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谦德及其现代转型

2011-01-30李杰

关键词:德性美德君子

李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传统谦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不是像孝、“仁义礼智信”一样具有显德的地位,但是谦德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著名经典《尚书》中就提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想。在《周易》中,颇为特殊,纯全吉之卦——“谦”卦,正式提出谦是一种道德规范。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谦为诸行之善,是善之最极。本文将运用字源分析法,探究“谦”之演变,并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文献中谦德之内涵,并探究其价值和现代意义。

一、谦德的萌芽与形成

谦德的萌芽与形成,首先需追溯到对“谦”本身的分析研究。从字源研究可知,“谦被认为是兼的会意字”[1](P45),“兼”在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下面的这几个图形依次为兼的金文含义的图形、兼之金文、兼之秦文、兼之隶书。

“‘兼’的金文的含义是‘两株禾苗中加一只手,表示一只手兼持两棵庄稼,又引申为同时做两件事或同时具有两种东西。’”[2](P93)《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认为, “谦”是由“言”和“兼”构成。意思是说话时兼顾对方的利益和要求,由此产生谦让的含义。在它的造字原理中包含着尊重对方的思想。人与人交往存在利益关系时言辞和行为上应注意谦让,这是其原始含义。而谦变成一种德性又经历了如下过程。

首先,谦德的萌芽。在中国语境中,一般而言,一种德性往往根源于原始宗教,由涉及天人关系的对天地的祭祀逐渐演变为社会性的人的德性。谦德成为一种德性,也经历了这一历史演变过程。在巫觋和祭祀时代,即原始宗教的时代,人们对巫士、神灵和大自然充满一种神圣和无知的感觉,害怕受神灵的惩罚,于是对其产生了无比敬畏之感,觉得人在神灵面前是渺小的,处于谦卑之位。对巫士、神灵和大自然的敬畏是谦德最初的萌芽。之后,谦逐渐发展为一种智慧与道,此乃人事与天道相合的结果,“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虞书·大禹谟第三》遵守谦者可得福,可达到较高之境界。

其次,谦之德性形成。中国早期文化经过夏、商、周的演变,形成了“崇德”的文化气质。中国的伦理特性是关系性的,区别于西方的逻辑性。“谦”的最初含义是涉及到两个人,这说明谦也符合这种关系性德性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的伦理特性。谦德成为一种德性与理性思维的发展有关,历史发展到《周易》形成时期,随着人的理性的进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得人脱离了神性的思维方式。《周易》的谦卦正式提出谦是一种道德规范,是君子的美德。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初六》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周易·谦卦·彖传》还以天地鬼神之道为喻,说明守“谦”是一种智慧。“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是宇宙间普遍的道理,符合天道、地道,故为人不可以不“谦”。谦虚是与骄盈相对的,持守谦德是一种智慧。杨庆中教授从《易经》中的谦卦解读谦德时,认为“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是“谦”的本质,强调人应当顺应天道,均安天下。

总体而言,谦德的形成过程是理性化的过程。中国历史由巫觋文化过渡到祭祀文化,最后到礼仪文化,这个过程体现了理性化的过程。礼仪时代的出现体现了文明的进步,“有秩序、有条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致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谦让之礼。而谦之发展的最高境界是谦和之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谦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与己谦和,心身和谐;与人谦和,人际和谐。谦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伴随在中国德性发展和礼仪发展过程之中,经历了谦敬之心、谦卑之序、谦让之礼、谦和之境四阶段。

二、传统谦德的内涵与价值

(一)传统谦德之内涵

谦德的内涵根源于谦之字源,及其谦德的形成过程,概括起来,可归纳为谦卑美德、谦虚品质、恭敬态度、逊让之行四种含义,其中谦卑美德、谦虚品质的含义侧重于对己之要求,并且二者是总属关系;恭敬态度、逊让之行的含义侧重于人己关系,并且恭敬态度是从内心角度而言,而逊让之行强调从内在的恭敬态度表现于外之行为。

