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的调查与培养研究
2011-01-29课题组
课题组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81)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就业状况成为高职办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探索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的构成要素对帮助学生与院校了解就业需求,提高就业力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的内涵、研究假设、调查组织
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是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用人单位普遍重视,高职院校专家高度认同,在获取与保持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综合实力。
研究假设:如果通过企业与院校对高职学生就业力认知的T检验,以及企业专家认知、院校专家认知、企业与院校专家综合认知的排序对比,能够找到企业与院校对高职学生就业力要素认知的一致性,并且存在排序均在前几位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就是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要素。
课题组围绕责任心、诚信品格、积极心态、吃苦精神、实践经验、沟通与协作能力、再学习能力、自律与意志力、目标与信心、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对高职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价值的10个方面,设计了由63个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采用计算克朗巴哈一致性系数的方法检验问卷的信度,采用各题项与总量表相关系数的方法检验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课题组对来自企业与院校的103位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大、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61位(企业专家),高职院校直接从事或熟悉学生就业工作的负责人42位(院校专家)。
二、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调查结果分析
课题组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来自103位专家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272。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就业力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1、诚信;2、自律、负责与再学习;3、目标、吃苦与沟通;4、心理调节能力;5、专业知识与技能;6、独立、创新与主动适应;7、实践经历。
以前述高职学生就业力构成的七个要素为研究基础,依然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企业专家调查数据、院校专家调查数据,以及企业与院校专家综合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炼高职学生就业力关键要素。
(一)企业与院校对高职学生就业力认知T检验
统计学中的T检验用于对两组数据的均数的差别做显著性检验。本研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企业与院校对高职学生就业力认知在每个因子上差异的显著性。企业与院校在就业力构成七个要素上的T检验统计结果见表1。
T检验结果显示:诚信(F4)、自律、负责与再学习(F1)、目标、吃苦与沟通(F2)、专业知识与技能(F6)、独立、创新与主动适应(F3)、心理调节能力(F7)差异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表明企业与院校在以上六个就业力要素的认知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认同度较高。实践经历(F5)差异显著性概率小于0.05,表明企业与院校对“实践经历”要素的认知有显著性差异,由于企业专家的均值为2.9180,院校专家的均值为3.6429,说明院校专家比企业专家更重视“实践经历”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作用。
表1 企业与院校高职学生就业力认知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
(二)高职学生就业力认知企业、院校以及综合排序对比
将企业与院校在高职学生就业力构成的七个因子上的统计得分,按照每题平均分分别进行排序(见表:2、3)。排序结果显示:企业专家认知结果排序(表2)与综合排序(表4)完全一致。企业(表2)与院校(表3)排序虽然有两个变化,一是F1与F2的排序位置进行了对换;二是F3与F5的排序位置进行了对换。也就是,企业认为高职学生的“自律、负责与再学习”比“目标、吃苦与沟通”重要,而院校的认知结果则相反;企业认为“独立、创新与主动适应”比“实践经历”重要,而院校的认知结果则相反。企业、院校以及综合认知结果排序“诚信”均为首位,心理调节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均位于第四位与第五位。
表2 企业专家就业力认知排序(N=61)
表3 院校专家就业力认知排序(N=42)
表4 企业与院校综合排序(N=103)
(三)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要素
将企业、院校以及综合研究均排在前五位的共同因素作为就业力关键要素,则高职学生就业力关键要素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诚信;自律、负责与再学习;目标、吃苦与沟通;心理调节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培养对策
(一)制定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培养的三年规划
以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培养为目标,制定三年培养规划,将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培养的三年规划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单位细化培养指标与具体措施,以学期为单位制定相关教育活动实施计划,明确活动内容、形式、途径与责任人。规划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目标的明确,保证教育活动计划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统筹安排,避免院、系、班三级活动的无序冲突,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立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培养的相关制度
可以尝试教育管理学分制度,将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的诸要素作为教育管理学分的诸多项目,广泛发动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学院的各个职能部门结合工作、生活、管理实际,开发针对关键就业力培养的训练项目,学生像选择选修课一样选修各种活动项目,完成项目要求给予相应学分,将教育管理学分作为学生综合测评与毕业的重要参考依据。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教育管理学分制度六年来,达到了预期效果,特别在推动学生自主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诚信档案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的诚信管理也具有积极意义,许多院校建立了该项制度,虽然诚信制度的框架体系不尽相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学生管理实践周制度、公寓文化建设制度等也都有院校尝试,均具有借鉴价值。
(三)加强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
学生关键就业力的培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教育工作重点是关注学生做人品格的培养,教学工作重点是关注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但做人与做事是统一在一个学生身上密不可分的两件事,做事先做人的古训在高职学生就业力的调研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从高职学生关键就业力构成看,五方面的要素中,前四位都属于做人的因素,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将学生关键就业力的培养指标纳入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实训实习环节
实训实习环节占高职教学时间的半数以上,实训实习中的模拟情景以及岗位实习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诚信、吃苦、负责、自律、沟通等关键就业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技能需要“做中学”,其他关键就业力培养同样需要“做中学”,特别是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可以发挥潜移默化的深刻的教育作用。高职院校要将关键就业力的培养作为实训实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既要提高专兼职指导教师的意识,更要提高学生自我历练的自觉性,将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实习实训考核与评价的重要指标。
[1] 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海鸿.在大学生中建立诚信档案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