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1-01-29肖顺林罗宏丽冯碧敏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泸州646000
肖顺林,罗宏丽,冯碧敏(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泸州 646000)
儿童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其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分解作用及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免疫机制尚未健全,因此儿童时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力比较弱,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大大高于成人[1]。为了解儿科用药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减少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儿科合理用药,对我院2007年7月—2010年5月收集到的240例儿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医务人员及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7月—2010年5月上报的240例儿童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引发ADR的性别、年龄分布
新生儿(<30 d)36例,婴幼儿(1~3岁)130例,学龄前儿童(3~6岁)45例,学龄儿童(6~14岁)29例;男孩 134例(55.83%),女孩 106 例(44.17%)。
2.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时间
在240例 ADR中,通过静脉给药方式达 191例,占79.58%;局部外用 29例,占 12.08%;皮下注射 8例,占3.34%;仅12例为口服,占5.00%。ADR大多数发生在滴注过程中30 min内。
2.3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分布
240例儿童ADR共涉及药物11类51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7类17个品种,共115例,占 ADR总例次的47.92%;中药制剂5个品种,占 ADR总例次的20.42%,其中痰热清21例、喜炎平12例。引起ADR的前10种药物分别为抗菌药物(8种)和中药注射剂(2种),见表1、表2。
表1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及发生率Tab 1 Categories of drugs inducing ADR and the incidences
2.4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见表3。
表2 小儿ADR涉及的抗菌药物分类Tab 2 Classification of pediatric ADR-involved antibacterial agents
表3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分类及其临床表现Tab 3 ADR-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5 ADR严重程度、因果关系及转归
240例儿童ADR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严重程度、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严重的1例(0.42%),新的一般的13例(5.41%),一般的226例(94.17%)。因果关系:“肯定”49例,“很可能”164例,“可能”20例,“可疑”5例,“可能无关”2例。不良反应结果治愈123例,好转117例。
2.6 ADR报告上报人员情况
医师102名(42.50%),护士113名(47.08%),药师25名(10.42%),这说明我院部分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对 ADR的认识、理解和监测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讨论
3.1 儿童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从年龄分布来看,我院上报的240例儿童ADR中,年龄小的患儿比例较高,与文献报道相符[2]。其中6岁以下的幼儿211例,占87.92%,这与婴幼儿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差、血-脑脊液屏障发育不完善、肝肾代谢器官发育不成熟等原因有关。ADR的发生,男孩比例较女孩高,但本次统计样本数不是很大,性别与ADR的关系现尚无定论,年龄性别的影响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3.2 儿童ADR与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的关系
240例儿童 ADR中191例是由静脉给药引起,占79.58%,静脉给药ADR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由于静脉给药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且诱因很多如热原、PH值、渗透压、微粒大小等都可能造成ADR的发生。除了药品内在因素外,还与药物配制、药物浓度、药液放置时间、滴速等密切相关[3]。比如阿奇霉素单次静滴时间不宜少于60 min,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 mg·mL-1;若滴速过快或浓度过高,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另外,ADR报告主要以住院患者为主,住院患者病情大多比较重,多采用静脉给药。门诊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多采用口服给药,一般口服给药ADR的发生率低于静脉给药,并且门诊患者ADR难以追踪,门诊患者上报的病例相对较少。所以,ADR报表的来源不同也是静脉给药ADR发生率高的一个原因。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4],卫生部2010年颁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也将注射剂的使用率列入处方点评的标准[5]。但儿科临床医生和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大多选择静脉给药方式,忽视了发生ADR的风险,这样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从合理安全用药的角度出发,应提倡“能够口服给药的,不要肌内注射;能够肌内注射的,不要静脉用药”的治疗原则[6],对某些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应提倡序贯疗法,这样就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倍于口服给药,而多种药联合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是单独用药的9倍。联合用药在临床中非常普遍,许多资料表明,联合用药的品种越多,越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易查明是哪一种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给开展此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我院临床医生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非感染性腹泻等儿科常见疾病,多采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联合应用,比如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病毒药三联应用,同时再加用口服的止泻药、微生态制剂、中成药等。这种大撒网式的联合用药不仅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也造成患儿ADR发生率的增高。由于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同时他们缺乏自主意识,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更易发生ADR。儿童应该仅在危、重、急或无法选择口服等其他方式时,才选择注射给药方式,一般治疗尽可能选择单一用药或二联用药。
3.3 儿童ADR的临床表现
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最多,皮肤损害主要以皮疹为主,多数伴有瘙痒,一般较轻,停药和抗过敏即可好转;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其他类型的ADR较少;这与患儿主诉不充分、皮肤损害最容易被发现有关。临床上应注意观察用药过程中ADR发生情况,尤其是说明书上没有标注的ADR。患儿家长也应学会看药品说明书,配合医师观察随访,以帮助降低ADR的损害。
3.4 引起儿童ADR的药物
在240例ADR中,主要由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抗菌药物ADR发生率和涉及品种均居各类药物首位,这与儿童疾病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运用有关,其中无明显指征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偏大、起点偏高等都是引发ADR的重要因素,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在我院也是普遍存在的。其中青霉素及头孢菌素不良反应比例较高,这可能与临床上这两类药物应用较普遍有关,而毒性较大的氨基糖苷类因临床使用较谨慎,无ADR报告。由表1可见,使用抗菌药物引起的ADR为115例,占47.92%,可以看出在儿科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的地位。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临床医生要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要盲目滥用,尽量降低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关注各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提高识别能力,一旦发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中药制剂的ADR发生率高达20.42%,这与人们错误认为中药纯天然、无毒副作用而随意滥用或加大药物剂量使用有关。由于中药制剂型改革的进展,许多传统中成药制成了注射剂,如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痰热清等大量用于临床,从而使中药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逐年上升。另外,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可能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发生,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发生配伍变化的可能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升高[7]。同时中药制剂质量受到药材质量及制剂工艺的影响,同一药材不同产地及不同制剂工艺生产的中药制剂其成分也有所不同,这种复杂性很容易导致B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发现医师在处方中常将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比如射干抗病毒与青霉素一起注射;护士在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换上另一种药物时,由于输液器内还存有少量药物,造成配伍上发生变化,不溶性微粒增加。目前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我院儿科应用也是很普遍,医护工作者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护。
4 结论
药物的作用具有治病和致病的双重性,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儿童用药的选择更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用药时应充分考虑儿童与成人生理结构差异产生的药物作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强临床药物监测、患儿用药后的跟踪调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质量,保证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1] 卢 燕.儿科用药初探[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4):29.
[2] Kimland E,Rane A,Ufer M,et al.Paediatric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ed in Sweden from1987 to 2001[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05,14(7):493.
[3] 金桂兰,唐 文,赵美菊.5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47.
[4] 张亚明,张元明.阿苯达唑致儿童38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1633.
[5] 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
[6] 韩联合,冯国清,王奎棚,等.4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8):1045.
[7] 何瑞荣.17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5):392.