适用对象而仅以“学生”指代的文章有40篇(43.5%)。在前者中有36篇文章(69.2%)将适用对象确定为“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只有16篇文章(30.8%)将适用对象确定为“体育差生”、“体育学习困难学生”。

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成功体育教学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见表1。

表1 成功体育教学概念及其内涵

由表1可知,目前阶段对成功体育教学的概念界定还未达成统一,但是对其理解已经达成一些共识。认为成功体育教学包括:(1)体育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 (2)帮助学生成功;(3)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4)使学生恢复并增强自信心。

2 对成功体育教学的正确理解

成功体育教学是在成功体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学形式,是在体育教学实践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成功体育教学以成功教育为理论基础着重解决学校体育中学生“学而不会”的问题,是针对“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形式。

2.1 成功教育是成功体育的教育学依据

“成功教育”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7]。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从宏观上考虑,均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体现着教育要让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趋向。成功教育是从研究“差生”问题开始的,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把这种能力的形成看作是成功教育的某种终极目标。成功教育摒弃外压式的教育,着力于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素质的和谐发展。成功教育把培养学生成功者心态由抽象的个性发展落实到具有十分明确的操作要求,这与我国教育由忽视个性走向自我发展的趋势相吻合,可以说走在了这种趋势的前列。成功教育最根本的最切实的任务是解决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问题。

成功教育思想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教育思想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形成了失败者心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要求、进度,“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成功教育思想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在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增强自信心。成功教育思想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期使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不断得到改善,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成功教育思想的目标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今后成功奠定基础。

2.2 体育教学实践为“成功体育”提供实践依据

《中国学校体育》1994年第三期的卷首,发表了丛文的《“成功体育”的呼唤》,在学校体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为此,《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专门开设一个为“成功体育”奠基的栏目,对“成功体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展开了大讨论,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学校体育的核心工作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基本的体育运动技术过程,而且也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学而不会”的问题,体育学习“不成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部分学生智力水平正常甚至是非常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却很低,“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由此可知,这些存在“学而不会”现象的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也是有潜能的,他们也有体育运动成功的期望。这部分学生由于先天的身体遗传因素或者后天的体育教育因素造成了无法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的现状,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形成了失败者心态。

学校体育领域内展开的这些讨论与成功教育思想在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上有相通之处。这些讨论促使学校体育改革向成功教育思想靠拢,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在体育教学领域展开了理论上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改革实验。成功体育思想是成功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领域内的发展,两者在基本理念上具有统一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成功体育的初衷是针对“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目的是通过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使那些“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推广为所有学生体验体育成功的快乐。因此,笔者认为“成功体育”的内涵应是:促进“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体育学习成功与快乐的一种教育。成功体育教学则是以成功体育思想为指导,创造体育学习成功的机会,帮助“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恢复建立成功自信心的教学形式。

2.3 成功体育中“成功”的标准、教学实践误区及其辨正

由于没有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体育学习困难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反复失败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自信心缺失,导致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丧失是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要想改变这些学生的现状,首先就要使他们成功,建立自信心。

对于成功体育教学中关于“成功”的标准,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于素梅指出:“成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成功是永无止境的攀登过程,成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不断进取,并获得这种不断进取的动力”[8]。毛振明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二是学到了新的知识,明白了新的道理;三是在技术上有所提高;四是在运动中与同伴相处得和睦、愉快”[5]。周立华指出:“体育教学中的成功一是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成,学有提高;二是与同伴和睦相处,愿学、乐学;三是充分体验运动后的身体快感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感”[4]。

依据以上各种成功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改变一些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成功”。如“让位教学”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方式,其中“反向50米跑”,让学生第一名跑完50米后,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反向跑,这样,原来的第一名就相对让给最后一名“一段距离”了。