其一,谦卑美德。谦德在传统社会总体表现为谦卑美德,谦卑美德与礼之精神是一致的。秩序化、条理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形成了礼仪,礼的核心精神是亲亲、尊尊、卑卑、男女有别。“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曲礼》)。而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祭祀的规模大小、礼器多少、丧期长短、饰物贵贱等方面均体现了尊卑等级。“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礼记·乐记》)君子注重谦卑之美德,“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礼记·表记》)有谦卑之美德者往往受人尊敬,“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其二,谦虚品质。《辞海》中提到,“谦”乃谦虚之意,《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谦虚即虚心,不自满之意。[3](P1158—1159)《晋书·周访传》:“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攻伐。”《辞源》中指出:谦虚即不自满,谦逊自抑。汉扬雄太玄经一增:“泽庳其容,谦虚大也。”《后汉书·明德马皇后记》:“帝省诏悲欢,复重请曰:‘汉与興,舅氏之封侯,犹王子之为王也,太后诚存谦虚,奈何令臣独不加恩三舅乎?’”虚并非虚假,而是“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谦虚是为人之品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反映了孟子向孔子谦虚学习之品质。同时谦虚也是虚怀若谷的胸怀,“虚”之心境与状态让人有博大的胸怀,“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其三,恭敬态度。《说文解字注》中认为“谦,敬也。敬肃也。”谦与敬义相成。从言兼声。[4](P九四上)类似于谦敬的还有谦恭之义,如“《国语·鲁语下》‘今吾人之戒吏人曰日陷而入于恭’韦昭注:‘骄为满,恭为谦’”。谦敬和谦恭的含义都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之义。[5](P2143)如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养,更要注重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恭敬合乎礼之要求,恭敬者小心谨慎,少犯过错。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诗》云:‘温温恭人,惟德之基。’”(《礼记·表记》)其四,逊让之行。《辞海》中认为谦有谦让、谦逊之意。如:《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6](P1159)这个含义侧重于由恭敬态度而引发的逊让之行。“让”乃传统五德之一,夫子以五德闻政,“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礼记·曲礼上》以让之行表礼,“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言语之逊让给人愉悦之感,“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恭,则目说矣;言理应对逊,则耳说矣。”(《春秋繁露》)逊让可表现为不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二)传统谦德之价值

根据对有关谦德的文献分析,传统谦德具有正反价值,其正面价值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谦德益于德性修养。“‘谦,德之柄’也。……常执不盈之心,则德乃日积,故曰‘德之柄’”。(《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指出谦虚是提高德性的重要方式。“人必有一善,集百人之善,可以为贤人。”(《呻吟语·修身》)“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治家良言汇编·崇谦让》)可见谦德是大智、大勇之德的基础。反之,不遵守谦德则不利于德性修养,“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四《书陈世杰卷》)“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傲者众恶之魁。”(《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其次,谦德益于求学持业。一个人怀有谦虚之心,学而不厌,勤学于人,就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个人才识有限,而集众人才识可成就大事。“人必有一见,集百人之见,可以决大计。”(《呻吟语·修身》)坚持谦虚好学,以“下人”之心求教于人,则能达到较高之境界。“学问之道,贵能下人;能下人,孰不乐告之以善!池沼下,故一隅之水归之;江汉下,故一方之水归之;海下,故天下之水归之。自始学以至成圣,皆不外此。”(《潜书·虚受》)再次,谦德益于人际和谐。“就人与人的关系说,谦亦是一种待人自处之道。”[7](P405)谦者往往含蓄内敛、谨慎守礼、以恭敬态度体现逊让之行。“修恭逊、敬爱、辞让、除怒、无争,以相逆也,则不失于人矣。尝试多怒争利,相为不逊,则不得其身。大哉!恭逊敬爱之道。”(《管子·小称》)以“谦”待人则能“不失于人”,否则“不得其身”,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故为子而谦,斯能孝;为弟而谦,斯能弟;为臣而谦,斯能忠。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诚处,便是‘允恭克让’”(《王阳明全集》卷八《书正宪扇》)谦者能遵守“孝、悌、忠、信”等人际之德,如尧舜之圣,“允恭克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除正面价值之外,传统谦德亦有其反面价值,如过谦现象,假谦之虚伪行为。谦德是一种合礼的恰到好处的状态,“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归有园麈谈》)过谦可能使诈,卑躬屈膝,别有用心,这与谦德之内涵不一致。假谦则是心身不一致,徒有外貌仪态之谦恭,却无内心谦虚恭敬之心,这种假谦是一种虚伪的行为。

