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咪唑斯汀、皮敏消胶囊、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11-01-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6期
关键词:风团皮肤性病白介素

王 燕

(弥勒县中医院皮肤科,云南 弥勒 652300)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由于病因及诱因复杂、较多,临床上根治困难,易复发。弥勒县中医院皮肤科应用咪唑斯汀片(西安杨森公司),皮敏消胶囊(沈阳澳华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咪唑斯汀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入选标准:①皮肤风团瘙痒反复发作6次以上,消退后不留痕迹,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②在近1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无其他脏器疾病,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入选的慢性荨麻疹病例共103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73例女30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14.6个月(2个月~6年),治疗组73例,对照组5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咪唑斯汀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治疗组除口服以上药物外,同时予转移因子(湖南一格制药)每支3mg,每次1支,每周2次及皮敏消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两组疗程相同,连续用药8周,停药后立即观察疗效,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

1.2.2 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症状积分按4级评分法,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症状积分评分标准0分,无瘙痒,无风团;1分,轻度瘙痒,风团数目1~10个,风团≤1.5cm;2分,中度瘙痒尚能忍受,风团数目11~25个,风团大小直径≤2.5cm;3分,瘙痒严重,不能忍受,风团数目超过>25个,风团大小直径>2.5cm。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Z)=[(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评估:痊愈为 SSRI≥90%;显效为SSRI≥60%;好转SSRI≥30%;无效SSRI<30%或症状加重。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2]。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92.45%,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0.3%(3/29例)和50%(≥14例)。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出现嗜睡、头晕、口干,未作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转移因子注射后局部出现疼痛,未做处理自行缓解。

3 讨 论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治疗较困难,易复发。咪唑斯汀是一种具有抗组胺、抗炎症递质,双重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皮敏消胶囊主要成分有苦参、仓术、防风、荆芥、蒲公英、黄芩、蝉蜕、牡丹皮等,此药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转移因子能选择性地激发和增强抗体的细胞免疫功能[3],调整抗体的免疫状态,稳定抗体的内环境。

观察表明,咪唑斯汀、皮敏消胶囊配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还有有效防止复发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1] 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性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08-409.

[2] 姜云平,屈冬梅.芪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6):371-372.

[3] 毕鸣晔,田玥,黄海峰.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及IFN-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6):351-353.

猜你喜欢

风团皮肤性病白介素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