然而,“反向50米跑”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是目前成功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种教学方法只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违反了运动比赛的规则,忽视了客观时空上的平等,体现不出体育的公平精神;只照顾到了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体能差异,忽视了体育学习困难学生及其他学生的心理感受。实际上是一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试想“反向50米跑”的结果,假若还是原来的第一名首先到达起点,这个学生固然是很高兴,那么其他的学生呢,是否会更加心灰意冷?假若所有学生同时到达起点,是否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呢,原来第一名的学生会是什么感觉?假设“体育学习困难”学生首先跑到起点,他们是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别人(原来第一名),这些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由失败变为成功,原来第一名由成功变为失败,但他们的这种成功还是值得怀疑的,这只是典型的阿Q精神胜利法。因此笔者认为“反向50米跑”的教学方式混淆了“成功”与“失败”、“挫折”的关系,帮助体育学习困难学生“成功”并不是逃避“失败”、“挫折”而是帮助他们面对“失败”、战胜“挫折”。因此,可进一步认为成功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这个相对概念适合于自己战胜自己,自己在原有技能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并获得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

3 实施“成功体育”的教学策略

3.1 分层分组教学

实施成功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单独组织起来的体育学习困难学生,尊重这些学生的差异,按照运动能力、年龄、性别进一步分层分组。体育教师与这些学生协商确定每个层次、组别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掌握的动作技术要领,体育教师创造机会使这些学生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获得成功,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反复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3.2 降低教学难度

降低难度教学可以采用降低目标难度和降低学习内容难度的途径实现。降低目标难度的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是将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分解,把目标设置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小目标,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使这些学生经过努力学习之后能够达到。还可以通过将目标分配到群体内的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共同合作达到目标,尤其是在需要集体配合类运动技能的学习上。

在体育教学中可对较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学习或者在保持原结构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动作的难度,或在保证掌握基础运动技能的前提下选用较简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3 诱导性、辅助性教学

成功体育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这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体育教师的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都是存在成就动机的,具有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采用鼓励性评价指导法。对这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或成功;这些学生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强化追求成功的倾向。根据这些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步子要小,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体验到成功,处于积极好学的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这些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时注意保护、帮助;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改造教学器材,例如降低排球网的高度和篮球架的高度。

3.4 个别辅导教学

成功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有些学生仍然无法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情况,或者有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很快掌握了基础的运动技能而不再适合这种教学形式,但是直接离开成功体育教学的氛围还不太成熟,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个别化的辅导。针对仍然无法掌握体育基础运动技能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与这些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帮助关系,切实找出这部分学生不成功的原因,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针对已经掌握基本运动技术的学生,要想他们在离开成功体育教学这个氛围后仍然继续能够获得成功,就要对其进行“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的训练,使他们建立成功的自信心。

4 结论

成功体育最初源于成功教育的理念,也是基于体育教学存在种种弊端而引发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然而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中却产生了一些与成功教育理念、体育运动竞赛本质相背离的误区。因此,针对问题应进行匡正:认为“成功体育”的内涵应是促进“体育学习困难”学生获得体育学习成功与快乐的一种教育。成功体育教学则是以成功体育思想为指导,创造体育学习成功的机会,帮助“体育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恢复建立成功自信心的教学形式。成功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这个概念适合于自己战胜自己,自己在原有技能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并获得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在匡正成功体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体育教学的策略是:分层分组教学,降低难度教学,诱导性、辅助性教学,个别辅导教学。

[1] 刘仁建.成功体育教学的心理学基础[J].四川体育科学,1997(1):23~25.

[2] 马治强.探索成功体育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1999(2):15~16.

[3] 周丽珍.小学成功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2.3.

[4] 周立华.成功体育教学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 周艳宇.成功体育教学基本特征的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08.

[7] 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8] 于素梅.“体育与健康”课教学问题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9] 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0] 丛文.“成功体育”的呼唤[J].中国学校体育,1994(3):1.

[11] 汪大海.“成功体育”对提高初中生排球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J].成功(教育),2007(11):100.

[12] 李欣.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8(30):157~158.

[13] 钱宏颖.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238~239.

[14] 刘京海.成功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基础教育参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0(8):34~38.

猜你喜欢

困难体育教师体育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选择困难症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有困难,找警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