三、传统谦德的现代意义及其转型

谦德是一种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了挑战,传统谦德的正面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应继续发扬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现代转型,而其负面价值应予以抛弃。“中国古人十分重视‘谦’德,但古人对‘谦’德的重视有时甚至达到了某种极端化的地步。当代中国社会的‘谦’德重塑,应当注意修正古人过谦的偏颇。古人过谦之所以未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古代社会具有保守性、超稳定性,而过谦本质上与这种社会的保守性、超稳定性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但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社会中,创新、竞争是社会高效率发展的动力,这需要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过谦是不利于人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的。”[8]传统谦德的现代转型意味着根据时代背景应赋予谦德现代内涵,可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其一,尊人尊己。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谦德应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的基础上,尊人也尊己,而不是传统谦德仅仅强调单方面的卑下、退让。“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朱子语类》卷七十),传统谦德过于强调卑的思想,这与当时社会的制度相一致,强调卑下对社会的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平等、公平、创新、竞争是时代的呼声,因此强调谦德的“尊人尊己”的现代内涵有利于增强平等意识,树立人们自信的精神面貌,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其二,谦让互利。传统谦德注重谦让自己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人们的自利追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市场经济运作的内在要求。因此坚持互利主义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互利主义要求在市场交换领域,严格遵循等价交换、自愿交换的原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坚持互相关心、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互利互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竞争并非为了小利而不择手段,真正有竞争力者是知晓竞争与团队合作的关系,懂得适度的谦让有利于取得双赢的结果。其三,谦和共生。传统谦德也有谦和之意,但谦和之中没有共生的理念。共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和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和谐共生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张立文教授曾提出了和合学理论,和合学针对人类面临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灵、文明与文明之间五大冲突提出的五大理念: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谦和共生符合这五大理念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压力增大,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随之紧张,对传统谦德赋予谦和共生的理念,有利于倡导人与人之间谦和友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尊重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现代转型之后的谦德在当今社会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意义的谦德,强调彼此谦和善待,坚持了平等原则,尊重道德主体双方的平等人格。人与人之间的谦和谦让,有利于营造真正意义的和谐的宜居环境,人文环境,人类表现出平和的心态,彼此互助,发挥人类的善性,表现人类温情脉脉的美好情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谦和,是源自内心地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表现,这是保证人类生衍繁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若人类只顾自我发展,无休止,不择手段地破坏自然生态圈,征服自然,人类必将走向毁灭。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下,竞争是时代的基调,现代转型之后的谦德尊重和鼓励竞争,强调每个主体要谦虚学习,不断追求进步,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和竞争力。同时现代转型之后的谦德强调的是正当手段地竞争,并鼓励竞争与合作并存,适度谦让创造双赢的良性结果。吸取传统谦德价值,立足当代社会现实,培养现代公民谦之美德,将有助于个人德性完善、人际交往成功和社会事业发展。

[1]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当代新说文解字 [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吴颐人.汉字寻根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匯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8]吕耀怀.“谦”的德性传统及其当代命运[J].道德与文明,2007,(3).

猜你喜欢

德性美德君子
诚实是美德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君子无所争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
有君子之道四焉
助人为乐是美德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